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四逆散抗DHBV 3TC耐药株和抗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加味四逆散抗DHBV 3TC耐药株和抗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1.研究目的 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了解加味四逆散抗HBV和DHBV 3TC耐药株的作用,以及对免疫性肝损伤的抗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以期探索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抑制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和靶点,为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2.实验内容 2.1 四逆散加减方体内抗DHBV的实验研究 2.2 加味四逆散体内抗DHBV的实验研究 2.3 DHBV 3TC耐药株的检测 2.4 加味四逆散体内抗DHBV 3TC耐药株的实验研究 2.5 加味四逆散体外抗HBV的实验研究 2.6 加味四逆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2.7 加味四逆散对Con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2.8 加味四逆散对BCG+LPS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3.实验方法 3.1 将先天感染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病毒对照组,3TC组,原方组,加味组,去枳组。各组中药醇提物均以20g·kg-1·d1-灌胃;3TC按200mg·kg-1d-1灌胃,共10d。对照组未做处理。分别于T0、T5、T10、P3各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用斑点杂交法测定血清中DHBV的载量变化。 3.2 将先天感染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病毒对照组,3TC组,加味四逆散大,中,小剂量组。加味四逆散醇提物分别以20g·kg-1·d-1、10·kg-1·d-1、5g·kg-1·d-1灌胃;3TC按200mg·kg-1d-1灌胃,共10d。对照组未做处理。分别于T0、T5、T10、P3各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用斑点杂交法测定血清中DHBV的载量变化。 3.3 3份DHBV阳性血清分别取自2只先天携带DHBV的广东麻鸭和3TC耐药的广州麻鸭。提取DHBV DNA。使用一对扩增DHBV DNA全基因序列的引物,用PCR法扩增全基因序列,取PCR产物10μl进行0.8%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线检测仪下观测结果。 3.4 1日龄广州麻鸭,足静脉注射DHBV DNA 3TC耐药株血清,斑点杂交筛选出后天感染DHBV者作为实验动物。动物感染毒种13天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5-6只。分别为病毒对照组,3TC组,ADV组,加味四逆散大,中,小剂量组。加味四逆散醇提物分别以20g·kg-1·d-1、10·kg-1.d-1、5g·kg-1·d-1灌胃;3TC按200mg·kg-1·d-1灌胃,

论文目录

  • 引言
  • 正文
  • 实验一 加味四逆散抗DHBV及DHBV 3TC耐药株的实验研究
  • 第一部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乙型肝炎的认识
  • 1. 乙型肝炎病毒病原学
  • 2. 乙型肝炎的流行与危害
  • 3.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4.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 5.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 6.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 第二节 YMDD变异的研究进展
  • 1.HBV YMDD变异的含义及其常见的两种发生类型
  • 2.HBV YMDD变异的发生背景
  • 3.HBV YMDD变异导致HBV对3TC耐药的分子机制
  • 4.HBV YMDD变异也可自然存在或发生
  • 5.YMDD变异的临床应对措施
  • 第三节 中医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 2. 中医治法方药的研究进展
  • 3. 反思与展望
  • 第四节 四逆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
  • 1. 四逆散对乙肝的疗效
  • 2. 四逆散对肝纤维化的作用
  • 3. 四逆散对肝损伤的影响
  • 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5. 其它
  • 6. 展望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四逆散加减方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加味四逆散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DHBV 3TC耐药株的检测
  • 1. 实验背景
  • 2. 实验目的
  • 3. 材料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四节 加味四逆散体内抗DHBV 3TC耐药株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五节 加味四逆散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加味四逆散抗炎、抗脂质过氧化的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肝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
  • 1. 自由基与肝细胞损伤
  • 2. 脂质过氧化反应与肝细胞损伤
  • 2+稳态失衡与肝细胞损伤'>3. Ca2+稳态失衡与肝细胞损伤
  • 4. 细胞因子与肝细胞损伤
  • 5. 补体系统的激活与肝细胞损伤
  • 6. 肝细胞凋亡与肝细胞损伤
  • 7. Kupffer细胞功能状态与肝细胞损伤
  • 第二节 抗肝细胞损伤药物的研究进展
  • 1. 西医抗肝细胞损伤药物的研究进展
  • 2. 中医药抗肝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加味四逆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 1. 实验目的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加味四逆散对刀豆蛋白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目的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加味四逆散对卡介苗+脂多糖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目的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创新点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实验二第二节各组肝组织病理照片
  • 附录2 实验二第三节各组肝组织病理照片
  • 附录3 英文缩略词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加味四逆散抗DHBV 3TC耐药株和抗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