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受教育权探究 ——以社会性别为视角

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受教育权探究 ——以社会性别为视角

论文摘要

随着法治进程的加快,人民主体意识的不断提高,各领域的公平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学术界和社会舆论对教育公平的呼吁亦十分强烈。中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进程中,人们从以往对入学机会的重视逐渐转变到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全方位重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公平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的原因,又有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教育系统内诸如学科选择、课程编制、教材建设、班级授课等等都存在着隐性的不平等。在法律上,立法中对平等受教育权法律保障规定系统性不强、平等受教育权法律保障方面规定较少、宣言式立法过多等都影响了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平等受教育权的行政执法保障中的问题使得对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保护十分不利;对平等受教育权司法保障认识的缺乏更使平等受教育权在受到侵害时得不到有效的救济,进一步妨碍了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目前,我国在关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育平等权研究中虽有提及“性别”一词,从性别视角对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育平等权问题却研究很少,更缺乏对此的专门论述。因此,本文以社会性别为视角,立足高等教育,从法学角度和教育学角度对我国平等受教育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社会性别理论和平等受教育权。首先介绍的是社会性别理论,包括社会性别的内涵和社会性别视角分析方法的功能。对平等受教育权的介绍则包括对平等受教育权的界定以及高等教育领域平等受教育权的内涵和特征。社会性别和平等受教育权理论是其后因素分析和对策性思考的基础和前提。第二部分通过引用数据和表格,分别从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过程不平等和教育结果不平等三个方面描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性别不平等状况及其表现,并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受教育权的性别不平等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因素的分析。第三部分性别视角下促进平等受教育权实现的对策思考,提出创造性别平等与和谐的文化氛围、性别教育内容纳入高等学校教育、实施因性别施教的差别教育、建立新型女子高校、加强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并以法学的视角,从立法、司法、行政角度探讨如何对女性平等受教育权进行全面保障,以期对促进进一步的教育公平有所裨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社会性别理论与平等受教育权的理论界定
  • 一、社会性别理论概述
  • (一) 社会性别的内涵
  • (二) 社会性别视角分析方法的功能
  • 二、平等受教育权概述
  • (一) 平等受教育权界定
  • (二) 高等教育领域平等受教育权的内涵和特征
  •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受教育权性别不平等的状况和成因分析
  • 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受教育权性别不平等的表现
  • (一) 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 (二) 教育过程的不平等
  • (三) 教育结果的不平等
  • 二、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受教育权性别不平等的成因分析
  • (一) 政治因素
  • (二) 经济因素
  • (三) 文化因素
  • (四) 制度因素
  • 第三章 性别视角下促进平等受教育权实现的对策思考
  • 一、创造性别平等与和谐的文化氛围
  • (一) 普及新型女性观念
  • (二) 树立性别平等与和谐的理性社会观念
  • (三) 营造性别宽容的社会文化氛围
  • 二、性别教育内容纳入高等学校教育
  • (一) 性别平等教育
  • (二) 女性学全面进入高等教育
  • (三) 建立并优化高校中的女性研究中心
  • 三、实施因性别施教的差别教育
  • (一) 培养并提高教师性别意识
  • (二) 依据性别差异进行个性教育
  • (三) 建立无性别歧视教育内容体系
  • 四、建立新型女子高校
  • (一) 多层次办学,注重女性就业和女性发展
  • (二) 正确理解和诠释“女性特色”
  • (三) 充分关注弱势女性群体
  • 五、加强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 (一) 社会为女大学生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 (二) 发展高校职业规划教育
  • (三) 女大学生增强自身职业规划意识
  • 六、实现法律对平等受教育权的全面保障
  • (一) 完善性别平等的教育立法
  • (二) 完善教育行政保障
  • (三) 加强平等受教育权的司法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时代产教融合模式下受教育权的多维关系审视[J]. 湖南社会科学 2019(06)
    • [2].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受教育权”问题研究进展述评——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技术[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马克思受教育权思想探析[J]. 社会科学家 2019(11)
    • [4].许崇清与“收回教育权”运动[J]. 深圳社会科学 2020(01)
    • [5].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度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路径探究[J]. 决策探索(下) 2020(03)
    • [6].受教育权:教师惩戒权之后设来源与规范限制[J]. 教育发展研究 2020(02)
    • [7].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护缺失问题的法律探究[J]. 法制博览 2020(11)
    • [8].维新变法运动后的中国女性受教育权的立法史(1898-2019)[J]. 法制博览 2020(14)
    • [9].受教育权的国家给付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 2020(05)
    • [10].我国残疾人平等受教育权法治保障研究[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2)
    • [11].论大学生犯罪后的返校受教育权[J]. 法制博览 2020(19)
    • [12].论公平优质受教育权的国家义务[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3].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权实施困境及对策[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14].浅谈受教育权[J]. 法制博览 2019(08)
    • [15].浅析服刑人员受教育权保障及救济现状[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2)
    • [16].东盟呼吁将教育权纳入东盟共同体主流议程[J]. 世界教育信息 2019(21)
    • [17].平等受教育权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7(06)
    • [18].公民实现平等受教育权的价值探究[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1)
    • [19].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与完善[J]. 法制博览 2018(09)
    • [20].论公民的受教育权[J]. 法制博览 2018(17)
    • [21].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护的法律支持路径[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36)
    • [22].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审视[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36)
    • [23].农村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保障[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6(27)
    • [24].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Z1)
    • [25].农村教育教学中女性受教育权的保护[J]. 甘肃科技 2016(21)
    • [26].少数民族幼儿受教育权视角下的农村双语幼儿园的作用[J]. 喀什大学学报 2016(06)
    • [27].流动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法律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15)
    • [28].完整性与适宜性:我国青少年受教育权的应然追求[J].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0)
    • [29].受教育权性质的大众认知调查分析[J]. 人权 2017(03)
    • [30].国家教育权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19)

    标签:;  ;  ;  

    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受教育权探究 ——以社会性别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