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足球运动员论文-田自伟

女子足球运动员论文-田自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女子足球运动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女子足球运动员,中小学,科学训练

女子足球运动员论文文献综述

田自伟[1](2019)在《浅谈如何对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女子足球运动备受关注。鉴于此,我国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也应提升对这项运动的重视程度,对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训练方式进行创新和改进,同时还要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总结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途径,促进我国足球运动事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一、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选材标准分析在对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进行(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教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吴汉一,宋湘勤,毕妍[2](2019)在《大学生女子足球运动员注意力特征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女子足球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与球迷基础。现代足球是一项集体运动。足球场上队员人数多,配合复杂,现代足球发展趋势更是在对抗更加激烈的同时,追求快节奏的攻防转换。足球比赛最大的特点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无限多的可能,且场上局势变化极快。足球是一种变化极强的比赛,足球运动员要想掌控比赛,获得胜利,球技与意识缺一不可。这些特点在对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对其心理技能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在努力改善球员技术的同时,也应逐步加强对球员心理水平的关注。高水平球队之间的切磋,除了技战术之外,球员之间心理层面的较量也起到决定性因素。期望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大学生女子足球运动员注意力特征,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位置之间注意力特征的差异,不同位置是否会有其独特的注意力特征,或是某一位置是否会在某一维度上表现出独有的特点?在理论层面上为今后更有针对性的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理论支持,为今后运动员注意力特征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在实践层面上,为足球运动员的选材提供参考标准,使结果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在实践应用的方面得到利用。研究致力于分析大学生女子足球运动员注意力特征,以及注意训练的使用情况。研究运用心理测量法、问卷法、访谈法等,通过psykey运动心理测评系统和自编问卷相结合,对30名女子足球运动员进行注意力特征分析。研究被试均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女子甲组足球队:北京师范大学女子足球队,是中国大学女子足球中最优秀的球队之一。球队成立至今,在全国各项女足比赛中多次获得全国冠军并连续15次获得北京市高校联赛冠军。近期成绩包括:2017年全国大学生女子室内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冠军、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叁届学生运动会大学女子足球冠军、2018年亚洲大体联亚洲杯中国大学生足球选拔赛女子组冠军等。在心理测量部分,选用安装有psykey运动心理测评系统~?的电脑、签字笔、问卷、秒表等工具,所有四个维度注意力测量以及调查问卷大概需要每名被试用20分钟完成。在被试进行测试时,选择一间宽敞明亮的的房间,要求房间安静、整洁、座椅可调整至舒适位置。在测试开始前,主试需先向被试说明实验内容及程序,并要求被试阅读指导手册,确认理解后开始测试。被试在每个测试之间有1分钟进行调整休息。问卷部分根据本研究所需的注意训练相关问题设计了"高水平足球运动员注意力训练调查问卷",共向参与研究的运动员发送问卷30份,回收问卷30份,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100%。问卷内容包括:被试训练年限等基本信息的调查、注意训练使用情况。研究结果:(1)在场上不同位置的高水平运动员注意能力存在一定规律,且不同位置所表现出的注意特征与其在场上的任务有一定联系。门将位置上,运动员注意稳定能力显着优于其他位置运动员(P≦0.05);中场位置上,运动员注意分配能力有一定优势;前场位置上,运动员注意转移能力最强且极为显着(P≦0.01)。通过对门将、后场、中场和前场不同位置运动员四维度注意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场上不同位置的高水平运动员的注意能力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且不同位置所表现出的特征与其在场上的任务有着紧密联系。这与运动员在多年训练竞赛中因其场上位置的特点,长期使用某一种或多种特定注意能力有关。(2)心理技能训练在高水平运动队中使用较少,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很少接受系统的注意能力训练。运动员与教练员对注意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教练员将精力更多放在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训练内容的安排上,教练员在应对运动员出现注意力涣散等情况时,往往采取简单的提醒等手段,但并未进行有针对性的手段改善其注意能力。(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高笛[3](2019)在《复合式训练对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1结合足球项目特点和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身体特征,设计出科学的复合式训练组合结构和负荷特征,有效提高女足运动员下肢爆发力水平。