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热的生态分析

艺考热的生态分析

论文摘要

我国艺术专业高考发展迅速,形成了当代独具中国特色的艺考热。作为选拔艺术人才的主要途径,艺术专业高考对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是,现在发展过了头,违背了教育的发展规律,引起了一系列不良后果,本文尝试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艺考热”,将艺术专业高考看作一个教育生态系统,从其生态环境入手,分析艺考生态环境对艺术专业高考的影响,努力为艺术专业高考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可行的策略。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分析和总结艺术专业高考和教育生态的研究现状,简述研究方法和思路,说明了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二部分为艺考热的现状及后果分析。首先介绍了艺术专业高考的考试办法与专业类别,然后阐述了艺考热所体现的艺术类院校多、艺考学生多、培训学校多、培训花费大等方面的现状,并且从艺考热对基础艺术教育、艺术培训教育、高校艺术专业教育、考生家庭、学生整体素质和就业五个方面的影响来分析艺考热的后果。第三部分为艺考教育生态系统解析。首先阐述了生态学研究概况以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艺考热的生态分析作出理论支撑,然后运用生态学原理,将艺考看作为一个教育生态系统,分析了艺考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和分析视角,阐明了艺考教育生态系统的意义和作用。第四部分为艺考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将艺考的生态环境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宏观生态环境层次,宏观生态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从这三个环境来分析其与艺考的相互影响;其次是中观生态环境层次,主要从中学、艺考培训机构、高校这三个环境来分析其对艺考的影响;是微观生态环境层次,主要从艺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来分析其与艺考热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艺考教育生态环境,详细剖析了艺考热形成的原因。第五部分为艺考热问题的措施研究。根据生态环境与艺考的影响,运用教育生态学两大基本规律——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规律、平衡与失调规律深层分析了艺考热问题,并运用限制因子定律、教育生态链、生态位原理三个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对应艺考热的三个层次的生态环境,提出一系列可行的策略,为艺术专业高考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艺考热的现状及后果分析
  • 1.1 艺考概况
  • 1.2 艺考热的现状及后果分析
  • 1.2.1 艺考热的现状
  • 1.2.2 艺考热的后果
  • 第二章 艺考教育生态系统解析
  • 2.1 生态学研究概况
  • 2.1.1 生态学概况
  • 2.1.2 生态学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
  • 2.2 艺考教育生态系统解析
  • 2.2.1 艺考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
  • 2.2.2 艺考教育生态系统的功能
  • 2.2.3 艺考教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 2.2.4 艺考教育生态系统的分析维度
  • 第三章 艺考热的生态环境分析
  • 3.1 生态环境概述
  • 3.2 艺考热的宏观生态环境
  • 3.2.1 自然环境
  • 3.2.2 社会环境
  • 3.2.3 规范环境
  • 3.3 艺考热的中观生态环境
  • 3.3.1 中学
  • 3.3.2 艺术高考培训机构
  • 3.3.3 高校
  • 3.4 艺考热的微观生态环境
  • 第四章 解决艺考热问题的对策研究
  • 4.1 教育生态学基本规律与艺考热问题研究
  • 4.1.1 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规律对艺考热问题的启示
  • 4.1.2 平衡与失调规律对艺考热问题的启示
  • 4.2 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与艺考热问题研究
  • 4.2.1 宏观生态环境——限制因子法则的启示
  • 4.2.2 中观生态环境——生态链法则的启示
  • 4.2.3 微观生态环境——教育生态位原理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福建泉州 用好政治生态分析研判 精准把脉促整改[J]. 中国纪检监察 2020(14)
    • [2].抓深抓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J]. 中国纪检监察 2020(16)
    • [3].中小学教材研究中的原生态分析[J]. 考试周刊 2020(30)
    • [4].论生态分析方法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识的意义[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16)
    • [5].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的社会生态分析[J]. 长沙大学学报 2010(01)
    • [6].公民道德建设的生态分析[J]. 桂海论丛 2009(02)
    • [7].教育生态分析:教育生态研究方式初探[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19)
    • [8].群体性突发事件背后的行政生态分析及其对策[J]. 现代交际 2009(08)
    • [9].庇护式腐败的政治生态分析[J]. 廉政文化研究 2016(05)
    • [10].三重高压下的党政干部生态分析——从“为官不为”的视角[J].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05)
    • [11].翻译生态分析法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 长治学院学报 2016(01)
    • [12].转型时期北京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生态分析[J]. 民办教育研究 2008(02)
    • [1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生态分析[J]. 党政论坛 2011(09)
    • [14].道德、行政与法治高压下的党政干部生态分析——以为官不为为视角[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 [15].社会主义转型期的社会生态分析[J]. 学术交流 2009(04)
    • [16].教育生态分析视野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工程创新学院“卓越班”为例[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24)
    • [17].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文化生态分析[J]. 人民论坛 2013(23)
    • [18].基于实例的水利工程生态分析[J]. 东北水利水电 2017(01)
    • [19].我国人大代表贿选的制度和生态分析——基于辽宁和衡阳贿选案的案例研究[J]. 江汉论坛 2017(09)
    • [20].教育生态视域下的ESP研究分析[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 [21].当代中国政治结构功能的生态分析[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4)
    • [22].铜仁市委老干部局召开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动员会[J]. 晚晴 2020(10)
    • [23].“过渡型”社区的治理生态分析:社会资本的解释视角[J]. 求实 2017(07)
    • [24].生态分析在规划与建筑方面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17(09)
    • [25].电影《帕丁顿熊》的文化生态分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26)
    • [26].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性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3)
    • [27].基于S1-MME/S1-U信令的LTE网络生态分析系统及应用[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5(07)
    • [28].学生学习心理的生态分析和教育策略[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0(07)
    • [29].运用数据化思维当好企业政治生态“护林员”[J]. 东方企业文化 2019(S2)
    • [30].西流湖片区的生态分析方法及规划途径[J]. 生态经济 2013(08)

    标签:;  ;  ;  

    艺考热的生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