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和抗扩展特性的鉴定、遗传和利用研究

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和抗扩展特性的鉴定、遗传和利用研究

论文题目: 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和抗扩展特性的鉴定、遗传和利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作物遗传育种

作者: 智海剑

导师: 盖钧镒

关键词: 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抗扩展,遗传,利用

文献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大豆花叶病毒(soybcan mosaic vims,SMV)病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培育抗病品种是目前控制SMV流行最有效方法。以往关于大豆抗SMV遗传育种研究均着重在抗侵染方面,多数研究认为对不同株系的抗侵染分别由不同的单显性基因控制,并找到了部分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培育出一批抗病品种。但抗侵染具有明显的株系专化性,且抗性基因单一,抗侵染品种存在丧失抗性导致SMV流行的潜在风险。拓宽抗源,培育抗性稳定持久的品种成为大豆育种者追求的目标。 在研究中发现,大豆品种感染SMV后,在严重度等方面存在程度差异,初步认为大豆存在对SMV的抗扩展。抗扩展与抗侵染是否属于不同遗传体系、是否可用于培育抗性稳定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SMV危害的大豆品种有待研究。 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首先证实对SMV是否存在两类不同的抗性体系,进而研究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和抗扩展的表现形式、鉴定方法,测度指标和分级标准,筛选优异抗源;比较两类抗性在防止大豆花叶病毒流行,减少大豆产量损失方面的作用以及潜在育种价值,探讨抗扩展在生产上利用的可能性;研究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两类抗性以及症状反应的遗传体系及其抗性品种选育策略。从而为抗SMV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和物质基础,推动大豆抗SMV育种的发展。 67份大豆品种(品系)在接种四个SMV株系(Sa、SC8、N1、N3)条件下的症状类型、潜育期、发病率、病级和病害扩展速度等抗性组分的变异研究表明:大豆品种间不但存在是否出现系统症状的差别,在潜育期、发病率、病级和病害扩展速度4个组分上也存在明显程度差异,证实大豆中存在抗扩展。溧水中子黄豆、沛县天鹅蛋、诱变30等品种虽对4个株系均感染,但在4个组分上均表现出较强抗性,且不同株系间差异较小,它们属于对大豆花叶病毒的广谱抗扩展品种。研究发现以往报道的一些抗感染品种如溧水中子黄豆,AGS-19其实是低发病率和长潜育期的抗扩展品种。而邳县茶豆、淮阴秋黑豆等品种对SMV既具有对某些株系的抗侵染,也具有对其它株系的抗扩展。 在感染Sa株系后,发病率、病级、潜育期和病害扩展速度4个组分从不同方面反映品种的抗性特点,以大豆品种的4个组分为变量,对品种的抗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距离约在0.38时,参试品种可以分成免疫、高抗、中抗、中间、中感和高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病毒病

1.1.1 植物病毒的研究历史

1.1.2 植物病毒病的症状

1.1.3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

1.2 大豆花叶病毒的性质、株系及其流行

1.2.1 SWV的性质、寄主范围及在大豆上的症状

1.2.2 大豆花叶病毒的株系划分

1.2.3 SMV基因组研究

1.2.4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流行

1.2.5 大豆花叶病毒的防治

1.3 大豆对SMV的抗性研究进展

1.3.1 植物抗病性的概念

1.3.2 植物抗病性的分类

1.3.3 本研究中关于抗侵染和抗扩展的概念

1.3.4 大豆对SMV的抗侵染的鉴定与抗源筛选

1.3.5 大豆对SMV的抗侵染(质量抗性)的遗传研究

1.3.6 大豆对SMV抗侵染基因的分子标记

1.3.7 大豆对SMV的抗侵染(质量抗性)育种

1.4 植物对病害抗扩展的研究进展

1.4.1 抗扩展的鉴定及度量

1.4.2 作物抗扩展(数量抗性)的应用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试验方案

1.5.1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5.2 试验方案

第二章 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和抗扩展特性的鉴定和表现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材料

