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情境中心理疲劳的性质、原因及应对

运动情境中心理疲劳的性质、原因及应对

论文题目: 运动情境中心理疲劳的性质、原因及应对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运动心理学

作者: 刘方琳

导师: 张力为

关键词: 心理疲劳,工作倦怠,心理耗竭,质的研究,运动员,教练员

文献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心理疲劳是运动情境下两大主体(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比赛/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普遍且较为严重的现象,已影响到运动成绩的提高和比赛胜利的获得,要预防及干预其发生作用应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系统工程。与问题严重性相比,运动员与教练员应对心理疲劳的方法手段常基于原始经验的理解和判断,缺乏理论的科学指导。这与目前运动心理学界对此问题研究时所遇困难及相关权威理论尚未确立有关。选择对运动情境中心理疲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价值。本研究包括1次预备性研究和2次正式研究。这3个系列研究分别对16个运动员(12个刚退役优秀运动员和4个在役国家队运动员)和13个资深教练员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并对访谈所得资料进行分层内容分析(Patton, 1980),自下而上归纳出被访者所表述心理疲劳有关的表现特征、影响因素、应对方法及应对资源,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结果:第一,系列研究中被访者呈现的心理疲劳在表现(消极认知、负性情绪、调动不能、行为表现、身体反应等5个维度)及影响因素(内源性和外源性压力2个维度)上具有内部规律的一致性。第二,“心理疲劳”与助人行业领域的“工作倦怠”及运动领域的“心理耗竭”有明显区别,它可能与生理疲劳一样,具有适应性心理机能改造的功能,从而使人们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各种压力。第三,心理疲劳更多地是源于过大身体负荷以外的其他因素,包括自我高定位、对社会评价敏感等内源性压力,或者缺乏社会支持、职业高风险等外源性压力。第四,相同压力情境中心理疲劳的产生具有很大个体差异性。个性特点及认知风格等因素对心理疲劳的产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第五,心理疲劳产生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心理疲劳可感觉阈限。第六,在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尝试着对“心理疲劳”概念进行如下界定:心理疲劳是人们在应对内源性压力和外源性压力时,心理资源及生理资源被不断消耗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时所出现的一种心理机能下降,即心理机能不能维持原有心理活动水平的现象,具体可表现在情绪维度、认知维度、动力维度和生理维度的改变上。第七,心理疲劳的发展如果最后没有得到遏制,则最终将导致“工作倦怠”或“心理耗竭”产生。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1 问题来源

2 文献分析

2.1 助人行业领域

2.1.1 核心概念:工作倦怠

2.1.2 三个模型

2.1.2.1 Maslach 的三维度模型

2.1.2.2 Pines 的倦怠理论

2.1.2.3 Shirom-Melamed 的工作倦怠模型

2.2 竞技运动领域

2.2.1 核心概念:心理耗竭

2.2.2 四个模型

2.2.2.1 Smith 的压力模型

2.2.2.2 Raedeke 的投入模式

2.2.2.3 Coakley 的授权模式

2.2.2.4 Golembiewski 的动态阶段模型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切入点的确定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1 质的研究范式

3.2.2 研究方法选择

3.2.3 本研究的效度

3.3 研究过程的设计

4 预研究:12 位刚退役优秀运动员的半结构化访谈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访者情况

4.2.2 访谈指导和访谈提纲

4.2.3 材料的收集

4.2.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什么是心理疲劳

4.3.2 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

4.3.3 心理疲劳的表现

4.3.4 心理疲劳的干预和消除

5 研究一:4 位在役国家队运动员的半结构化访谈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访者情况

5.2.2 访谈指导和访谈提纲

5.2.3 材料的收集

5.2.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心理疲劳的表现特征

5.3.1.1 消极认知反应

5.3.1.2 疲惫感和负性情绪体验

5.3.1.3 调动不能

5.3.1.4 行为表现

5.3.1.5 身体反应

5.3.2 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

5.3.2.1 内源性压力

5.3.2.2 外源性压力

5.3.3 心理疲劳的应对及应对资源

5.3.3.1 消极应对

5.3.3.2 积极认知调节

5.3.3.3 情绪宣泄

5.3.3.4 行为应对

5.3.3.5 积极应对资源

6 研究二:13 位资深教练员的半结构化访谈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方法

6.2.1 被访者情况

6.2.2 访谈指导和访谈提纲

6.2.3 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6.3 研究结果

6.3.1 心理疲劳的表现特征

6.3.1.1 消极认知反应

6.3.1.2 疲惫感和负性情绪体验

6.3.1.3 调动不能

6.3.1.4 行为表现

6.3.1.5 身体反应

6.3.2 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

6.3.2.1 内源性压力

6.3.2.2 外源性压力

6.3.3 心理疲劳的应对及应对资源

6.3.3.1 积极认知调节

6.3.3.2 行为应对

6.3.3.3 积极应对资源

7 总的讨论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7.3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预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2:研究一访谈提纲

附录3:研究二访谈提纲

发布时间: 2007-12-27

参考文献

  • [1].轮椅篮球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成因分析[D]. 杨论.西安体育学院2013
  • [2].运动性心理疲劳对运动员选择性注意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小艳.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 [3].专业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与赛前情绪关系研究[D]. 刘娟娟.河南大学2018
  • [4].我国板球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特点分析[D]. 任英剑.沈阳体育学院2012
  • [5].音乐放松对举重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恢复的实验研究[D]. 李剑锋.成都体育学院2015
  • [6].不同程度运动性心理疲劳心率变异性与脑电图特征[D]. 马群.北京体育大学2009
  • [7].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女子散打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干预研究[D]. 任丽莎.上海体育学院2015
  • [8].四川省举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监测与恢复研究[D]. 龙望春.成都体育学院2014
  • [9].残疾人体育志愿者心理耗竭成因和对策[D]. 徐敏.福建师范大学2015
  • [10].健身气功·易筋经对散打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恢复效果的探究[D]. 褚红军.上海体育学院2014

相关论文

  • [1].莫达非尼对48小时睡眠剥夺下认知和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D]. 林晓霞.第四军医大学2007
  • [2].社会赞许、任务难度对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关系的影响[D]. 陈红花.北京体育大学2006
  • [3].四种方法测量的身体意象与整体自尊、生活满意感的关系[D]. 陈荔.北京体育大学2005
  • [4].身体锻炼—认知功能中介模型的构建及其检验[D]. 高旭.北京体育大学2006
  • [5].广东省二线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特点与三个心理因素的研究[D]. 孙虹.北京体育大学2005
  • [6].运动员内隐自信的探索[D]. 赵开强.北京体育大学2004
  • [7].山西省运动员心理耗竭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伟.山西大学2006
  • [8].青少年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D]. 何玲.北京体育大学2002
  • [9].不同锻炼方式对特殊人群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D]. 张立敏.北京体育大学2003
  • [10].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量表的研制[D]. 晏宁.北京体育大学2003

标签:;  ;  ;  ;  ;  ;  

运动情境中心理疲劳的性质、原因及应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