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罕见小儿先天性颏下皮瘘1例

临床罕见小儿先天性颏下皮瘘1例

杜忠洪严珍(红安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湖北红安438400)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颏下皮瘘

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5岁,自出生发现颏部一隆起无痛性皮赘伴间断溢液入院,入院查体颏部可见1.0*1.0cm大小包块,呈开口状,有蛋清样液体溢出,质软,边界清,活动可,颌下及颏下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B超提示颌下可见0.3*0.6cm低回声,后方见0.6*0.2cm暗区,暗区与低回声间可见0.2cm通道,与甲状腺及颌下腺无明显关系,提示:颌下囊性包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行手术治疗。术中沿颏部包块周围0.3cm出作横向梭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行锐钝性分离,沿窦道口分离至口底,可见长约4cm条索状窦道,直至下颌骨中点下缘,可见其下方有一大约2.0*2.0cm大小囊性包块,与周围肌肉少许粘连,未穿通口底,术后病理结果为口底颏部:粘液囊肿。

附病理图片:

讨论

1.颏下皮瘘是口腔颌面部的感染在颏部皮肤表现得一种症状[1]。它突出于皮肤表面,有少量分泌物从增生的肉芽组织中流出,在口腔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患者自出生颏部就出现瘘道,临床上比较少见。起初考虑为甲状舌骨瘘,检查时包块并未出现明显伴吞咽及伸舌等动作而移动。术中沿瘘道分离包块至口底,考虑为口底皮样囊肿,病理结果提示粘液囊肿。

2.临床上形成瘘或窦有很多病因,有不同的特点

①甲状舌骨瘘:可发生于颈部中线自舌盲孔至甲状软骨平面的任何部位,舌骨上下部多见。肿物直径一般为2~3cm大小,圆形、质软,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位于舌骨以下的囊肿,可在舌骨体与囊肿之间触及坚韧的条索状物与舌骨体粘连,并可随吞咽及伸舌等动作而移动;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如位于舌盲孔附近,可使舌根肿胀,出现吞咽、语言、呼吸障碍;如果囊肿感染破溃,或由于误诊为脓肿行切开引流,则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瘘管称“甲状舌管瘘”[2]。瘘口常有少量粘液或脓液流出。

②冠周炎伴颊瘘:第三磨牙冠周炎常向磨牙后区扩散,形成骨膜下脓肿,脓肿向外穿破,在咬肌前缘与颊肌后缘之间的薄弱处发生皮下脓肿.,当穿破皮肤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

③牙源性瘘:大多数由牙髓坏疽而来,一部分因急性根周炎未经彻底治疗而转成的。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患牙根尖区唇、颊侧牙龈可见瘘孔。根尖周炎的自然引流途径炎症穿过骨髓腔、骨膜、粘膜或皮肤向外引流的途径大致有四条:①由于唇颊侧的骨壁较薄,大多数患者在唇颊侧根尖区形成粘膜瘘管。②少数患者通过皮肤形成瘘管,如下切牙的颏瘘、尖牙的面瘘、下颌磨牙的颊瘘。③少数上颌后牙穿过上颌窦壁进入上颌窦。④极少数可进入鼻底形成鼻底脓肿[3]。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根尖肉芽钟,根尖囊肿存在的相互转化的机理。一般牙源性皮瘘,窦道口反复流脓,迁延不愈,有时窦道口可自行封闭[4]。

④涎瘘:是指涎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向面颊部皮肤表面。腮腺是常见部位,损伤是主要原因,手术损伤也可导致涎瘘的发生;化脓性感染或其他疾病也可能破坏腺体或导管而产生涎瘘。特点是瘘口处可见清亮涎液流出,进食、咀嚼时,涎液流出量显著增加。

⑤异物形成瘘道:异物在口腔内残留一段时间后,发生继发感染而形成窦道。临床上常因外伤造成口内异物残留,继发感染后可在面颈部皮肤形成经久不愈合的异物行窦道。在临床工作中出现一例由于钛板排斥反应形成窦道,患者因外伤致下颌骨骨折,行“钛板内固定术后半年”,形成窦道,考虑个人特殊体质原因所致。取出钛板后窦道口愈合。

⑥第一腮裂瘘:是第一腮裂上皮退化不全发展而成,一般位于耳前或耳下。

⑦第二鳃裂囊肿和瘘:大多有第二鳃裂或第二鳃囊闭合不合所引起,胚胎时第二鳃弓迅速发育向尾端伸长覆盖第三、四鳃弓和二、三、四鳃沟,第三鳃弓形成颈动脉鞘,导致了第二鳃裂囊肿和瘘与颈鞘内的颈内、外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等重要结构的复杂关系。

⑧特异性感染所致的窦道:颌面部特异性感染所致的窦道主要继发于淋巴结核、颌骨结核以及放线菌病。颈部淋巴结核,分泌物混有干酪样碎屑的稀薄脓液;颌骨结核患者常有结核病史,窦道口周围有时存在潜掘性溃疡;放线菌病好发于腮腺咀嚼和颈上部,其皮肤表面常存在多个窦道开口,开口间存在皮下隧道,其周围皮肤发红或呈紫色,脓液中含有“硫黄颗粒”[5]。

⑨骨源性皮瘘:大多由放射性或化脓性骨髓炎引起,在相应的部位长期流脓。

3.颏下皮瘘的原因主要有:⑴牙源性感染;⑵骨源性感染;⑶特异性感染;⑷先天性皮瘘,只要找出发生皮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皮瘘是可以治愈的。

参考文献

[1]口腔颌面外科学|邱蔚六.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1980.55.

[2]口腔颌面外科学|邱蔚六.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239.

[3]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182.

[4]颌面部皮瘘误诊误治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15(5);389.

[5]口腔疾病鉴别诊断学|张国志,赵怡芳编著.贵阳科技出版社,1992.9.

标签:;  ;  ;  

临床罕见小儿先天性颏下皮瘘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