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持久抗条锈品种的抗病特点及生化特性研究

小麦持久抗条锈品种的抗病特点及生化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具有代表性的10 个冬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陇南地区清水县进行了成株期混合小种鉴定,并测定了接种条锈菌后植株体内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同时对斯汤佩利的抗条锈遗传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不同抗病品种成株期病情消长动态的特点及抗病性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对于生产实践及理论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两年的成株期混合小种鉴定结果认为,斯汤佩利、里勃留拉和武都白茧属于高度慢锈性品种,是持久抗病育种良好的抗源材料,斯汤佩利和武都白茧以免疫为主,里勃留拉表现出明显的慢锈性特征;咸农4 号具有耐锈性特点,属于中度慢锈性类型;清农3 号发病严重但千粒重损失率低,具有一定程度的耐锈性;蓝天1 号是良好的高温抗锈性材料;幅63、清农1 号和天选15 为丧失抗性的垂抗品种,随着致病小种变为弱势小种,其抗性没有恢复。2.受条锈菌侵染后,小麦各产量构成因素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条锈菌侵染后对小麦小花数的影响最大,未果小花数比对照增加32.68%;其次为穗粒重和穗粒数,分别比对照减少19.19%和9.94%;穗长比对照减少8.86%,千粒重比对照减少5.47%,小穗数比对照减少6.21%。条锈菌侵染后小麦结实小花数的减少是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3.斯汤佩利的抗条锈性由两对显性基因控制,基因之间具有互补作用,田间成株期抗性鉴定表明它对条锈菌表现近免疫,所以斯汤佩利可以作为持久抗病育种的重要抗源之一。干尖性状不能作为斯汤佩利抗病性选择的标记性状。4.持久抗病品种的抗性与PAL 和POD 活性的升高有关,免疫品种在接种后出现酶活高峰,慢锈性品种在接种后不同时期PAL 和POD 活性明显高于对照。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的抗病性
  • 1.1 植物的抗病机制
  • 1.2 抗病性的类型
  • 2 小麦-小麦条锈菌体系研究概况
  • 2.1 非持久抗性
  • 2.1.1 非持久抗性的特点
  • 2.1.2 非持久抗性的遗传
  • 2.1.3 主效抗性的利用
  • 2.2 持久抗性
  • 2.2.1 持久抗病性概念的提出
  • 2.2.2 持久抗性的遗传
  • 2.2.3 持久抗性的种类
  • 2.2.4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基础研究
  • 2.2.5 条锈病防治的经验教训与持续控制的策略
  • 2.2.6 持久抗病性品种的选育和应用
  • 第二章 10个小麦品种成株期病情消长动态
  • 1 目的意义
  • 2 材料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试验地基本情况
  • 3 结果分析
  • 3.1 潜育期和反应型
  • 3.2 普遍率和严重度流行动态
  • 3.3 各品种终期普遍率和终期严重度的比较
  • 3.4 病情指数和病程曲线下面积
  • 3.4.1 供试各品种接种后病情指数变化趋势
  • 3.4.2 供试各品种终期病情指数的比较
  • 3.4.3 供试各品种病程曲线下面积的比较
  • 3.5 发病后各品种的千粒重变化
  • 4 结论
  • 第三章 条锈菌对小麦产量形成因素的影响
  • 1 目的意义
  • 2 材料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分析
  • 4 结论
  • 第四章 成株期小麦抗条锈性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 1 目的意义
  • 2 材料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PAL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 2.2.2 POD与PPO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 2.2.3 CAT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接种后各品种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3.2 不同品种接种后PAL活性的变化
  • 3.3 不同品种接种后POD活性的变化
  • 3.4 不同品种接种后PPO活性的变化
  • 3.5 不同品种接种后CAT活性的变化
  • 4 结论
  • 4.1 PAL活性的变化特点
  • 4.2 POD活性的变化特点
  • 4.3 PPO活性的变化特点
  • 4.4 CAT活性的变化特点
  • 第五章 斯汤佩利抗条锈病的遗传
  • 1 目的
  • 2 材料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抗性遗传分析
  • 2.2.2 干尖的鉴定标准与遗传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斯汤佩利的抗性遗传分析
  • 3.2 干尖的遗传分析
  • 3.3 抗病性与干尖的关系
  • 4 结论
  • 图版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麦慢条锈品种鉴定及筛选[J]. 甘肃农业科技 2014(05)
    • [2].我国小麦生产品种豫麦13中抗条锈基因的分子定位[J]. 植物保护学报 2009(02)
    • [3].四川盆地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鉴定与评价[J]. 麦类作物学报 2012(04)
    • [4].基于可持续控制的陇南小麦抗条锈基因资源利用方略[J]. 甘肃农业科技 2008(01)
    • [5].2003-2013年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鉴定及评价[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02)
    • [6].110个四川主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鉴定及聚类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06)
    • [7].甘肃省冬小麦抗条锈育种进展与思路[J].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5)
    • [8].小偃9323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1)
    • [9].河南省小麦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4(S1)
    • [10].小偃6号成株期高温抗条锈性遗传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13(01)
    • [11].小麦抗源南农790成株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与分子作图[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03)
    • [12].临麦系列春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分析[J]. 植物保护 2016(02)
    • [13].贵州小麦慢条锈品种资源的鉴定[J].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5)
    • [14].黄淮麦区小麦资源中高温抗条锈性品种的筛选[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7)
    • [15].重庆麦区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评价与基因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7(03)
    • [16].西藏小麦品种(系)的抗条锈性鉴定与评价[J].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6)
    • [17].6个典型四川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期抗条锈性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 2013(01)
    • [18].小麦品种小偃9323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作图[J]. 作物学报 2013(05)
    • [19].小麦新品种绵麦39成株期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1)
    • [20].小麦抗条锈性研究进展[J]. 昆明学院学报 2019(06)
    • [21].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4-8抗条锈遗传分析[J]. 核农学报 2014(10)
    • [22].西藏地方小麦品种曲白春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03)
    • [23].不同抗条锈类型冬小麦成株期病情响应及产量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1(04)
    • [24].2007—2008年度冀鲁豫川四省小麦区试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28)
    • [25].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抗条锈水平与抗病基因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20(03)
    • [26].天选系列冬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7(02)
    • [27].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性表达的最佳条件[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09)
    • [28].小麦品种贵州98-18抗条锈基因YrG98的分子标记定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2(01)
    • [29].以色列地中海沿岸野生二粒小麦苗期抗条锈性的鉴定与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09(06)
    • [30].中国小麦农家品种抗条锈性评价及抗病品种的遗传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08(01)

    标签:;  ;  ;  ;  

    小麦持久抗条锈品种的抗病特点及生化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