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我国“三农”政策制定的基本理路研究

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我国“三农”政策制定的基本理路研究

论文摘要

“三农”问题是我国民生领域的头等大事,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政策制定的重中之重。意识形态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政治现象,与“三农”政策制定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三农”政策的制定关乎农民的幸福、农业的兴旺以及农村的和谐稳定,并且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有着重大意义。现如今,农村社会矛盾突发多变、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不尽合理公平,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甚至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不利于农民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制定科学合理的“三农”政策,对于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三农”政策所体现的公平正义以及民主和谐等理念,对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经济增长以及文化安全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意识形态和“三农”政策基本概念和功能的界定与厘清,合理分析“三农”政策制定的基本状况及其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互动关系,科学论述党和政府在“三农”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局限性,提出了在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制定“三农”政策的基本理路。文章从意识形态安全视角入手,主要运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剖析了意识形态安全对“三农”政策制定的影响,这对于今后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制定合理的“三农”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实践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三农”政策
  • 2.1 意识形态及其基本职能
  • 2.1.1 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的时代内涵及特点
  • 2.1.1.1 意识形态的一般范畴
  • 2.1.1.2 我国意识形态的时代内涵
  • 2.1.1.3 新时期意识形态的基本特点
  • 2.1.2 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
  • 2.1.2.1 政治维护功能
  • 2.1.2.2 经济保障功能
  • 2.1.2.3 思想统领功能
  • 2.2 “三农”政策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功用
  • 2.2.1 “三农”政策的内涵、特征及其功用
  • 2.2.2 公共政策的意识形态功能
  • 2.2.2.1 公共政策制定的价值导向功能
  • 2.2.2.2 公共政策内容的人民性功能
  • 2.2.2.3 公共政策执行的合法性功能
  • 2.2.2.4 公共政策考评的政治定位功能
  • 2.2.3 “三农”政策制定的政治意义
  • 2.3 意识形态与“三农”问题的互动关系
  • 2.3.1 “三农”问题的由来及发展前景
  • 2.3.2 “三农”问题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 2.3.2.1 农民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有巨大作用
  • 2.3.2.2 农业的经济地位决定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
  • 2.3.2.3 农村的稳定有利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2.3.3 意识形态对“三农”问题的影响
  • 2.3.3.1 意识形态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良好指导作用
  • 2.3.3.2 意识形态合法性有助于农民价值观的塑造
  • 2.3.3.3 意识形态的稳定有利于增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信心
  • 第三章 当前“三农”政策制定及其基本状况
  • 3.1 当前我国“三农”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 3.1.1 党的群众路线的指导
  • 3.1.2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
  • 3.1.3 和谐社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政策的变迁及其意义
  • 3.2.1 中央一号文件的连续出台及其意义
  • 3.2.2 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及其意义
  • 3.2.3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及其意义
  • 3.2.4 农村民生政策的变迁及其意义
  • 3.3 “三农”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意识形态的价值指导作用尚需进一步明晰
  • 3.3.2 政策制定中存在官僚主义、形象工程等现象
  • 3.3.3 政策制定中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未能充分体现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三农”政策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 4.1 “三农”政策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积极影响
  • 4.1.1 “三农”政策的合理化有利于稳定意识形态的文化基础
  • 4.1.2 “三农”政策的科学化有利于稳定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
  • 4.1.3 “三农”政策的民生化有利于稳定意识形态的群众基础
  • 4.2 “三农”政策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消极影响
  • 4.2.1 “三农”政策制定的差异化不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
  • 4.2.2 “三农”政策制定的片面化不利于对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
  • 4.2.3 “三农”政策制定的功利化不利于农村文化的建设
  • 4.3 小结
  • 第五章 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我国“三农”政策制定的基本理路
  • 5.1 “三农”政策制定所遵循的价值理念
  • 5.1.1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
  • 5.1.2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5.1.3 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 5.1.4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
  • 5.2 制定“三农”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 5.2.1 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强化政府扶持与保护作用
  • 5.2.2 建立有效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和成本分担机制
  • 5.2.3 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三农”政策
  • 5.3 各级党委政府在“三农”政策制定中的角色定位
  • 5.3.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5.3.2 巩固“三农”政策制定的制度基础
  • 5.3.3 加快基层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调查问卷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我国“三农”政策制定的基本理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