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衡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论文摘要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目前,衡阳市农业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衡阳市农村因科技文化教育还相对落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也普遍过低,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大部分农民只好依靠自发的劳动市场和自己的力气四处打工,这些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理论佐证的基础上,探讨加快衡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衡阳市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问题,揭示衡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形成的原因,研究衡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措施,最后提出开发衡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3.1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 3.2 关于人力资源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含义
  • 3.3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 3.4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 3.5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 3.6 关于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简要评述
  • 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方法
  • 4.1 研究基本思路
  • 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1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 2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和产业非均衡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 3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 4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 5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更好地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迫切要求
  • 第三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 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
  • 1.1 人力资源的内涵
  • 1.2 农村人力资源的涵义
  • 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 2 国外人力资源理论
  • 2.1 西方人力资源理论
  • 2.1.1 舒尔茨的人力资源理论
  • 2.1.2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力资源理论
  • 2.1.3 其他西方学者的人力资本理论
  • 3 国外人力资源理论
  • 3.1 二元发展理论
  • 3.2 晏阳初关于教育的思想
  • 3.3 邓小平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
  • 3.3.1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强农村劳动力的精神动力的思想
  • 3.3.2 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思想
  • 3.3.3 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思想
  • 第四章 衡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 1 衡阳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 1.1 农村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
  • 1.2 农村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 1.3 农村人才队伍已经成为衡阳市农业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为衡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2 衡阳市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 2.1 人才总量不足、素质相对偏低的现象依然存在
  • 2.2 人才的知识结构及层次分布还不尽合理
  • 2.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
  • 2.4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 2.5 农村劳动力严重剩余
  • 2.6 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素质较差
  • 2.6.1 身体素质提高但仍较差
  • 2.6.2 职业技能水平不高
  • 2.6.3 科技素质较弱
  • 3 衡阳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成因分析
  • 3.1 长期的人口政策性失误直接导致中国农村劳动力队伍的庞大
  • 3.2 落后的农村生产力水平包容了农村人口低质量下的高劳动参与率
  • 3.3 对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
  • 3.4 多方面原因造成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 3.5 对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 第五章 衡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
  • 1 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理念
  • 1.1 树立“农村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 1.2 树立“人力资源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的理念
  • 1.3 树立“农村人力资源的价值在市场中体现”的理念
  • 1.4 树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理念
  • 2 增加投资,奠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基础
  • 2.1 增加“三农”投入,改善农民教育环境
  • 2.2 拓宽投资渠道,实行投资主体向多元化转变
  • 2.3 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在教育中的财政承担比例
  • 3 加强农村教育,使农村人力资源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助力
  • 3.1 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强制性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 3.2 大力扶持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农村适用人才培养
  • 3.2.1 转变教育观念,重新确定培养目标
  • 3.2.2 国家要高度重视建立系统和科学的农业科教体系
  • 3.2.3 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 3.3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逐步实现农民终身教育
  • 3.4 大力发展农民高等教育,培养农业高级专门人才
  • 3.4.1 端正农村教育目标,培养农村适用人才
  • 3.4.2 更新农村职业教育模式,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 3.5 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教育体系,调整优化县乡村教育结构
  • 4 利用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资源发展乡镇农校,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4.1 职教集团为乡镇农校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创建了平台
  • 4.2 通过职教集团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 4.3 依托农林职教集团广泛开展劳动力培训
  • 4.4 利用职教集团知名的涉农林类企业参与优势
  • 4.5 派遣教师去集团成员内挂职任教或接受集团内教师挂职锻炼
  • 4.6 依托职教集团建设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多方信息资源共享
  • 4.7 实现人才与市场接轨
  • 5 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衡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