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掺杂p型ZnO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光电性质研究

氮掺杂p型ZnO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光电性质研究

论文摘要

氧化锌(ZnO)是一种具有六方结构的宽禁带Ⅱ-Ⅵ族半导体材料,室温下其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V,这一特性使ZnO具备了室温下高效率激子发光的有利条件。因此,ZnO已经成为低阈值紫外激光器的一种全新候选材料。然而,高质量的p型ZnO难于获得仍是实现ZnO紫外激光器件的最大障碍。目前,对p型ZnO中载流子迁移率过低和p型电导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国际上尚无详细的研究和明确的结论。针对当前ZnO研究工作中的这些关键问题,本论文通过热氧化方法制备氮掺杂的p型ZnO薄膜,研究了ZnO实现转型的过程,分析了影响p型ZnO载流子输运性质的机制,讨论了影响p型ZnO薄膜稳定性的因素,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 1.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及后退火氧化的方法,制备出氮掺杂的p型ZnO薄膜。通过化学成分、结构、表面形貌、光学和电学性质的分析,揭示了氮原子进入氧化锌晶格的氧格位,并被H钝化,在热诱导下逐渐被激活成为有效受主,进而实现了ZnO由n型向p型的转变过程。 2.通过霍尔效应与温度的依赖关系,研究了热氧化方法制备的p型ZnO薄膜的电学性质。重点讨论了各种散射机制包括电离杂质散射、压电散射、声学声子散射、极化光学声子散射、晶界散射和位错散射对空穴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分析了p型ZnO中载流子迁移率过低的原因。估算出p型ZnO薄膜中氮受主的热离化能是170 meV。 3.讨论了影响p型ZnO薄膜稳定性的因素。研究发现,在黑暗条件下p型ZnO薄膜随时间变化,其电学性质比较稳定;而对光辐照则比较敏感。讨论了光辐照对p型ZnO样品电学性质的影响,并对样品经过光辐照后由p型转为n型这一实验现象做了定性解释,将其归结为表面(或界面)缺陷产生的杂质能级对非平衡电子的陷阱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ZnO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 1.2 ZnO材料的研究热点及进展
  • 1.2.1 p型ZnO的研究进展
  • 1.2.2 氧化锌低维结构的研究
  • 1.2.3 氧化锌器件的研究
  • 1.3 氧化锌薄膜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及ZnO:N材料的表征手段
  • 2.1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设备介绍
  • 2.1.1 平行圆板形PECVD沉积工艺设备
  • 2.1.2 扩散炉形等离子体化学汽相沉积设备
  • 2.2 热氧化退火设备
  • 2.3 样品的分析和表征手段
  • 2.3.1 X射线衍射谱(XRD)
  •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2.3.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5 晶体的透射和吸收谱
  • 2.3.6 拉曼光谱
  • 2.3.7 微区光致发光光谱(PL)
  • 2.3.8 电学性质测量方法—霍尔效应及其与温度的依赖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热氧化氮氧锌薄膜制备p型氧化锌
  • 3.1 热氧化PECVD制备的氮氧锌薄膜获得p型氧化锌
  • 3.2 热氧化诱导实现氧化锌转型的过程
  • 3.2.1 样品的霍尔系数测量
  • 3.2.2 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3.2.3 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
  • 3.2.4 样品的拉曼光谱分析
  • 3.2.5 样品的光学性质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型氧化锌薄膜电学性质和光学特性研究
  • 4.1 p型氧化锌样品的制备和表征
  • 4.2 p型氧化锌薄膜的电学性质
  • 4.2.1 影响p型氧化锌空穴迁移率的散射机制
  • 4.3.2 p型氧化锌霍尔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
  • 4.3.3 p型氧化锌氮受主的热离化能
  • 4.3.4 p型氧化锌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
  • 4.4 p型氧化锌薄膜的光学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光辐照条件下p型氧化锌薄膜稳定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光辐照对p型ZnO薄膜的电学性质的影响
  • 5.2.1 p型ZnO薄膜中的持久n型光电导
  • 5.2.2 表面(或界面)态对p型ZnO薄膜电学性质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孪生结构ZnO的可控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2].纳米ZnO修饰电极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3].新鲜黄秋葵纳米ZnO协同紫外照射保鲜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10)
    • [4].废ZnO脱硫剂再生工艺进展[J]. 广东化工 2019(22)
    • [5].ZnO基复合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1)
    • [6].基于ZnO单晶声表面波压力传感器的特性研究[J]. 微型机与应用 2016(24)
    • [7].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ZnO掺杂的研究进展[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7(01)
    • [8].基于ZnO缓冲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数值分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9].ZnO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02)
    • [10].ZnO纳米片的室温绿色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16(S1)
    • [11].ZnO基透明导电薄膜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6(11)
    • [12].ZnO压敏陶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 佛山陶瓷 2016(07)
    • [13].基于ZnO/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有机磷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6(05)
    • [14].ZnO紫外探测器的研究[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5(01)
    • [15].柔性ZnO基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进展[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05)
    • [16].ZnO纳米线阵列的可控生长及机理分析[J].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5(03)
    • [17].ZnO基双组分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18].气相法制备ZnO纳米阵列研究进展[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5(05)
    • [19].甲壳素基-纳米ZnO复合光催化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20].ZnO电致化学发光以及对尿酸的检测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0(09)
    • [21].ZnO掺杂对CaO-Al_2O_3-SiO_2系玻璃的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J]. 玻璃 2019(12)
    • [22].不同维度ZnO纳米材料的生长与表征[J]. 电子显微学报 2019(06)
    • [23].ZnO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4].电流分布不均匀性对多柱并联ZnO避雷器能量吸收能力的影响[J]. 陕西电力 2017(03)
    • [25].静电纺丝法制备Y掺杂ZnO纳米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J]. 工业催化 2017(05)
    • [26].竹材表面ZnO的低温制备及其防霉性能研究[J]. 林业工程学报 2017(04)
    • [27].ZnO对焦炭气化反应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J]. 中国冶金 2017(10)
    • [28].水热合成ZnO及其复合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 当代化工研究 2017(07)
    • [29].ZnO纳米线阵列生长参数及光学性质[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5(S1)
    • [30].ZnO自组装量子点的生长及局域态密度测量[J]. 中国科技论文 2016(04)

    标签:;  ;  ;  ;  ;  

    氮掺杂p型ZnO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光电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