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前编码系统中奇对称型相位板的研究

波前编码系统中奇对称型相位板的研究

论文摘要

对于成像光学系统大的焦深就意味有更大的成像空间,同时大焦深可以校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离焦所引起的像差,包括球差、色差、匹兹伐像面弯曲以及由安装误差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离焦,减小了物体信息在成像过程中的损失。波前编码技术创造性地将光学设计和数字图像处理结合在一起,该技术是通过在光学系统的出瞳面插入一块特殊设计的相位板对光学系统的波前进行编码调制,使得在较大的焦深范围内,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对离焦不敏感,从而在探测器上形成差异极小的模糊的中间像,并且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手段恢复成清晰的最终成像。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模拟仿真实验,分析研究基于奇对称型相位板的波前编码系统对离焦像差和球差像差的不敏感性,并给出相位板系数的选择依据,以及对模糊的中间像进行滤波复原。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从系统的空间带宽积、传递总信息量的能力以及MTF的一致性综合考虑,给出合理选择应用最为广泛的三次相位板系数?的依据。2.分析基于三次相位板的波前编码系统对球差、色差、匹兹法像面弯曲的抑制能力。3.研究基于五次相位板的波前编码系统,在近似的条件下推导出存在球差时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OTF),分析加入五次型相位板后系统的OTF对球差不敏感且OTF的一致性优于三次相位板。通过模拟的方法分析将三次相位板和五次相位板叠加后的复合相位板加入传统光学系统的出瞳处,得到复合相位板具有对球差和离焦的混合像差的不敏感的性质。4.利用仿真实验,通过在带有离焦像差或球差像差的光学系统出瞳处加入三种形式的相位板分别得到模糊的中间像,利用直接逆滤波、复合逆滤波、维纳滤波三种方式对模糊的中间像进行滤波处理,从而得到清晰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波前编码技术理论基础
  • 2.1 光学传递函数(OTF)和点扩散函数(PSF)
  • 2.2 波前编码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 2.3 模糊函数与离焦光学传递函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波前编码系统中三次相位板的研究
  • 3.1 基于三次相位板的波前编码系统的离焦不变性
  • 3.2 基于三次相位板的波前编码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
  • 3.3 基于三次相位板的波前编码系统的强度点扩散函数
  • 3.4 三次相位板的系数的优化
  • 3.4.1 波前编码系统传递信息的能力
  • 3.4.2 空间带宽积与系数下限
  • 3.4.3 利用HOPKINS 判据分析系数与离焦容限的关系
  • 3.4.4 基于不同离焦量下MTF值的一致性的系数限制
  • 3.5 基于三次相位板的波前编码系统对球差的抑制作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波前编码系统中五次相位板和混合相位板的研究
  • 4.1 基于五次相位板的波前编码系统与球差
  • 4.2 三次相位板和五次相位板的叠加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波前编码系统仿真实验
  • 5.1 解码理论
  • 5.2 仿真实验
  • 5.2.1 出瞳形状的影响
  • 5.2.2 直接逆滤波
  • 5.2.3 复合逆滤波和维纳滤波
  • 5.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波前梯度平方的自适应光学优化校正算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9(24)
    • [2].一类反应扩散方程显示波前解的稳定性[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3].大口径多光谱通道波前测量系统设计[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0(08)
    • [4].空间光学相机波前探测子孔径数量研究[J].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20(05)
    • [5].光束在冷却液中传输的波前差研究[J]. 激光与红外 2015(11)
    • [6].模型式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系统收敛速度优化[J]. 激光杂志 2020(03)
    • [7].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0(03)
    • [8].基于FPGA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处理机[J]. 光学精密工程 2011(08)
    • [9].个性化波前引导的LASIK矫正中度以上近视散光的初步观察[J]. 临床眼科杂志 2008(02)
    • [10].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模拟及波前校正[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9(05)
    • [11].大气湍流波前压缩感知测量重建研究[J]. 光电工程 2018(04)
    • [12].激光散斑引起的波前探测误差及误差消除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13].波前构建法研究现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03)
    • [14].基于高精度波前快速推进法的页岩气储层动用分析[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4(04)
    • [15].基于实时波前信息的图像复原[J]. 光学精密工程 2012(06)
    • [16].由焦面附近光强分布实现波前重构[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05)
    • [17].一类竞争生态系统波前解的存在性[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8(05)
    • [18].外差探测系统波前校正实验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18(12)
    • [19].液晶微透镜阵列在波前传感领域的应用概述[J]. 光电子技术 2010(03)
    • [20].波前构建法中的网格点定位(英文)[J]. Applied Geophysics 2009(03)
    • [21].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用于波前校正的研究[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8(06)
    • [22].基于脉动阵列的自适应光学实时波前处理机设计[J]. 光电工程 2008(05)
    • [23].Q值引导与波前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的初步研究[J]. 国际眼科杂志 2008(05)
    • [24].大口径光学元件中频波前的检测[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12)
    • [25].嵌入式波前处理与控制系统设计[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S1)
    • [26].利用多通道相位差异波前探测法检测自适应光学系统非共光路像差[J]. 光学精密工程 2013(07)
    • [27].基于哈特曼传感器的激光波前分布测量技术[J]. 中国测试 2012(05)
    • [28].波前编码应用于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的研究[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1(01)
    • [29].波前构建法中网格点相对定位及属性计算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05)
    • [30].不同插值算法在波前构建射线追踪中的应用与对比[J]. 计算物理 2008(02)

    标签:;  ;  ;  ;  

    波前编码系统中奇对称型相位板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