2通过本研究制定的训练结构及方法,能够为其他爆发力支撑的竞技项目在训练实践中起到一定参考借鉴作用。研究意义:通过训练研究为足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训练提供理论支持。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科学性的训练手段提高力量训练的效率,有效提高我国女足运动员专项水平。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本人查询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论文数据库等资源搜集关于复合式训练的相关着作、期刊、学位论文、文献、共搜集近100篇,了解关于足球复合式训练的现状和现有理论。2)专家访谈法本人在担任国家少年女子足球队体能教练期间,有机会接触到国内知名的足球教练员及科研人员,向他们咨询关于足球下肢爆发力的相关问题,并得到悉心的指导。3)问卷调查法3.1)问卷设计根据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需要对反映足球下肢爆发力的指标进行专家评定,从而确定对实验对象的测试指标。因此需要对国内体能专家及一线足球教练员进行专家问卷调查。3.2)问卷发放本人向足球方面专家及足球教练员发放调查问卷40份回收37份,回收率92.5%,有效问卷36份3.3.3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1)本人问卷的内容结构效度检验是采用专家判断法,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请他们对问卷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信度采取重测法,r=0.86-0.89。4)实验法本次实验共分为两个阶段为期12周。训练前对20名少年女足运动员进行对反映下肢爆发力的指标进行测试,充分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前身体素质水平相当。第一阶段训练时间为期六周,主要进行基础性力量训练。包括两个阶段:一般准备期(一)、一般准备期(二);一般准备期(一)包含2周,重点为纠正力量技术动作包括高翻、高拉、深蹲等动作,加强关节养护练习,减少运动损伤风险。准备期(二)包括4周为发展基础力量,重点目标为最大力量和一般快速力量。提高神经募集肌纤维的能力,增加肌肉横断面积,增强机体对负荷的耐受力。每周进行2次力量练习,每堂课90分钟。采取分组循环方式,力量练习A方案包括7个动作×3组次数10-12次,强度80%-90%;间歇3-5min;一般快速力量B方案包括7个动作×3组,强度40%-60%,次数为10-12次/组,间歇时间逐步缩短。第二阶段为实验分组阶段,训练时间为期6周,将20名队员随机分为实验组10名,对照组10名队员。每次训练课持续90 min,两组采取一致的热身活动和整理活动。热身活动包括慢跑与灵敏移动、静态拉伸、动态拉伸等。实验组与对照组安排两组不同的训练方法,实验组采取结合足球特点的下肢复合式训练计划,而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力量训练计划,这样能够突出下肢复合式训练对提升运动员专项能力效果如何。最后通过前后评价指标的测试,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结果分析,对比训练效果。研究结果:通过6周分组训练后,叁角折线跑、一步助跑踢远、原地纵跳、30m起动跑四项指标,实验组比对照组成绩更具有显着性提高。这说明实验组采取的复合式训练结构对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具有显着性的影响。对照组采取传统抗阻训练方法后,一步助跑踢远和30m起动跑成绩要好于实验组。说明传统抗阻训练也能够提高足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水平,只不过训练效果较差于实验组的训练结构。实验组在四项指标训练后测试都显示出显着性差异,提升幅度都大于对照组,认为实验组训练方法较对照组训练方法更有利于女足运动员在专项起动能力、弹跳爆发力、踢球鞭打力量这叁个表现形式上的提高。对照组虽然四项指标前后都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但一步助跑、30m起动跑、原地纵跳这叁个项目训练后成绩有了一定增长趋势,认为对照组的训练方法对女足下肢爆发力提高也是存在一定帮助作用。研究结论:1、通过实验表明,复合式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提升。通过本研究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组四项反映专项下肢爆发力的指标均有显着性提高,证明复合式训练对于下肢爆发力的提升效果。2、足球项目复合式训练方案设计,在结构上采用所有抗阻力量后即刻进行负重增强式练习和无负重增强式练习,并依次分项轮换的训练模式。抗阻阶段以不低于85%负重进行3-5组6-8次间歇3-5分钟结构完成练习。在下肢超等长阶段,练习动作高度近似于足球技术结构,以弓箭步跳蹲、双脚垂直纵跳、近固定的踢拉抗阻绳为基础设计训练手段。3、在设计女子足球运动员复合式训练方案时,训练周期应包括一个4-6周的准备期。准备期包括前期的基础体能阶段,后期的最大力量和一般快速力量阶段。建议:复合式训练对训练经验丰富的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实施训练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运动员身体机能、力量水平、年龄性别、训练状态进行区别化对待。(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张红红,卢杰,李忠伟[4](2019)在《富氢水对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富氢水对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丰富其在运动领域的研究内容。发现:富氢水可显着预防大负荷训练期运动员白细胞(WBC)、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等免疫指标的下降,改善运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补体系统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富氢水有效的抗氧化性,减轻了自由基对免疫细胞的损伤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效应和作用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的影响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体育教练员》期刊2019年03期)

