规范化的维修管理在设备运行维护中的初探

规范化的维修管理在设备运行维护中的初探

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成都双流国际机场610202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规范化的设备维修管理的概念,简要阐述其产生的背景和在企业中应用的成功案例;结合空管设备运行维护工作实际,探讨适合空管设备的维修策略、点检体制、维修资源整合和维修行为规范,并举例进行粗略模型设计。

关键词:规划化的设备维修管理;设备运行维护;初探

1规范化的设备维修管理

从规范化的设备维修管理的概念我们看到,其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设备维修”和“设备维护”,我们分别从SOON流程的四个要素进行分析。

1.1设备维修策略

设备维修策略是设备维修管理规范化的提前,维修策略的设计需要对设备维修策略和发展趋势的深刻感悟和广博的维修管理知识。目前,空管设备因其服务对象和使用特点,维修(维护)主要采用一下三种策略。

1.1.1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BreakdownMaintenance)是第一代的维修模式,即设备出现故障之后对其进行检查修理的活动,通常事后维修由兼修阶段和专修阶段组成,兼修阶段是设备的操作者同时承担设备的维修,常用于简单设备;专修阶段需要进过一定的培训和实践,操作与维修分别成为不同的专业技术。事后维修主要用于不对飞行安全产生直接影响,有冗余备份且故障后果不严重的设备(如设备监控用显示器)。

在飞行量不大和空管设备简单的过去,空管设备操作人员大多具有设备维修能力,但随着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设备操作人员已无力完成设备深入维修工作,于是将故障设备送专业维修部门或返厂维修。

1.1.2预防维修

预防维修(PreventiveMaintenance)是通过周期性的检查、分析来制订维修计划的管理方法,在设备故障发生前来完成设备检查和维修。这种维修具有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可以减少和避免非计划性停机,使设备系统对生产运行的影响降低;可以避免、减少设备因为突发故障而造成的连锁损坏;可以有意识避开设备使用高峰,寻找空闲时间创造机会维修。

预防维修的缺陷在于受设备检查手段和检查人员经验的制约,预防维修计划仍可能不准确,造成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目前,空管设备按周期建立了日维护、周维护、月维护、季维护和半年维护整套维修体系,在必须进行停机维护时尽量错峰利用晚上航班量较少的时间完成必要的维护工作,通过维护工作及时发现设备潜在问题,极有力地保障了设备运行正常率。但维修效果也同样受制于维护手段和维护人员的处理经验,尚有可提升空间。

1.1.3改善维修

改善维修(CorrectiveMaintenance)又称为纠正性维修,主要应用在设备损耗故障期,按照设备的生命周期理论(如图1)和浴盆曲线,针对耗损故障器存在的老化、磨损、变形、腐蚀、疲劳等状况,通过零件更换、精度恢复、校准等技术手段使设备回复到所要求的功能和精度。

改善维修的指导思想是:设备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可通过某些改进措施使之更趋完美。要掌握改善维修的技巧,需要有长时间设备运行状态的记录和完善的设备履历,所以我们在空管设备运行维护中注意信息的收集和积累,形成设备生命曲线,是可以运用在纠正性维修中的。

1.2设备现场的点检管理

点检是设备预防维修的基础,是现代设备管理运行阶段的管理核心。通过点检人员对设备进行的点检作业,准确掌握设备状态,采取早期防范设备劣化的措施,实行有效的预防计划维修,维持和改善设备的工作性能,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延长设备板件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点检的准备工作要完成:定地点、点项目、定人员、定周期、定方法、定标准、确定点检表格、定记录的8大流程,如图2。点检工作的核心在于:点检工作是设备真实工作状况的反映,其各项运行参数罗列于点检记录,通过对点检记录的逐项核查,发现设备运行的隐患和运行趋势,对于存在问题进行解决,并将结果予以反馈,反过来检查点检标准和表格制定得是否合理,进而改正。所以,点检体系是一个不断检查,不断改进的过程,没有最好的点检体系,只有最合适的点检体系。

我们在日常维护工作中,根据设备技术标准制定了设备维护规程和定期维护表格,某次维护中我们发现仪表显示高温告警,仔细检查发现设备内部灰尘聚集,导致散热风扇轴承磨损而怠速运转,经过内部除尘和更换风扇后,设备告警消除,原来我们在点检表格中只有机房环境温度记录,而缺少机柜温度记录,在机柜顶部加装温度计后改善了点检体系。

1.3维修行为规范

设备维护流程规范化是对检查、维护、维修管理和运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体系,只有规范的管理才可以使体系流畅,避免不稳定、随机干扰和过多人为干涉,减少异常。

为设备操作员、检修人员制定操作运行管理规范、设备点检流程、定期保养规范管理流程,他们依照定期工作计划表的安排完成反映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遗留问题的记录和反馈流程。通过小循环解决能够即时处理解决的问题,暂时不能处理的问题通过例会和沟通,将问题纳入检修计划。进而通过专门制定的设备检修计划,由检修负责人为维修做好环境准备,再按照维修规范和标准实施维修过程。

2规范化的空管设备运行维护体系

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给空管保障工作带了巨大压力,由于空管服务保障对空管设备的高度依赖性,加强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就显得极其重要。从国内外航空资料统计来看,因空管设备原因而导致飞行不正常事件时有发生,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到飞行安全。空管设备和设备运行系统技术含量高、集成度高、维护难度大,运行风险大,且设备数量的增加并没有直接减少运行风险。笔者通过在设备保障一线多年的观察和思考,结合规范化的维修管理理论勾画了空管设备的运行维护模型(如图3)。

贯穿空管设备运行维护模型始终的是空管设备运行行业标准、运行规范和空管设备运行履历,在标准、规范的指导下完成设备的运行、维护策略的制定、设备现场点检、设备维修过程和设备技术改造;上述过程最终落实到设备运行履历中,为后来设备的更新过程提供重要指导。规范化的空管设备运行维护体系将“策略、现场信息、组织、规范”纳入到设备运行生命周期中,形成一个设备运行维护的闭环。

对于电源部分自行维修,对功放部分送维修单位,DSP部分进行返厂维修;当我们从长期的运行分析中发现该型设备的普遍缺陷,便进行设备升级改造;设备超过服役期限或停产时间较长后,我们分析多年的设备履历,指导我们新设备的采购、安装和建设。

3结语

我国经过对设备运行、维护几十年的研究和经验积累,形成了“规范化的设备维修管理”这套理论体系,该体系已普遍运用于各生产领域。笔者尝试将该体系运用到空管设备的运行维护中,并将体系中的每一个核心理念与日常运行维护工作相结合,并梳理出规范化的空管设备运行维护模型,希望本文对空管设备运行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葆文,徐保强等编著,规范化的设备维修管理,2014-3-1,3-13;

【2】谭卫娟,白冰如等编著,航空电气设备与维修,2012-9,99;

【3】李葆文著,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技术与应用,2010-9-1,105-120。

标签:;  ;  ;  

规范化的维修管理在设备运行维护中的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