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及行动研究

数学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及行动研究

论文题目: 数学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及行动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数学

作者: 黄新

导师: 刘晓玫

关键词: 数学教学,表现性评价,数学应用,合作交流,信息处理

文献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个人访谈等综合分析,指出目前数学教学及评价中存在的偏颇之处。结合教学实际,提出课堂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必要性。分析了表现性评价的特点、理论依据及设计方法。并针对课堂教学方式、策略、评价等方面进行微观、具体的研究,从而阐发自己的一些观点并提出为提高中学生数学应用、合作交流及处理信息能力的课堂教学及评价方式。 这一课堂教学及评价方式,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调动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因素和教师因素,文中提出了改进课堂教学的一些策略:通过引导学生自编社会热点的应用问题,对背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教方法、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布置调查任务、及时反馈等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并设计了评价表、等级量表等。采用正确、适当的评价方法,旨在使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文章中伴随典型的案例说明既有理论阐述,又有教学实践,旨在对一线执教的数学教师有一定的启迪。

论文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1.1 中学数学教育评价的历史与现状

1.1.1 教育评价历史的回顾

1.1.2 数学教育评价的回顾

1.1.3 从问卷中引发的问题

1.2 运用表现性评价的必要性

1.2.1 有助于测查高级思维能力

1.2.2 有助于测查知识应用能力

1.2.3 有助于发展学生学习潜能

1.2.4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 表现性评价的概述

2.1 表现性评价的基本涵义

2.1.1 学生必须自己创造出答案来证明学习过程和结果

2.1.2 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

2.1.3 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2.2 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点

2.2.1 客观测验和表现性评价的优势比较(表2.2-1)

2.2.2 纸笔测验和表现性评价的比较(表2.2-2)

2.2.3 表现性评价的七大特点

2.3 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依据

2.3.1 建构主义理论

2.3.2 多元智力理论

2.3.3 认知心理学理论

3. 表现性评价的设计

3.1 表现性评价的目标构建

3.1.1 确定操作目标中的知识结构

3.1.2 明确操作目标中的能力结构

3.1.3 清楚并明确地陈述操作目标

3.1.4 征求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意见

3.2 表现性评价的任务设计

3.2.1 选择有意义任务

3.2.2 明确过程与结果

3.2.3 确定任务的数目

3.2.4 明确任务的要求

3.3 表现性评价的资料收集和评分标准

3.3.1 收集表现性评价的所需资料

3.3.2 构建表现性评价的评分规则

3.4 表现性评价的结论达成和建议提出

3.4.1 给出表现性评价的结论

3.4.2 提出表现性评价的建议

4. 表现性评价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4.1 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4.1.1 必要性

4.1.2 解决途径

4.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2.1 必要性

4.2.2 解决途径

4.2.3 对学生合作交流的评价

4.3 提高学生信息处理的意识和能力

4.3.1 必要性

4.3.2 解决途径

5. 表现性评价的案例

5.1 实践中采用的方法

5.1.1 实验法

5.1.2 问卷法

5.1.3 观察法

5.2 实践中采用的步骤

1、因变量的选择:

2、无关变量控制:

3、实验过程安排:

5.3 表现性评价的设计案例

案例1: 关于分期付款调查活动的表现性任务

案例2: 关于《黄金比》调查活动的表现性任务

5.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4.1 考察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

5.4.2 考察学生数学兴趣及能力的变化

5.4.3 改进后的课堂教学及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附件

附件1: 解决实际问题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件2: 中学生数学学习水平调查问卷

附件3: 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表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11-06

参考文献

  • [1].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D]. 金立梅.南京师范大学2018
  • [2].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学生工程思维培养的行动研究[D]. 廖秋婧.南京师范大学2018
  • [3].评分规则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行动研究[D]. 陈铭洲.华东师范大学2018
  • [4].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课中的行动研究[D]. 李芙蓉.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 [5].采用“211课堂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英语批判性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D]. 周玉红.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 [6].初中教师善用教育惩戒的行动研究[D]. 李晓.淮北师范大学2018
  • [7].高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的行动研究[D]. 刘书婷.湖北师范大学2018
  • [8].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行动研究[D]. 董梦莹.扬州大学2018
  • [9].提升农村职业高中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行动研究[D]. 伏达生.西北师范大学2017
  • [10].HPM微课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行动研究[D]. 余庆纯.五邑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中的运用[D]. 黄丽娟.上海师范大学2007
  • [2].表现性评价的实证研究[D]. 吴红梅.南京师范大学2007
  • [3].表现性评价与学生发展之研究[D]. 李小英.华南师范大学2007
  • [4].公开考试中表现性评价信度和效度之研究[D]. 熊丽萍.华南师范大学2007
  • [5].一所小学的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行动研究[D]. 脱中菲.东北师范大学2005
  • [6].高中英语口语能力表现性评价中师评与生评方式整合的调查研究[D]. 韩冬晶.东北师范大学2006
  • [7].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进行表现性评价的行动研究[D]. 张琴.南京师范大学2004
  • [8].对物理课堂中的科学探究进行表现性评价的研究[D]. 王秀燕.福建师范大学2005
  • [9].中学生口语交际表现性评价研究[D]. 张舢瑶.华东师范大学2006
  • [10].论音乐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D]. 罗琴.华中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  

数学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及行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