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经意传输协议的数字版权保护方案

基于不经意传输协议的数字版权保护方案

论文摘要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已成为数字网络环境下数字内容交易和传播的重要技术。它用来保护数字内容的版权,控制数字内容的使用和传播,从技术上保障数字内容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合法使用。在现代社会中,个人隐私能否得到保护已经日益成为消费者能否接受服务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绝大多数的数字版权保护系统都侧重于对数字内容提供者和分发者的知识产权、经济利益进行保护,却没能有效地解决好消费者的隐私保护问题。不经意传输协议是密码学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既可作为基本组件构造其它安全协议又可直接应用于电子商务等领域保护用户的隐私。本文在研究数字版权保护系统及不经意传输协议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数字版权保护系统中对消费者隐私保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经意传输协议的数字版权保护系统方案(简记为OTDRM),该方案利用不经意传输协议,通过向用户按组颁发加密数字许可证的方式,在数字内容交易完成的同时,保证许可证服务器不确定消费者购买何种数字内容,进而有效保护消费者的隐私,从而有效地平衡数字内容价值链中各个角色的利益和需求。最后对此方案做了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隐私的重要性及保护隐私的方法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DRM 技术现状与基本模型
  • 2.1 DRM 的技术现状
  • 2.1.1 Windows Media Rights Management
  • 2.1.2 ContentGuard DRM
  • 2.1.3 Authentica
  • 2.2 DRM 基本模型
  • 2.2.1 功能构架
  • 2.2.2 信息构架
  • 2.2.3 分发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TDRM 的技术基础
  • 3.1 公钥密码学
  • 3.1.1 公钥密码学的理论基础
  • 3.1.2 基本的数论知识
  • 3.1.3 RSA 公钥密码的体制
  • 3.2 不经意传输协议
  • 3.2.1 不经意传输协议的安全性基础
  • 3.2.2 不经意传输协议的基本要求
  • 3.2.3 不经意传输协议概述
  • 3.2.4 不经意传输协议的应用
  • 3.3 公钥证书
  • 3.3.1 公钥证书的格式
  • 3.3.2 公钥证书的认证机制
  • 3.4 密钥管理
  • 3.4.1 密钥库的建立
  • 3.4.1.1 密钥管理术语
  • 3.4.1.2 建立密钥库
  • 3.4.1.3 关于可信的证书授权机构
  • 3.4.2 数字证书的签发
  • 3.4.2.1 简介
  • 3.4.2.2 签发数字证书的具体步骤
  • 3.4.3 证书链的生成
  • 3.5 数字权利描述语言
  • 3.5.1 XML 简介
  • 3.5.2 XrML 简介
  • 3.5.2.1 XrML 数据模型
  • 3.5.2.2 XrML 核心概念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TDRM 系统的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 4.1 OTDRM 的一些假设
  • 4.2 OTDRM 的总体设计
  • 4.3 详细设计
  • 4.3.1 不经意传输协议的实现
  • 4.3.2 许可证服务器端应用程序设计
  • 4.3.3 用户端应用程序设计
  • 4.4 OTDRM 性能分析
  • 4.4.1 安全性分析
  • 4.4.2 通信和计算复杂度
  • 4.4.3 一些实际问题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本期《垂钓》数字内容总览[J]. 垂钓 2018(13)
    • [2].新型数字内容服务及其支撑体系研究框架探析[J]. 科技与出版 2013(07)
    • [3].三网融合环境下数字内容服务元数据规范研究[J]. 网络新媒体技术 2012(01)
    • [4].数字内容生态与出版业的颠覆性创新[J]. 出版广角 2012(11)
    • [5].基于内容的数字内容标识描述机制[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1(08)
    • [6].云服务及其对数字内容产业的影响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11)
    • [7].英国馆举办英国数字内容高端论坛[J]. 计算机与网络 2010(19)
    • [8].数字内容产品特征及其商业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02)
    • [9].全球数字内容总量逼近5000亿GB[J]. 科技与出版 2009(07)
    • [10].可信数字内容安全认证与授权管理协议[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11)
    • [11].数字内容阅读之忧[J]. 出版参考 2009(30)
    • [12].数字内容产品消费扩散与模仿的空间模式——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计量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4(01)
    • [13].数字内容产品定价问题研究[J]. 中国出版 2014(17)
    • [14].数字内容产业链开发策略研究——基于深圳数字内容产业现状的探讨[J]. 特区经济 2013(08)
    • [15].数字内容付费订阅能否真正挽救传统媒体[J]. 中国报业 2013(15)
    • [16].出版企业实施数字内容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 中国出版 2011(01)
    • [17].关于组织会员单位和软件企业参加“2011上海国际软件和数字内容博览会”的通知[J]. 软件产业与工程 2011(05)
    • [18].一种嵌入式终端的数字内容版权保护系统[J]. 微计算机信息 2010(17)
    • [19].美国数字内容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23)
    • [20].基于多核技术的数字内容处理平台[J]. 中国有线电视 2009(12)
    • [21].工作流环境下数字内容保护系统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 2008(S1)
    • [22].移动数字内容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J]. 情报科学 2014(10)
    • [23].数字内容收费:美国报业面临转机与挑战[J]. 新闻与写作 2013(03)
    • [24].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内容服务研究[J]. 中国出版 2012(15)
    • [25].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数字内容企业版权保护现状调查及完善对策[J]. 特区经济 2012(11)
    • [26].面向数字内容共享的版权保护研究[J].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27].台湾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J]. 出版参考 2011(10)
    • [28].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实验室承担的科技部“数字内容加工平台”项目通过验收[J]. 传媒 2011(07)
    • [29].数字内容产品的退货期限多久合适?[J]. 出版参考 2011(22)
    • [30].发行业的数字化宿命[J]. 出版广角 2011(12)

    标签:;  ;  ;  

    基于不经意传输协议的数字版权保护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