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城市化研究

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城市化研究

论文摘要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城市处于传统社会的笼罩下,虽然明清已经出现了少数工商业城市,且在江南少数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然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却并未起步。中国城市化的起步是与中国近代社会一起启动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社会,中国的现代化却并未开始,城市化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的商业贸易中开始起步,商业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化的动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现代化开始起步,随着租界的建立和不断扩大,西方的市政文明涌入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展和列强在中国不断扩大的投资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到甲午战后,中国出现全面城市化的迹象,其根源在于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开矿设厂权利的获得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商业逐渐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化的成果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租界是城市化的典型。尽管这一时期中国人已经开始了零星的摸索,但从总体来讲,清末新政前中国的城市化是不自主的、被动的、畸形的。清末新政前中国的现代化是零星的、局部的,而清末新政是自上而下、全面的自主的改革。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的全面起步,中国城市化开始了自主前行,其根源在于民族危机下中国人思想的转变。新政中工业、商业、路政等一系列政策直接推动过了城市化的进程。19世纪末开始酝酿的自开商埠,在新政中得以大力推行。宁波模式和自营通商场成为自开商埠的有效借鉴,自开商埠大大推动了商埠城市近代经济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这一时期,城市的职能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度。商会、地方自治和巡警等新式机构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代市政建设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开展。新政中的政策赋予了士绅、民族资产阶级和新式知识分子参与到城市生活中的政治机会,工商业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他们依靠众多社团积极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与政府形成互动,市民社会初现端倪。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后,城市工商业迅速发展起来,新式教育逐渐取代了传统教育,城市人口和规模不断扩大,开始了新型的市政建设,商会等市民团体建立起来并在城市生活中发挥作用,逐渐实现了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城市向近代新型工商业城市的转变,成为了济南城市发展的新起点,是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典型。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和现代化的道路是一体的,城市化在现代化的进程发挥着龙头作用,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也推动了城市化道路的开展。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全面启动,也是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全面启动。在中国城市化从被动、畸形到自主、全面的转变过程中,清政府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学术要点
  • 四、相关界定
  • 第一章 清末新政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 第一节 现代化、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 一、现代化定义
  • 二、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中国城市的回顾
  •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中国城市化的起步
  • 一、城市经济
  • 二、城市人口
  • 三、城市地域
  • 四、市政建设
  • 第四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城市化
  • 一、新开口岸城市化进程——以天津为例
  • (一) 近代经济
  • (二) 城市人口
  • (三) 城市地域
  • (四) 市政建设
  • 二、原有通商口岸的发展扩大
  • (一) 近代城市经济
  • (二) 城市地域
  • (三) 城市人口
  • (四) 市政建设
  • 三、洋务运动与早期城市化
  • 第五节 甲午战后城市化进程
  • 一、城市地域
  • 二、近代城市经济
  • 三、市政的自主探索
  • 结语 清末新政前城市化的特点
  • 一、被迫性
  • 二、局部性和不平衡性
  • 三、畸形性
  • 第二章 清末新政全面启动中国早期城市化的政策措施
  • 第一节 清末新政的启动
  • 第二节 清末新政中的工商业政策
  •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的路政政策
  • 第四节 清末地方自治与城市化
  • 第五节 清末城市警察制度的确立
  • 第六节 清末自开商埠政策对城市化的推动
  • 结语
  •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城市化的成就
  • 第一节 清末城市功能的转变
  • 第二节 清末城市人口变迁
  •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与市民社会的孕育
  • 一、市民社会定义辨析
  • 二、清末新政中市民社会萌生的基础
  • (一) 清末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二) 清末振兴经济政策颁布
  • 三、清末新政中市民社会的具体体现
  • (一) 清末城市中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
  • (二) 清末市民社会的重要载体——商会与社团
  • (三) 清末市民社会中的市民群体
  • 第四节 清末新政建设中城市成就
  • 一、清末城市道路交通
  • 二、清末城市中的照明、电话
  • 三、清末城市中供水系统建设
  • (一) 供水系统初步改良
  • (二) 兴办自来水厂
  • 四、清末新政中的城市卫生
  • 五、清末城市中的博物馆、图书馆、博览会
  • (一) 博物馆
  • (二) 图书馆
  • (三) 博览会
  • 第四章 个案考察:从传统到现代——清末新政中济南的转变
  • 第一节 清末新政前的济南
  • 第二节 清末新政中的济南概况
  • 一、1901——1904 年的济南
  • 二、新的机遇——胶济铁路与济南开埠
  • 三、1904-1911 年济南近代经济
  • 第三节 缓慢的转型:清末新政中的济南城市化建设
  • 一、开埠后的济南人口
  • 二、清末新政中的济南市政建设
  • 三、清末济南市民社会的萌生
  • 四、清末新政与济南公共机构
  • (一) 教育机构
  • (二) 书店、报刊
  • (三) 图书馆、博物馆
  • 结语
  • 第五章 余论与反思
  • 第一节 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当前中国城市化问题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传统文化探究“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兼与“明治维新”之比较[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5(04)
    • [2].清末新政为何失败[J]. 人才资源开发 2017(05)
    • [3].浅谈清末新政 备战一轮复习[J]. 教学考试 2019(35)
    • [4].清末新政对知识分子的影响[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6(22)
    • [5].清末新政在高考历史中的考查角度初探[J]. 教学考试 2018(08)
    • [6].被忽略的历史教学细节——清末新政[J]. 教学考试 2018(35)
    • [7].清末新政中的军制改革与北洋军的前世[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21)
    • [8].清末新政中的司法改革[J]. 月读 2013(05)
    • [9].东北地区清末新政研究的新探索——《赵尔巽与清末奉天政局(1905—1907)》评介[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20(02)
    • [10].清末新政为何失败[J]. 领导文萃 2016(20)
    • [11].清末新政为何会失败[J]. 幸福 2017(16)
    • [12].清末新政与中国西部[J]. 近代中国 2008(00)
    • [13].对清末新政性质双重性的评析[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06)
    • [14].清末新政与清政府的垮台[J]. 文学界(理论版) 2010(08)
    • [15].清末新政与工艺教养机构之推广[J]. 清史研究 2020(01)
    • [16].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J]. 西部学刊 2019(03)
    • [17].清末新政的心路历程[J]. 海峡教育研究 2019(03)
    • [18].清末新政与上海因应[J]. 近代中国 2018(01)
    • [19].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清末新政(1901—1911)》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 2018(31)
    • [20].建国以来的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J]. 清史研究 2014(03)
    • [21].也谈清末新政的失败——与萧功秦先生商榷[J]. 书屋 2011(02)
    • [22].清末西藏新政法制史[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09)
    • [23].清末新政与满清政权的败亡[J]. 学习月刊 2011(19)
    • [24].浅析清末新政财政改革的影响[J]. 昌吉学院学报 2008(04)
    • [25].清末新政概述[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5(24)
    • [26].30年来清末新政边疆研究综述[J]. 东西南北 2018(12)
    • [27].清末新政是一柄双刃剑[J]. 近代中国 2009(00)
    • [28].清末民初的禁烟状况研究[J]. 才智 2014(21)
    • [29].清末新政与国内商品赛会[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 [30].清末新政为何未能挽救清王朝[J]. 时代人物 2013(10)

    标签:;  ;  ;  ;  

    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城市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