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逃,无处可逃 ——《兔子,跑吧》中“兔子”逃跑的心理和客观因素分析

哪里逃,无处可逃 ——《兔子,跑吧》中“兔子”逃跑的心理和客观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在四十余年的文学生涯中,他笔耕不辍,殚精竭虑,出版了包括小说、故事集、诗集、评论等在内的四十余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同时几乎获得了美国国内所有的文学奖项,因而成为当代美国文坛最为高产,造诣最为突出的作家之一。《兔子,跑吧》是他的第二部小说,也是厄普代克的代表作“兔子四部曲”的第一部。小说发生的背景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一个小城市,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哈里,绰号“兔子”的中产阶级青年,出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怀孕又酗酒的妻子,杂乱的房间,岳母的偏见,乏味却几乎很难糊口的工作,用逃跑的方式努力挣脱社会束缚去追寻内心自由理想的故事。但是兔子从来就没有摆脱现实的束缚,他的逃跑只能是在社会、生活的重压之下的一种无奈的选择。“逃跑”是兔子唯一能够采取的与现实进行对抗的方式。本文从心理的、及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入手,对于主人公“兔子”的逃跑行为,及其注定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文章共分成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作者厄普代克在美国当代文坛的地位、其主要作品以及《兔子,跑吧》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并简单说明本文的研究重点和意义。第二部分依据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对这部小说从心理分析角度进行解读,从“兔子”的人格结构出发,对其形象以及行为进行分析,探讨其悲剧的成因。第三部分从故事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探讨主人公“兔子”逃跑及其失败的客观因素。其中包括:1.上世纪五十年代战后的经济繁荣及其对于社会成员心理和精神的影响。2.婚姻和家庭在基督教教义中的神圣意义及其对于主人公“兔子”的家庭观念的影响。家庭的神圣意义和作为丈夫的责任感深深存在于笃信基督教的“兔子”的潜意识中。3.关于当代美国社会的文化影响,其中包括:美国梦、性革命、完美家庭等因素对于“兔子”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小说中作者厄普代克使用的隐喻,例如“兔子”自身,“水”,“花园”等,进而探讨了作者的写作意义以及“兔子”注定的无路可逃。第五部分是结论,主人公“兔子”几次逃离,又都无奈的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兔子”在婚姻和家庭之外坚持着自己对于理想和自由的追求。但是其心理的和客观的种种因素使得这种追求只能是一种注定的失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The Psychoanalysis of Rabbit's Running Behaviors
  • 1.1 The Personality Theory
  • 1.1.1 The Elements of the Personality—Id, Ego and Superego
  • 1.1.2 The Interaction among Id, Ego, and Superego
  • 1.2 The Development of Rabbit's Running Behavior
  • 1.2.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ality
  • 1.2.2 Psychoanalysis of Rabbit'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 Chapter 2 External Influences on Rabbit's Escape
  • 2.1 Social Realities
  • 2.1.1 Economic Boom and Its Impact on Human Spirit
  • 2.1.2 The Social Nets
  • 2.2 Religious Influence
  • 2.2.1 Religious Influence on John Updike
  • 2.2.2 Rabbit's Pursuit for Religion
  • 2.3 Cultural Influences
  • 2.3.1 American Dream
  • 2.3.2 The Impact of Sexual Revolution on Rabbit
  • 2.3.3 The Impact of the "Cultural Ideal" on Rabbit's Idea of Family
  • Chapter 3 Images Employed in Rabbit, Run
  • 3.1 Rabbit's Image
  • 3.2 Other Images in the Novel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哪里逃,无处可逃 ——《兔子,跑吧》中“兔子”逃跑的心理和客观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