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宁夏盐池县第五中学李秀梅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动手,培养学生嗽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标倡导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探究学习"以变“教我学”为“我会学”为核心目标,它的教学理论建立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的有效途径。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以创设学习空间为载体,以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我发现、自我选择、自我教育。如何做到这一点?下面是本人在语文课堂里所作的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创设乐学情境,创设问题空间,唤醒主体意识。创设乐学情境,首先,导语引趣。通过巧妙有趣的导入,使学生上课一开始就感到学习的乐趣。当然导要导得精彩,导要导得适度,导要导得有艺术。导入艺术形式多样,可以悬念导入,即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在一种被激活的状态,从而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后引入新课;可以温故导入,即由已知向未知引渡,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可以情境导入,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出能够引发学生相应情趣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情绪感染中就势转入课堂学习。其次活动生趣,因为实践证明,学习能力的发展与学生对该项活动的兴趣有关,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必须抓住契机,善于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弓l导学生情景交融地进入角色,调动学生学习愿望,唤起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

创设问题空间,教师提问要弓l起全班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比如在教《绿色蝈蝈》时,我摒弃了传统的由教师介绍作家作品的教法。课前,我设计了一项开放性的预习作业:“走进法布尔。”(1)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2)你了解法布尔的生活经历吗?(3)你从中能发现什么?这样的巧妙设计,使作家作品的介绍,变老师讲为学生主动地接近、了解。在查找资料,合作交流,接近、了解作家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地受到感染、受到教育。课堂上,由学生介绍作家作品时,有的从《昆虫记》谈起,赞叹法布尔对世界的杰出贡献;有的敬仰他为了专心于昆虫的研究,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迁居乡野小村,执著追求事业的精神;有的敬畏他视昆虫如生命的崇高品格一一主动探究,使同学们从心里热爱、敬佩着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为下文的深入探究,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激发了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语文课堂里的自主,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在参与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在资源、空间、时间上营造自主氛围。

解放课堂形式,让学生拥有自主的空间。自主学习的课堂可设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室,甚至户外,比之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学生拥有的自主空间更大。在课堂里,学生可分组召集在一起,或坐或站;可反复争鸣与讨论。

转换教师角色,让学生占有自主的时间。在自主学习的课堂里,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了,教师的“传、授、解”要让位于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占有充分的自主时间。在课堂的不同环节,老师角色要作如下转换:课堂导入时,是主持人;学生自主阅读时,是巡视员;学生分组讨论时,是参与者;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时,是记录员;课堂总结时,是评论员……,教师角色的转换,就是为了保证学生占有充分的自主时间。

三、提供不同学习方法,创造自主探究的条件。

在《春》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大家回忆一下,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你们用自己的方式独立或合作完成,然后把这部分内容汇报一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讲一讲;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春的美景;喜欢搜集资料的同学,可以交流课前查找有关春的图片资料;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如果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也可以。8分钟后五个学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获。有语言绘声绘色描绘春花、春草的;有用画的方式画出五幅图画;有五名同学到前面表演孩子们的嬉戏。有同学到前面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和资料。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给了学生方法方面的自由选择,这是尊重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的体现,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了条件。

四、自主学习,以读代讲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个性思考,促进自主探究的创新。美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的桥梁,也是一种美好的学习氛围。它是语文教学中得天独厚的一朵奇葩。美读可以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既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叶圣陶语),又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跃出纸面,把自己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障碍地接受课文内容的熏陶感染。因此,美读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比如教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我在引导学生找准本文的文眼“快乐”后,让学生探究:盲孩子为什么这么快乐呢?文中哪些句段描写了盲孩子的快乐呢?这些描写盲孩子快乐的句段,你认为应该怎么读呢?为什么要这样?学生自读、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反反复复。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将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感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逼真的情境,真切地体验到盲孩子快乐的情感,同时,也体验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像这样美读,能带领学生走进作品博大而精深的世界,从中发现与自己人生息息相关的地方,也能饶有兴趣地读出自己的感悟分析课文时。以读代讲,指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自主发现,逐渐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发展了他们的思维、想象等方面的能力,使之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五、开发创新学习的“平台”

语文课堂里的创新,就是让学生发表个性化的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写作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致力开发一个让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

1、阅读课,让学生发现问题。

在经典阅读课上,要让学生发现问题一一传统文本解读中没有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有学生发现了“问题”:鲁迅最后写《荡寇志》和《西游记》绣像的下落与“百草园”、“三味书屋”都没有关系,是“闲来之笔”,是“画蛇添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加入讨论。有学生作了如下分析:先生教读的书听不懂,谋生还要靠开小差时画的绣像,这正说明作者在三味书屋所受的教育是不切实际的,是迂腐的,从而深刻揭示了封建教育的腐朽,这不是“闲来之笔”,而是有深意的。学生的思维不能说不慎密、没有创意!这种创新的解读填补了许多文本

解读者留下的空白。

2、欣赏课,让学生展示才华。

在文学欣赏课上,可让学生依据形象(意境)进行再创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学生的再创作,可以诉诸文字,也可以是其它艺术形式(绘画、音乐、舞蹈、多媒体艺术等)。如在学习《木兰诗》时,学生在欣赏、品味木兰刚柔相济的形象后,不少爱好绘画的学生当堂勾勒出木兰梳红妆、着武装的两种不同气质的画像。这不仅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化理解,又沟通了文学与其它艺术门类的联系。

3、作文课,让学生交流心灵。

在作文课上,可让学生作互动式的探访,给学生提供一个心灵交流的“平台’’。我经常让学生开展日记交流活动,具体的做法是:学生毛遂自荐式地朗读自己个性体验最深、写得成功的日记,其他学生在思想感受、写作技法、语言风格方面对其作出评说。事实证明,开发这种“平台”,可达到“一箭三雕”的好处:一是提高写作水平,“记”者和“评”者能互相促进,互相进步;二是学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知与他人共享自己的进步,从而激发求知的信心;三是大部分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坦露心迹,交流思想,这在克服障碍、学会共处方面又是一层妙处!

六、建立“互动合作”的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习惯。

一个好的课堂,否是老师的课堂,而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向导”是“引路人”,主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作用。在方法上教育学生,在思路上点拨学生,在审美中教育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学习,自觉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可以在教师主持,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完成。我在“作文讲评课”时,用学生“自改一一自评一一全班一起赏析、修改、讨论、评价”的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兴致很高,发言踊跃积极,他们畅谈自己的感想,谈文章的立意、构思、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及文章的优、缺点等等。课后很多同学都觉得这种方式比老师一个人讲评收获要多得多。

如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教学中,学生品位了美的语言、美的情境,体验到了盲孩子在影子、萤火虫的关爱下快乐无比的情感后,面对作品中的形象,内心很不平静,此时引导学生按“对着,我想说”的句式,让学生抒发内心的话、心中的情,就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与自我对话的过程,无疑使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经过探索和实践,我认为“自主探究学习”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操作性。这一教学重视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的精神状态,而且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学习规律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利干培养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目标的教育教学思想。

标签:;  ;  ;  

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