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中的侵权研究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中的侵权研究

论文摘要

个人信息是与自然人相关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以及工作履历、纳税记录等社会生活经历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比对及检索即可识别特定的个人。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使用和流通的行为自古就有,计算机网络出现以前,限于技术条件原因,个人信息保护较易实现,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并不是一个普遍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计算机及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处理和流转功能加速了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复制、流转等行为的发展,逐渐使人们产生个人信息因此被滥用的担忧,保护个人信息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西方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相继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予以应对,据统计,迄今为止,世界上制定了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过50个。公民信息管理中的侵权行为相比一般侵权行为具有特殊性,目前我国现有法律对此并无专门规定。从侵权主体来看,此类侵权具有相对特殊性,即只有有能力较大规模收集公民个人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管理的机构或者个人才能成为侵权主体;从侵权客体来看,此类侵权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一种间接的权利,在很多情况下并不直接体现出对被侵权人的伤害,而是通过其他诸如隐私权、财产权等间接体现。为有效避免个人信息管理中的侵权行为,必须对此种侵权行为从侵权行为、归责原则、构成要件等方面进行探讨,在没有专门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制的情况下,探讨现有法律对此类侵权行为的适用,从归责原则、赔偿责任等方面提出规制此类行为的立法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理论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际上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中侵权问题的研究状况
  • 1.2.2 国内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中侵权问题的研究状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切入点
  • 1.3.2 研究方法
  • 1.4 预期创新点
  • 第2章 公民个人信息的界定
  • 2.1 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
  • 2.2 公民个人信息的特征
  • 2.2.1 公民个人信息的的主体特征
  • 2.2.2 公民个人信息的可识别特征
  • 2.2.3 公民个人信息的价值特征
  • 2.3 公民个人信息的分类
  • 2.3.1 公民个人信息的基本类别
  • 2.3.2 公开信息与隐秘信息
  • 2.3.3 自动处理和非自动处理
  • 2.3.4 敏感信息和琐碎信息
  • 第3章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中的侵权行为
  • 3.1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侵权行为的特征
  • 3.1.1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侵权的无地域性
  • 3.1.2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侵权的技术性
  • 3.1.3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侵权的隐蔽性
  • 3.1.4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侵权破坏的严重性
  • 3.1.5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侵犯个人信息行为涉及的法律关系的复杂性
  • 3.2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侵权的表现
  • 3.2.1 信息收集中的侵权
  • 3.2.2 信息处理中的侵权
  • 3.2.3 信息使用中的侵权
  • 3.2.4 信息保存中的侵权
  • 3.3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侵权行为特点及与一般侵权的异同
  • 3.4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侵权行为的种类
  • 3.4.1 国家机关侵害个人信息行为和非国家机关侵害个人信息行为
  • 3.4.2 侵害敏感个人信息行为与侵害琐细个人信息行为
  • 3.4.3 特别法上侵害个人信息行为与一般侵害个人信息行为
  • 第4章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中侵权责任
  • 4.1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侵害的权利类型
  • 4.1.1 隐私权
  • 4.1.2 信息自决权
  • 4.1.3 生活安宁权
  • 4.2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中侵权责任界定
  • 4.2.1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中侵权的归责原则
  • 4.2.2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中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 4.2.3 免责事由
  • 4.2.4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中侵权的责任形式
  • 4.2.5 公民个人信息侵权责任和国家赔偿法责任的比较
  • 4.3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侵权责任的立法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中的“情节”不应拘泥于数量标准[J].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6(05)
    • [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属性及对刑罚边界的影响[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 [3].大数据背景下的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35)
    • [4].浅谈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J]. 法制博览 2019(36)
    • [5].“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界定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4)
    • [6].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02)
    • [7].浅析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法理缺陷及完善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20(06)
    • [8].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04)
    • [9].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适用疑难问题探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07)
    • [10].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价值选择与认定[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1].常州天宁摧毁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团伙[J]. 中国防伪报道 2019(12)
    • [12].宜昌打掉一非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团伙[J]. 中国防伪报道 2019(12)
    • [13].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行踪轨迹信息的认定[J]. 中国检察官 2020(02)
    • [14].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实证分析[J]. 中国检察官 2020(04)
    • [15].浅析抗“疫”期间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J]. 法制与社会 2020(08)
    • [16].网络空间中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J]. 传播与版权 2020(03)
    • [17].我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知行铜仁 2020(01)
    • [18].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8)
    • [19].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认定难点问题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20(14)
    • [20].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死亡如何定性[J]. 互联网天地 2020(05)
    • [21].论大数据背景下公民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J]. 对外经贸 2020(05)
    • [22].四川破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J]. 中国防伪报道 2020(04)
    • [23].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18)
    • [24].公民个人信息的司法内涵[J]. 人民司法 2020(02)
    • [25].论公民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6].互联网企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0(03)
    • [27].数字[J]. 保密工作 2020(06)
    • [28].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连续犯、跨越犯如何定罪量刑——以A先生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8.1万条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20(20)
    • [29].渑池公安打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J]. 中国防伪报道 2020(06)
    • [30].编者按[J]. 中国防伪报道 2020(06)

    标签:;  ;  ;  ;  

    公民个人信息管理中的侵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