邹利民,毛丽娟,伍勰,汤运启,黄尚军[5](2019)在《疲劳与非预期效应对女子足球运动员侧切动作中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疲劳与非预期及其交互作用对于女子足球运动员侧切动作中膝关节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探讨侧切动作中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潜在风险。方法:通过有针对性的疲劳诱导方案和非预期变向测试方案,采集21名女子足球运动员在疲劳前后的预期和非预期侧切动作过程中的下肢叁维运动学、动力学参数,分析得到相关变量指标,采用重复测量的双因素(2×2)方差分析对考察变量进行数理统计。结果:1)疲劳和非预期因素对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交互作用不显着;2)与疲劳前相比,预期条件下疲劳后膝关节内翻力矩显着减少,非预期条件下疲劳后膝关节外翻力矩显着增大(P<0.05);3)与预期条件相比,非预期条件下膝关节外翻、内旋角度和外翻力矩显着增大(P<0.05)。结论:1)疲劳和非预期因素在侧切动作中交互作用不显着,两因素同时作用时并不会导致ACL损伤风险的明显增加;2)疲劳因素导致侧切动作中膝关节额状面力矩产生外翻趋向,可能归因于膝关节稳定性的降低;3)与疲劳因素相比,非预期因素对侧切动作的影响更为明显,使得膝关节的载荷模式发生根本变化,这可能会导致非接触性ACL损伤的风险增大。(本文来源于《中国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杨雪慧[6](2019)在《PNF牵拉对初中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柔韧及肌力发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足球是一项同场对抗性运动,不仅需要强壮的肌肉力量支撑运动员的对抗能力,更需要良好的柔韧素质使其技术动作发挥到极致。而下肢柔韧素质和下肢肌肉力量对我国初中女足队员而言更是不可忽视的两项重要的身体素质,大多数国内教练较重视队员下肢肌力的训练,而往往忽视下肢柔韧素质的训练。PNF牵拉训练恰恰对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肌肉力量方面的发展还存在争议。随着牵拉训练在体育领域和康复领域越来越受重视,牵拉对人体的各方面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也渐渐吸引了各界学者的关注。PNF技术逐渐以一种新型的牵拉形式进入体育领域中,更是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PNF技术进入体育领域后,在多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有研究表明PNF牵拉训练在其他运动项目中对队员柔韧素质都有积极作用,甚至对其肌肉力量也有促进作用。本文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和初中女足队员的身体特征,在已有的PNF牵拉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实际操作原则上,设计适当的、适合初中女子足球运动员的PNF牵拉方式,进行科学的牵拉效果评价,进一步研究PNF牵拉对初中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柔韧及肌力的发展有何影。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长沙市南雅中学初中女足队员进行分组实验。研究结论如下:1.PNF牵拉较传统牵拉更有利促进初中女足队员下肢柔韧素质的发展(即髋关节柔韧、踝关节柔韧)。2.PNF牵拉较传统牵拉更能促进初中女足队员发展下肢耐力,但对下肢肌肉爆发力PNF牵拉和传统牵拉均无明显促进作用。3.PNF拉伸法可以使下肢柔韧素质和下肢肌肉耐力协调发展,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训练手段,这一特征是相对其他牵拉方法最大的优势。(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期刊2019-06-01)

