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醚取代的不对称双层酞菁铕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二聚超分子体系的研究

冠醚取代的不对称双层酞菁铕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二聚超分子体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酞菁是类似于自然界中存在的卟啉的,由四个苯并吡咯单元组成的芳香大环。它含有18个离域于交替的碳和氮原子的π电子。由于这种电子离域作用,酞菁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使这种化合物可以应用于材料化学的各个领域。自从1936年第一个三明治型稀土酞菁配合物诞生以来,形形色色的三明治型稀土酞菁配合物被合成出来并加以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具有高度三维共轭结构的对称的和不对称的二层或三层三明治型(sandwich-type)稀土或钛、锆、铪、钍、镤、铀、镎、镅、铋、锡、铟金属的卟啉、酞菁配合物吸引着人们越来越浓厚的研究兴趣。此类配合物显示出的非同寻常的光、电、磁性质和作为新型分子导体(Molecular Conductor)、分子半导体(Molecular semiconductor)、分子磁体(MolecularMagnetic)、分子电子元器件(Molecular Electronics)、光限制(Optical Limitation)、非线性光学(NLO)、气体传感(Gas Sensor)、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c)、光电转换(Opti-Electronic Transformation)和液晶(Liquid Crystal)等功能材料的巨大潜力激起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研究热情。 为了深入的研究三明治型配合物大环配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不对称的双层稀土酞菁配合物和混杂的稀土卟啉酞(萘)菁配合物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一直以来,合成含有两种不同取代基的不对称双层酞菁配合物M(Pc’)(Pc”)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是将两种不同配体和以重金属盐混合反应,这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在分离不同种类双层酞菁时存在很大困难。第二种合成方法是在乙酰丙酮盐Ln(Pc”)(acac)3·nH2O的存在下缩合两种不同的酞菁锂H2/Li2(Pc’)和H2/Li2(Pc”)形成不对称的Ln(Pc’)(Pc”)。正如预想的一样,会有副产物对称双层配合物Ln(Pc’)2,Ln(Pc”)2生成。第三种方法是以单层酞菁M(Pc’)(acac)为模板,用DBU诱导配体四聚从而得到目标产物。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合成了一系列冠醚取代的双层不对称酞菁。包括含有一个,两个(邻位和对位),三个和四个冠醚取代的双层不对称酞菁。其中两个及三个冠醚取代的酞菁是由本课题组首次合成并分离的。所有新制备的双层铕酞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酞菁结构、性质和应用
  • 第三节 酞菁的合成
  • 第四节 冠醚取代酞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冠醚取代的不对称双层酞菁铕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二聚超分子体系的研究
  • 第一节 配合物的合成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植根深远的冠醚化学[J]. 化学工程师 2017(11)
    • [2].新型冠醚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9(03)
    • [3].4-硝基苯并-15-冠醚-5液液萃取分离锂同位素[J]. 盐湖研究 2019(03)
    • [4].富马酰基桥联双冠醚的晶体结构及其对金属离子的选择键合[J]. 化学试剂 2016(05)
    • [5].新型功能化桥链双冠醚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6].C_(18)柱串联冠醚手性柱高效分离3种芳香族氨基酸对映体[J]. 分析化学 2017(03)
    • [7].两种臂式荧光氮杂冠醚化学传感器[J]. 化学学报 2011(19)
    • [8].三类双取代氮杂冠醚配合物的概述[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17)
    • [9].提篮型杯[4]芳烃冠醚的合成及其对铯离子络合性能的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1(04)
    • [10].基于冠醚的离子识别响应型智能材料研究新进展[J]. 化工学报 2013(01)
    • [11].手性冠醚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浙江化工 2013(05)
    • [12].基于冠醚衍生物的索烃化学[J]. 有机化学 2012(12)
    • [13].六氮杂大环双核镍冠醚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2011(02)
    • [14].氮杂金属冠醚[J]. 化学进展 2008(11)
    • [15].杯芳冠醚衍生物的发展与应用[J]. 江西化工 2019(02)
    • [16].新型硫氮杂冠醚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 化学试剂 2012(03)
    • [17].新型水溶性杯[4]-1,3-氮杂冠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J]. 合成化学 2010(04)
    • [18].超价碘(Ⅲ)烷·冠醚超分子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消费导刊 2008(04)
    • [19].4个氮支套索冠醚的铕(Ⅲ)、铽(Ⅲ)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20].水溶性冠醚主体分子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7(02)
    • [21].一种冠醚的热稳定性分析[J]. 广东化工 2013(23)
    • [22].含酰胺基和酯基的新型杯[4]冠醚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能力[J]. 化学研究 2012(03)
    • [23].基于冠醚环化二硫纶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J]. 合成化学 2016(01)
    • [24].基于联萘酚的手性冠醚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J]. 化学研究 2011(06)
    • [25].金属冠醚的合成进展[J]. 有机化学 2008(05)
    • [26].一锅法合成含两种桥联链的杯[4]双冠醚和双杯[4]冠醚[J]. 有机化学 2012(01)
    • [27].含吡啶杂环硫氮杂冠醚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 化学试剂 2013(07)
    • [28].质谱法研究气相中18-冠醚-6与氨基酸的非共价相互作用[J]. 分析化学 2018(02)
    • [29].三蝶烯双冠醚钳形主体与客体的选择性识别研究[J]. 分子科学学报 2018(03)
    • [30].新型冠醚及其超分子配合物研究的新进展[J]. 应用化工 2014(04)

    标签:;  ;  ;  ;  

    冠醚取代的不对称双层酞菁铕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二聚超分子体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