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我国股市的显著特点是股指波幅大,系统性风险大,而这种风险无法通过分散投资加以回避。股指期货是规避系统风险的最佳工具,但其有效性却受套期保值比率的影响。因此,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问题成为期货套期保值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股指期货迟迟未能推出,成熟市场所采用的直接用投资组合数据和股指期货数据来确定套期保值比率的方法在我国并不适用,在股指期货还未推出的约束条件下,如何确定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并归纳出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模型有五种: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比率模型、均值方差套期保值比率模型、期望效用最大化套期保值比率模型、增广的均值基尼系数模型和半方差模型,然后根据现代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确定的基本原理,在风险最小化框架下,推导出了针对我国国情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模型,并利用沪深300指数数据对四个投资组合的套期保值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1、该模型有效解决了我国目前股指期货数据缺乏的问题,同时证明了直接利用现货数据代替期货数据计算套期保值比率存在系统性的偏差,需要进行系数修正,但利用现货数据计算的初始套期保值比率用来研究套期保值的绩效却是有效的。2、实证研究发现投资组合与沪深300指数相关系数越高,套期保值效果越好,这跟理论模型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导论1.1 研究背景1.2 问题的提出1.3 研究思路及框架1.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第2章 套期保值理论综述2.1 套期保值理论的发展2.1.1 传统套期保值理论2.1.2 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理论2.2 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研究2.2.1 最小方差最优套期保值比率(MV)模型2.2.2 均值-方差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模型(Sharpe比率)2.2.3 效用最大化套期保值模型2.2.4 增广的均值基尼系数模型(MEG模型)2.2.5 最小半方差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模型(GSV模型)2.3 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估计2.3.1 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比率的估计2.3.2 Sharpe比率的估计2.3.3 效用最大化套期保值比率的估计2.3.4 MEG套期保值比率2.3.5 GSV套期保值比率的估计2.4 本章总结第3章 基差对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影响3.1 基差变化与套期保值效果3.2 MV套保比率与基差风险3.3 基差对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影响3.3.1 基差及其对股指期货交易的影响3.3.2 基差波动影响套期保值策略的选择3.3.3 不合理的基差水平导致期现套利机会第4章 基于最小方差框架下的次优模型4.1 股指期货定价效率研究4.2 次优模型的推导4.3 参数估计4.4 套期保值绩效研究第5章 实证研究5.1 数据处理5.1.1 我国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5.1.2 数据收集、数据频率的处理5.2 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估计5.2.1 初始套期保值比率的估计5.2.2 修正系数的估计5.2.3 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估计5.3 套期保值绩效第6章 套期保值风险及注意事项3.1 套期保值风险分析3.2 我国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注意事项3.2.1 对冲时机选择3.2.2 保值比率确定3.2.3 期货合约的选择第7章 总结7.1 主要结论7.2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方向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套保比率论文; 股指期货论文; 次优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