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对花药及植物维管发育作用的研究

生长素对花药及植物维管发育作用的研究

论文题目: 生长素对花药及植物维管发育作用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植物分子遗传学

作者: 冯晓黎

导师: 许智宏,薛红卫

关键词: 生长素,花丝,花粉,有丝分裂,维管细胞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众所周知,生长素对花药或者花粉发育的作用至关重要。但目前为止,生长素在花中,尤其花药中的分布及所在发育期都不甚清楚。我们利用DR5,一种包含TGTCTC的生长素响应元件转基因拟南芥,来分析活性生长素在花及花药中的分布。通过对GUS活性的检测,发现生长素主要累积在花药和花萼中。花药的累积历经花的10到12期,而花萼的累积于花的12到15期。并且花药中,生长素主要集中在绒毡层和花粉里,其他皮层组织和连接体等也有较弱的表达。进一步,我们寻找到一个在花丝中表达的基因AtPIP5K(拟南芥的磷酯酰肌醇-4-磷酸-5-激酶)来带动iaaL基因的表达来达到降低花丝内生长素流的含量。iaaL基因是一种外源基因,来源于假丁香单胞杆菌,编码吲哚乙酸赖氨酸酯合成酶,它能够催化游离的生长素与赖氨酸形成一种复合物而失去IAA的生理活性,从而在结果上降低了内源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拟南芥的花丝缩短,花粉发育异常。将同样的载体转入烟草中,我们观察到了与转基因拟南芥相同的表型。有趣的是,花粉的发育异常是由于花粉有丝分裂严重受阻的缘故。最后,[14C]IAA极性运输的检测以及AtPIN1(编码生长素输出载体的基因)在花丝中的表达表明了花丝存在着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能力。另外,AtPIP5K基因还在根及侧根的维管束和茎的原形成层中表达,因此以同样的原理,我们研究了在这些维管组织中降低生长素后会对维管发育造成怎样的影响。转基因植株在营养生长阶段表型为根短,侧根数目少,植株矮小,顶端优势降低。在茎的发育中,由于影响了原形成层的分裂和分化能力,使其在相应发育期不同形式中的细胞数目变少,最终导致茎的形状变形,限制增粗。虽然此为初步的研究分析,但却对生长素在维管发育上的生理效应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此类报道至今也还没有。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写

文献综述

生长素极性运输及其信号传导途径影响花和维管发育研究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论文

第一部分 生长素在花药发育中的作用

第一章 花中生长素的积累及其相关发育期的确定分布

引言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实验结果

第二章 花丝内生长素流对花药发育的作用

引言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实验结果

三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生长素在植物维管发育中的作用

第三章 生长素在植物维管发育作用的初步探讨

引言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实验结果

三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

发布时间: 2006-08-29

参考文献

  • [1].转录因子MYB103调控花药发育分子机理以及绒毡层发育与功能转录调控途径的研究[D]. 朱骏.上海交通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生长素结合蛋白基因的分离和转化研究[D]. 白吉刚.西南农业大学2002
  • [2].一.拟南芥多磷酸肌醇激酶AtIPK2α在花粉萌发和根生长中的作用 二.拟南芥胚胎发育早期合子激活的分子遗传研究[D]. 许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
  • [3].水稻磷脂酰肌醇信号传导途径中一磷酸磷脂酰肌醇激酶(OsPIPK1)的分子遗传分析[D]. 马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
  • [4].植物响应重力刺激的机理研究[D]. 崔大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
  • [5].拟南芥磷脂酰肌醇信号传导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分析及多磷酸肌醇-5-磷酸酶的生理功能研究[D]. 林文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
  • [6].受microRNA160调控的生长素响应分子ARF10和16控制植物根冠发育[D]. 王佳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
  • [7].水稻种子发育相关转录因子的分离和功能研究[D]. 叶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
  • [8].豆科花型发育的分子机理[D]. 冯献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2

标签:;  ;  ;  ;  ;  

生长素对花药及植物维管发育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