王国动[7](2019)在《开放性场景下女子足球运动员眼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运动员的专项认知水平角度,探讨专项运动心理能力的发展特征,揭示有关专项心理能力的培养机制,是当今运动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体育运动过程中,视觉信息的提取是其基本的心理支持,视觉信息提取的不同模式可能反映了高水平运动员与一般水平运动员之间认知能力的差异性。眼动分析法被认为是研究视觉信息加工过程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运动项目的研究中。本文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本出发点,以不同足球进攻视频作为实验材料,对足球运动员在开放式场景中判断进攻方式过程的眼动特征进行研究。本实验共有18名被试参与,剔除2名眼动特征不明显被试,将剩余16名被试按照足球运动水平分为专家组和新手组,其中专家组由8名参加女子足球联赛运动员组成,长期系统的参与训练和比赛,训练年限为5年以上;新手组由8名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生组成,训练年限1-3年。所有被试均有一定足球基础,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矫正后视力达到5.0),无色盲色弱,身体及心理健康。实验以模拟真实比赛的3对3反击还原拍摄视频为刺激材料,采用德国Ergoneers出品的Dikablis Pro头戴式眼动仪,通过实验来分析运动员判断过程中的眼动指标,应用D-Lab软件、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眼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论:(1)从决策反应指标上分析,专家组被试比新手组被试战术选择合理性和敏捷性更高。(2)从注视时间和次数上分析,专家组被试的眼动特征呈现出多凝视,少扫视的特点,这种注视方式更有利于运动员获取比赛有效信息,为运动员更快速准确的做出战术选择提供有效帮助。(3)从注视区域的分配上分析,专家组被试将更多注视时间集中在对己方球员跑动和空当等有意义的进攻线索的观察上,对防守要素注视时间较短;同时,专家组被试注视范围更广,避免赛场有效信息的遗漏。(4)从注视点在各个注视区域的离散程度上分析,专家组被试在单个注视区域上的视觉集中能力更强,且纵向注视点离散程度远小于横向注视点离散程度;在不同注视区域间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程家伟[8](2019)在《摄入L-肌肽对女子足球运动员高强度训练后肌肉损伤恢复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L-肌肽补充对女足运动员高强度运动后氧化伤害和肌肉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招募30名女足受试者,在完成身体基本测量和最大摄氧量测验后,依照个人最大摄氧量表现进行配对分组,各组分别进行高剂量L-肌肽(HL组)、低剂量L-肌肽(LL组)、安慰剂(C组)补充.持续补充28 d后,在下坡跑运动前24h检测受试者肌肉损伤生理指标:最大等长收缩肌力、视觉模拟评分和血清肌酸激酶等氧化应激生化指标.次日在跑台上进行以70%最大摄氧量及强度在-15%坡度进行30 min下坡跑,在运动后24,48,72 h分别检测视觉模拟评分、最大等长收缩肌力、肌酸激酶,谷胱甘肽等指标.结果:LL组和HL组最大等长收缩肌力后测结果显着高于P组,p<0.05. LL组和HL组视觉模拟评分后测结果显着低于P组,p<0.05. LL组、 HL组的尿素氮、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后测结果显着低于P组,p<0.05. LL组、 HL组的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后测结果显着低于P组,p<0.05; LL组、 HL组的超氧歧化酶后测结果显着高于P组.结论:摄入L-肌肽可以显着改善高强度运动后的肌力减退、肌肉疼痛,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等肌肉疲劳和肌肉损伤指标;降低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血清浓度,提升超氧歧化酶浓度,增强机体抗氧化作用.此外研究发现,摄入低剂量L-肌肽与高剂量L-肌肽相比在衡量肌肉疲劳损伤和抗氧化等关键指标上没有统计学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申小宝,赵栋辉[9](2019)在《U13组和U15组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功能特征与运动表现的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处于生长高峰期的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变化迅速,由于缺少有效的测试评价手段,教练员往往难以制定个性化体能发展计划。方法:选取山西体育职业学院U13组(42人)和U15组(23人)女子足球运动员,确保无疲劳情况下进行下肢功能力量(单脚跳、跨步跳和侧向跨步跳)特征和运动表现(反应力量指数、下肢刚度、20 m冲刺和T测试)测试。结果:U13和U15组在单脚跳、跨步跳、侧向跨步跳、反应力量指数(RSI)、下肢刚度、20 m冲刺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T测试(12.53±0.72)、(12.45±1.06)未见统计学差异。U13和U15组在单脚跳相对值(0.91±0.10)、(0.89±0.10),跨步跳相对值(0.99±0.08)、(0.98±0.08),侧向跨步跳相对值(1.01±0.09)、(0.98±0.07),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单脚跳相对值均达到89%,而相对跨步跳成绩两组均未达到109%。结论:U13和U15组女足运动员加速能力(单脚跳/身高值)普遍超过89%,而减速能力(跨步跳/对侧单脚跳)均未达到109%;U15组女子足球运动员的下肢功能、20 m冲刺和RSI成绩均有显着提高,但T测试成绩改善并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体育科研》期刊2019年02期)

陈芹[10](2019)在《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训练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耐力素质指运动员长时间运动的抗疲劳的能力,它是足球运动员高质量完成各种技战术的基础和保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YOYO间歇耐力跑作为耐力素质的测量指标,以扬州某大学女子足球运动员为例,对足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以及训练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本文来源于《运动》期刊2019年05期)

