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b18G/CD147调控肝癌细胞自噬的研究

HAb18G/CD147调控肝癌细胞自噬的研究

论文摘要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增生过快造成局部组织严重缺氧和营养匮乏,肿瘤细胞通过调整代谢反应、改变DNA修复机制、诱导血管生成等机制适应这种恶劣的环境变化。因此,探讨肿瘤细胞对缺氧和饥饿的适应机制对有效地控制肿瘤的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噬性细胞死亡(autophagic cell death)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当细胞处于不良环境(如饥饿)时,通过适度的自噬作用降解自身物质以满足细胞生存的基本物质和能量需求,求得生存;但过度的自噬将导致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肿瘤在无血管生成的前期,乏氧/养的肿瘤环境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自噬是调节肿瘤细胞适应环境的一种新的机制。HAb18G/CD147是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高表达的黏附分子,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s)的诱导因子,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Ab18G/CD147还参与了多种细胞信号通路调节,调控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HAb18G/CD147被认为是肿瘤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分子。那么HAb18G/CD147是否参与调控肝癌细胞的自噬和自噬性细胞死亡?这是本课题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本实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饥饿状态下HAb18G/CD147分子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选取三种肝癌细胞(SMMC7721、HepG2、HCC9204),采用氨基酸饥饿模拟肿瘤细胞的营养缺乏,通过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三种细胞在饥饿不同时间后HAb18G/CD147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氨基酸饥饿1,3,6,12 h后三种肝癌细胞的HAb18G/CD147的表达均迅速上调,饥饿24 h后其表达量均有所下降。其中SMMC7721细胞在饥饿1-12 h内HAb18G/CD147的表达相对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稳定水平。第二部分:HAb18G/CD147参与肝癌细胞SMMC7721自噬调控的研究在第一部分实验的基础上,选用SMMC7721肝癌细胞作为研究HAb18G/CD147调控饥饿诱导自噬的细胞模型。采用12 h全氨基酸缺乏诱导自噬。我们通过RNA干涉的方法降低了HAb18G/CD147的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检测自噬。采用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细胞死亡,并利用自噬的特异性抑制剂3-甲基嘌呤(3-MA)抑制自噬,从而观察HAb18G/CD147是否可以下调饥饿诱导的自噬性细胞死亡。结果显示,与无关干涉相比,在转染si-HAb18G的SMMC7721细胞中,经过12 h饥饿后,其HAb18G/CD147无论在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显著降低;同时,在饥饿12 h后,转染了si-HAb18G干涉片段的SMMC7721细胞的自噬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HAb18G/CD147抑制饥饿诱导的自噬存在剂量依赖效应,说明HAb18G/CD147在SMMC7721细胞中可以显著抑制饥饿诱导的自噬;干涉HAb18G后,细胞死亡数量明显增加,加入自噬的抑制剂3-甲基嘌呤(3-MA)可以明显降低细胞的死亡率,说明HAb18G可以抑制饥饿诱导的自噬性细胞死亡。第三部分:HAb18G/CD147参与肝癌细胞SMMC7721自噬调控的信号通路为了探讨HAb18G/CD147如何调控细胞自噬,我们检测了自噬相关基因ATG5、ATG6/Beclin 1和ATG8/LC3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在HAb18G干涉组和对照组,ATG5和ATG8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在siRNA-HAb18G干涉模型组,ATG6/Beclin 1的表达明显高于无关干涉组。ATG6/Beclin 1是调控自噬的关键蛋白之一,它不仅促进自噬泡(autophagosome)形成,同时与Class III PI3K形成复合物,促进自噬泡(autophagosome)与溶酶体(lysome)融合。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HAb18G/CD147可以抑制ATG6/Beclin 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进而抑制饥饿诱导的自噬,从而避免肿瘤细胞因过度自噬导致细胞死亡。同时,我们的研究也发现HAb18G/CD147抑制ATG6/Beclin 1的表达可能涉及到Class I PI3K信号通路。提示HAb18G/CD147抑制肿瘤细胞的过度自噬可能是通过Class I PI3K通路调节ATG6/Beclin 1表达,从而抑制自噬。

论文目录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HAb18G/CD147 分子
  • 1.1 HAb18G/CD147 的蛋白结构
  • 1.2 与HAb18G/CD147 相互作用的分子
  • 1.3 HAb18G/CD147 的功能
  • 2 自噬作用(autophagy)
  • 2.1 自噬作用(autophagy)的形态学特点
  • 2.2 自噬作用的形态学分类
  • 2.3 自噬发生过程的分子机制
  • 2.4 自噬过程的信号通路
  • 2.5 自噬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 2.6 自噬的检测和研究方法
  • 3 自噬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 3.1 自噬与肿瘤生存
  • 3.2 自噬与肿瘤抑制
  • 3.3 自噬与肿瘤细胞死亡
  • 实验内容
  • 第一部分 肝癌细胞饥饿状态下HAb18G/CD147 分子的表达变化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HAb18G/CD147 调控饥饿诱导自噬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HAb18G/CD147 调控自噬的信号通路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HAb18G/CD14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1(07)
    • [2].新型标志物HAb18G/CD147在大样本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01)
    • [3].红景天对大鼠肝纤维化肝脏中HAb18G/CD147的表达[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02)
    • [4].大黄酸和红景天对肝纤维化大鼠α-SMA、Hab18G/CD147表达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04)
    • [5].HAb18G/CD147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及意义的研究进展[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12)
    • [6].HAb18G/CD147胞外近膜区与integrin β1亚基MIDAS位点结合调节肝癌细胞恶性表型[J]. 医学争鸣 2012(04)
    • [7].肝癌细胞内HAb18G/CD147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分子的筛选[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7(09)
    • [8].CCL_4腹腔注射和胆总管结扎致大鼠肝损伤对比的实验性研究[J]. 广东化工 2020(17)

    标签:;  ;  

    HAb18G/CD147调控肝癌细胞自噬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