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抢劫正当防卫问题研究 ——骆某某故意伤害案分析

事后抢劫正当防卫问题研究 ——骆某某故意伤害案分析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暴力犯罪呈现出年龄低龄化、手段多样化、情况复杂化的态势。而犯盗窃、诈骗、抢夺后,为毁灭罪证、窝藏赃物、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犯罪不断增多,严重损害了我国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治安。在司法实践中事后抢劫的情况复杂,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到何种程度才可以转化为抢劫,何为“当场”,即事后抢劫的前提条件也是我国刑法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同时,公民面对如此严重、复杂的犯罪,如何进行有效的正当防卫,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了公民的特殊防卫权,赋予公民对正在进行的抢劫行为可以实施正当防卫,造成损害后果的,防卫人不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是否无条件的适用于事后抢劫,如果不是,则针对事后抢劫的正当防卫又有何特殊条件,这一系列的问题不管是在刑法理论上还是司法实践中都是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骆某某的故意伤害案,结合法理,分析了四个争议问题和分析意见。一是先前被盗财物达不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是否以先前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成立事后抢劫,二是盗窃行为完成后逃离现场一段距离后,是否应认定为“当场”,三是对正在进行的事后抢劫是否可无条件适用特殊防卫权,四是对正在进行的事后抢劫的一般正当防卫是否有限制。通过对相关学说的介绍,分析对比了当下的各种学说观点,详细论述了事后抢劫的前提条件、事后抢劫的当场性认定和事后抢劫正当防卫的特殊性,尤其是对事后抢劫适用特殊防卫的条件、事后抢劫一般正当防卫的防卫时间、防卫意识、防卫限度、防卫客体、防卫起因的特殊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最后再从该案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前文已经论述的刑法理论得出结论,认为本案中被害人李某某的盗窃行为符合事后抢劫的前提条件,李某某实施暴力抗拒抓捕的现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9条中规定的“当场”,对李某某的不法侵害,骆某某不享有我国新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特殊防卫权,但有一般防卫权,骆某某用刀捅李某某的行为不成立正当防卫,是防卫不适时,构成故意伤害罪。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案由
  • 二、案情
  • 三、争议焦点及分歧意见
  • (一) 先前被盗财物达不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是否以先前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成立事后抢劫
  • (二) 盗窃行为完成后逃离现场一段距离后,是否应认定为“当场”
  • (三) 对正在进行的事后抢劫是否可无条件适用特殊防卫权
  • (四) 对正在进行的事后抢劫的一般正当防卫是否有限制
  • 四、法理分析
  • (一) 事后抢劫的前提条件
  • 1. 相关学说介绍
  • 2. 观点评析
  • (二) 事后抢劫的当场性认定
  • 1. 相关学说介绍
  • 2. 观点评析
  • (三) 事后抢劫正当防卫的特殊性
  • 1. 特殊防卫权性质的界定
  • 2. 特殊防卫权的适用条件
  • 3. 事后抢劫一般正当防卫的特殊性
  • 五、研究结论
  • (一) 本案被害人李某某的盗窃行为符合事后抢劫的前提条件
  • (二) 本案中李某某实施暴力抗拒抓捕的现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9 条中规定的“当场”
  • (三) 对李某某的不法侵害,骆某某不享有我国刑法第20 条第3 款规定的特殊防卫权,但有一般防卫权
  • (四) 骆某某用刀捅李某某的行为不成立正当防卫,是防卫不适时,构成故意伤害罪
  • 1. 主观方面
  • 2. 客观方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中国刑法中的特别防卫权的认识[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6)
    • [2].我国警察防卫权法律规制研究[J].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0(03)
    • [3].无限防卫权的现状成因分析与理论反思[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2)
    • [4].论无限防卫权制度[J]. 法制博览 2019(16)
    • [5].刑法视域下警察防卫权正当行使之探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6].我国警察防卫权法律规范的不足及完善[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S2)
    • [7].浅论我国刑法中的无限防卫权[J]. 法制与社会 2016(22)
    • [8].浅议警察防卫权[J]. 法制博览 2016(28)
    • [9].对无限防卫权的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5(03)
    • [10].正当防卫限度与“无限防卫权”的理性分析[J]. 法制博览 2015(23)
    • [11].暴恐背景下警察防卫权研究——以“弗格森骚乱”为视角[J]. 宁夏社会科学 2015(05)
    • [12].论特殊防卫权必要限度[J]. 神州 2012(28)
    • [13].试论警察防卫权与公民防卫权的联系和区别[J]. 魅力中国 2010(12)
    • [14].宪法视野下的特殊防卫权及其应用[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3(03)
    • [15].浅析特殊防卫权之适用[J].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3)
    • [16].论特别防卫权中的“行凶”[J]. 法制与社会 2018(30)
    • [17].浅谈无限度防卫权的法律适用问题[J]. 法制博览 2017(04)
    • [18].防空识别区:沿海国家有限防卫权对天空自由的限制[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6)
    • [19].浅议警察防卫权[J]. 法制博览 2016(18)
    • [20].特别防卫权的规范解释与滥用责任[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3(06)
    • [21].特殊防卫权相关问题浅析[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6)
    • [22].特殊防卫权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4)
    • [23].对我国无限防卫权刑事立法化的质疑[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8)
    • [24].略论我国警察防卫权设定的必要性——以警察防卫权属性为视角[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11)
    • [25].关于我国公民私人领地拥有无限防卫权利的立法思考[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6)
    • [26].浅谈无限防卫权[J]. 才智 2012(02)
    • [27].论设立特殊防卫权的立法价值及利弊[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3)
    • [28].论特殊防卫权的立法完善[J]. 企业导报 2012(10)
    • [29].警察防卫权性质浅析[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1(01)
    • [30].论无限防卫权[J]. 才智 2011(03)

    标签:;  ;  ;  

    事后抢劫正当防卫问题研究 ——骆某某故意伤害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