女子足球运动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与球迷基础。现代足球是一项集体运动。足球场上队员人数多,配合复杂,现代足球发展趋势更是在对抗更加激烈的同时,追求快节奏的攻防转换。足球比赛最大的特点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无限多的可能,且场上局势变化极快。足球是一种变化极强的比赛,足球运动员要想掌控比赛,获得胜利,球技与意识缺一不可。这些特点在对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对其心理技能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在努力改善球员技术的同时,也应逐步加强对球员心理水平的关注。高水平球队之间的切磋,除了技战术之外,球员之间心理层面的较量也起到决定性因素。期望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大学生女子足球运动员注意力特征,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位置之间注意力特征的差异,不同位置是否会有其独特的注意力特征,或是某一位置是否会在某一维度上表现出独有的特点?在理论层面上为今后更有针对性的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理论支持,为今后运动员注意力特征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在实践层面上,为足球运动员的选材提供参考标准,使结果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在实践应用的方面得到利用。研究致力于分析大学生女子足球运动员注意力特征,以及注意训练的使用情况。研究运用心理测量法、问卷法、访谈法等,通过psykey运动心理测评系统和自编问卷相结合,对30名女子足球运动员进行注意力特征分析。研究被试均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女子甲组足球队:北京师范大学女子足球队,是中国大学女子足球中最优秀的球队之一。球队成立至今,在全国各项女足比赛中多次获得全国冠军并连续15次获得北京市高校联赛冠军。近期成绩包括:2017年全国大学生女子室内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冠军、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叁届学生运动会大学女子足球冠军、2018年亚洲大体联亚洲杯中国大学生足球选拔赛女子组冠军等。在心理测量部分,选用安装有psykey运动心理测评系统~?的电脑、签字笔、问卷、秒表等工具,所有四个维度注意力测量以及调查问卷大概需要每名被试用20分钟完成。在被试进行测试时,选择一间宽敞明亮的的房间,要求房间安静、整洁、座椅可调整至舒适位置。在测试开始前,主试需先向被试说明实验内容及程序,并要求被试阅读指导手册,确认理解后开始测试。被试在每个测试之间有1分钟进行调整休息。问卷部分根据本研究所需的注意训练相关问题设计了"高水平足球运动员注意力训练调查问卷",共向参与研究的运动员发送问卷30份,回收问卷30份,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100%。问卷内容包括:被试训练年限等基本信息的调查、注意训练使用情况。研究结果:(1)在场上不同位置的高水平运动员注意能力存在一定规律,且不同位置所表现出的注意特征与其在场上的任务有一定联系。门将位置上,运动员注意稳定能力显着优于其他位置运动员(P≦0.05);中场位置上,运动员注意分配能力有一定优势;前场位置上,运动员注意转移能力最强且极为显着(P≦0.01)。通过对门将、后场、中场和前场不同位置运动员四维度注意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场上不同位置的高水平运动员的注意能力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且不同位置所表现出的特征与其在场上的任务有着紧密联系。这与运动员在多年训练竞赛中因其场上位置的特点,长期使用某一种或多种特定注意能力有关。(2)心理技能训练在高水平运动队中使用较少,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很少接受系统的注意能力训练。运动员与教练员对注意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教练员将精力更多放在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训练内容的安排上,教练员在应对运动员出现注意力涣散等情况时,往往采取简单的提醒等手段,但并未进行有针对性的手段改善其注意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子足球运动员论文参考文献

[1].田自伟.浅谈如何对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

[2].吴汉一,宋湘勤,毕妍.大学生女子足球运动员注意力特征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女子足球队为例[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高笛.复合式训练对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张红红,卢杰,李忠伟.富氢水对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9

[5].邹利民,毛丽娟,伍勰,汤运启,黄尚军.疲劳与非预期效应对女子足球运动员侧切动作中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9

[6].杨雪慧.PNF牵拉对初中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柔韧及肌力发展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

[7].王国动.开放性场景下女子足球运动员眼动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8].程家伟.摄入L-肌肽对女子足球运动员高强度训练后肌肉损伤恢复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申小宝,赵栋辉.U13组和U15组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功能特征与运动表现的异同[J].体育科研.2019

[10].陈芹.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训练方法[J].运动.2019

标签:;  ;  ;  

女子足球运动员论文-田自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