3.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大豆对SMV的抗侵染

2.3.2 大豆对SMV的抗扩展

2.3.3 大豆对SMV不同抗性类型品种的超微病变特征

2.3.4 大豆对SMV抗扩展综合指标的建立

2.3.5 大豆品种对SMV抗扩展的聚类及判别分析

2.3.6 综合病情指数与聚类分析分级效果的比较

2.3.7 不同株系侵染下的品种抗性分级

2.4 讨论

第三章 大豆对SMV抗侵染和抗扩展的遗传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大豆对SMV抗侵染的遗传分析

3.3.2 症状反应的遗传研究

3.3.3 花叶与坏死反应症状的危害比较

3.3.4 大豆对SMV抗扩展的遗传

3.4 讨论

3.4.1 大豆对SMV抗侵染以及症状反应的遗传

3.4.2 坏死症状的抗感归类

3.4.3 大豆对SMV数量(程度)抗性的遗传方式

3.4.4 抗SMV育种的亲本选配和和后代选择

第四章 大豆对SMV抗扩展的相对专化性利用效果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SMV株系间的致病力差异以及抗扩展的相对专化性分析

4.2.2 大豆对SMV抗扩展的效果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SMV株系间的致病力差异以及抗扩展的相对专化性分析

4.3.2 大豆对SMV抗扩展的效果分析

4.4 讨论

4.4.1 关于抗扩展的株系专化性

4.4.2 潜育期长短与SMV危害的关系

4.4.3 病情的严重程度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

4.4.4 大豆对SMV抗扩展的抗病效果

第五章 大豆对SMV两类抗性育种应用的讨论

5.1 2002-2004年国家区试品种对SMV的抗性分析

5.1.1 2002-20004年国家区试品种接种SMV后的抗性表现

5.1.2 2002-20004年国家区试品种的田间抗性分析

5.2 决定两类抗性育种方法应用的因素

5.2.1 大豆对SMV抗侵染和抗扩展的遗传特点

5.2.2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组成的复杂性

5.2.3 对抗扩展品种预期抗性效果的认同

5.2.4 大豆抗SMV育种的技术条件

5.2.5 大豆品种的寿命即更替速度与两类抗性育种

5.2.6 综合两类抗性的育种方法

5.3 大豆抗SMV遗传育种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撰写情况论文

鸣谢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影响大豆花叶病毒传播的因素及抗SMV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定位分析[D]. 宋英培.南京农业大学2015
  • [2].大豆花叶病毒P3蛋白的寄主互作因子筛选、鉴定及功能验证[D]. 栾鹤翔.南京农业大学2015
  • [3].中国南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的定位[D]. 李凯.南京农业大学2009
  • [4].农杆菌介导RNAi大豆花叶病毒HC-Pro基因大豆遗传转化的研究[D]. 高乐.南京农业大学2015
  • [5].我国大豆花叶病毒的株系分化、P3基因序列特征以及大豆对强毒株系抗病基因的标记定位[D]. 杨清华.南京农业大学2009
  • [6].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D]. 闫洪朗.南京农业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病基因的遗传分析、精细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研究[D]. 马莹.南京农业大学2010
  • [2].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性遗传、抗性基因精细定位及表达分析[D]. 王大刚.南京农业大学2010
  • [3].大豆花叶病(SMV)抗性基因鉴定、分子验证、基因聚合与表达研究[D]. 李得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 [4].大豆对SMV3号株系的抗性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D]. 郑翠明.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
  • [5].中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分析及生态群体遗传关系研究[D]. 田清震.南京农业大学2000
  • [6].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构建与调整及其在遗传作图、抗花叶病毒基因定位和农艺及品质性状QTL分析中的应用[D]. 王永军.南京农业大学2001
  • [7].大豆根区逆境耐性的鉴定和相关根系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D]. 刘莹.南京农业大学2005
  • [8].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和大豆抗性遗传与基因定位的研究[D]. 卢为国.南京农业大学2005
  • [9].大豆抗花叶病遗传、细胞超微结构分析及基因定位[D]. 滕卫丽.东北农业大学2006
  • [10].大豆雄性不育性的自然变异、种质发掘与选育研究[D]. 赵团结.南京农业大学2006

标签:;  ;  ;  ;  ;  ;  

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和抗扩展特性的鉴定、遗传和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