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包括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及监测等全过程。社会经济环境背景不断变化,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机遇稍纵即逝,市场机制在土地市场运作及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加强,单纯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要素和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强。规划的本质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缓解和抵消。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应该具有应对不确定因素的能力。但在实践中规划编制是对未来的预期,而规划实施则是面对现实,客观存在未来与现实的矛盾,其中错综复杂的因素也难以准确预计。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作为实施和落实土地利用规划的手段,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由于政府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作为制定与实施政策的地方政府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和自身利益,在规划管理上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函数不一致的情况,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政府寻租行为和腐败等现象的产生,出现政府失灵,给规划实施带来不确定性。在市场与政府双重作用的影响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根据问题研究的要求,收集、整理相关研究文献资料,依据必要的理论支撑开展系统研究,从土地资源配置模式和规划本质着手,对其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及其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有其自身的缺陷,往往会出现市场失灵,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需要适度的政府干预,土地利用规划是政府制定的用来纠正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但政府失灵同样会造成规划失效,只有政府和市场协同合作才能更好的降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负面影响,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不确定性。本文指出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并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在此研究基础上,尝试构建基于不确定性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弹性-滚动-监测”模式,系统阐述“弹性-滚动-监测”规划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和实施保障机制。在规划编制时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设立弹性指标,划定土地用途弹性分区。在规划实施阶段对规划期与规划指标适时进行滚动调整。在跟踪监测阶段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及时反馈。所构建的“弹性-滚动-监测”规划管理模式的实施保障机制包括市场激励机制、计划约束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这是模式运行实施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过程中引入市场激励机制对用地指标进行市场化管理,增强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应对能力;引入计划约束机制规范政府自由裁量权,减少腐败和政府失灵;在规划管理的全过程中贯穿公众参与机制与信息反馈机制,对规划制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做出调整,从而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最后以盐城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对盐城市上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不同阶段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运用“弹性-滚动-监测”规划管理模式,提出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目的1.2.2 研究意义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3.1 研究内容1.3.2 研究方法1.4 技术路线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 文献综述2.1 关于不确定性研究2.2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研究2.3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模式研究2.4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研究第3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3.1 基本概念界定3.1.1 不确定性概念3.1.2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概念3.1.3 土地资源配置概念3.2 理论基础3.2.1 不确定性理论3.2.2 人地关系理论3.2.3 博弈论3.2.4 委托—代理理论第4章 土地资源配置模式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市场与政府的作用4.1 不同经济制度下土地资源配置模式4.1.1 经济制度与土地资源配置模式4.1.2 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模式4.1.3 土地资源计划配置模式4.2 规划本质与土地利用规划及其特性和作用4.2.1 规划本质4.2.2 土地利用规划的特性和作用4.3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4.3.1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的市场机制4.3.2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的政府干预4.3.3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市场与政府的协同管理4.4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4.4.1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的政府裁量权4.4.2 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第5章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影响分析5.1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观念的转变: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5.2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分类5.3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不确定性因素的特性5.4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不同阶段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分析5.5.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应对措施5.5.1 建立应对复杂多变外界环境的弹性规划制度5.5.2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审批法制化建设5.5.3 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主体的执行力5.5.4 充分运用及时监测反馈信息的技术手段第6章 基于不确定性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模式构建6.1 现有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6.2 "弹性—滚动—监测"规划管理模式的构建6.2.1 构建原则6.2.2 模式构建6.3 "弹性—滚动—监测"规划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6.3.1 编制弹性规划6.3.2 实施滚动调整6.3.3 开展动态监测6.4 "弹性—滚动—监测"规划管理模式的实施保障机制6.4.1 市场激励机制:指标管理的市场化6.4.2 计划约束机制:规范政府自由裁量权6.4.3 公众参与机制:提高规划可操作性6.4.4 信息反馈机制:规划现势性的保证第7章 实证研究—以盐城市为例7.1 研究区概况7.2 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7.3 本轮规划控制指标7.4 上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7.4.1 规划背景变化7.4.2 基础数据失真7.4.3 规划指标偏差7.4.4 规划刚性过强7.5 规划管理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对策7.5.1 编制土地利用弹性规划7.5.2 规划实施中实行滚动调整7.5.3 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7.5.4 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调节的协同作用7.5.5 切实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程度第8章 结论与建议8.1 结论8.2 建议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论文; 不确定性论文; 模式论文; 实施保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