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五味子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论文摘要

首次报道了五味子细菌性溃疡病,根腐病在我国的发生;鉴定了细菌性溃疡病、根腐病和黑斑病三种病害的病原菌;详细描述了三种病害的症状及危害情况,对根腐病和黑斑病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细菌性溃疡病、根腐病和黑斑病进行了室内药剂筛选。五味子细菌性溃疡病。主要危害叶片,新叶多发病,老叶少发病。初期叶片背面特别是叶缘产生褐色小斑点,随着病原菌的发展,叶失水萎蔫,形成褐色坏死。叶缘开始向内卷曲,茎、枝条形成溃疡。严重时,似火烧状。从五味子不同发病部位分离到有致病性菌株四个(W1,W2,W3,W4),四个菌株菌体均为杆状,革兰氏反应阴性,周生鞭毛2根以上。发酵型,G+Cmol%为53.9%,36℃不能生长,5%NaCl能生长,从蔗糖产生还原物质,不能利用丙二酸盐,马铃薯不软腐,明胶不液化,不产生吲哚,产生三羟基丁酮,不产生卵磷脂酶,对红霉素敏感等特性,能从乳糖等11种碳水化合物产酸,不能从α-甲基-D-葡萄糖、菊糖、山梨糖醇、松三糖产酸,对照《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9th ed相关部分,将其鉴定为Erwinia sp.。五味子黑斑病。叶片发病一般先从叶尖及叶缘开始,叶片初期表现为针尖大小圆形黑色斑点,随后扩大为圆形至椭圆形具轮纹的黑色斑点,严重时,多数病斑相互愈合成为较大的不规则病斑,干燥时易脆裂,潮湿时病斑背面遍生黑色霉状物;果粒感病时,常于果面形成浅色失绿小点,渐扩展为病部向下凹陷的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覆盖大半个果面,种子外露,造成落果;茎上病斑初为椭圆形,褐色,后上下扩展,严重时早枯。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直立,直或屈膝状弯曲,大小为28.0~53.0×3.0~5.0μm。分生孢子卵圆形,椭圆形或粗倒棒形,单生,黄褐色,具横隔膜3~5个,纵、斜隔膜0~2个,分隔处略缢缩,孢身大小为10.4~30.0×7.8~18.0μm。无喙或具三角锥状喙,偶生柱状短喙,大小为5.0~12.0×2.0~3.5μm。与Alternaria属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照,将其鉴定为鹅掌揪链格孢Alternaria liriodendri T.Y.Zhang et J.Z.Zhang。五味子根腐病从根尖,根毛区或受伤的伤口处侵入,根部初期产生褐色病斑,严重时可扩展到茎节,导致部分或整个根部坏死腐烂,根皮脱落。地上部分开始出现萎蔫,早期时叶片在早晚可以恢复,后期叶片不可恢复,变黄脱落。病原菌产生两种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1~2个细胞,卵形至肾脏形,散生于菌丝间,大小为7~24×2~4.5μm:大型分生孢子在分生孢子座或粘分生孢子团内形成,纺锤形至镰刀形,弯曲或端直,基部有足细胞或近似足细胞,3~5个隔膜,3个隔膜的较多,大小为20.0~44.0×2.5~5.0μm,5个隔膜的较少,大小为35.0~60.0×3.5~5.0μm。与Fusarium属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照,将其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上述三种病害中,五味子细菌性溃疡病、根腐病国内外未见报道。因此,五味子是其相应病菌的新记录寄主。首次将五味子黑斑病的病原菌鉴定到种。采用含毒介质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12种抗生素对五味子细菌性溃疡病的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和抑菌圈直径。采用抑菌圈法对2种真菌性病害进行了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农用链霉素不仅抑菌效果明显,而且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也最低,农用链霉素应为五味子细菌性溃疡病田间药效试验的首选药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福美双、世高四种药剂对黑斑病和根腐病病原菌生长抑菌效果明显,建议作为田间药效试验的首选药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欧文氏菌属(Erwinia)引起的植物细菌病害的研究概况
  • 1.2 链格孢属(Alternaria)引起的黑斑病的研究概况
  • 1.3 镰刀菌属(Fusarium)引起的根腐病的研究概况
  • 1.4 五味子病害的研究概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五味子细菌性溃疡病
  • 2.1 病害症状
  • 2.2 病原菌鉴定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试验结果
  • 2.2.3 结论与讨论
  • 2.3 室内药剂筛选
  • 2.3.1 供试药剂
  • 2.3.2 供试菌株
  • 2.3.3 试验方法
  • 2.3.4 结果及分析
  • 3 五味子黑斑病
  • 3.1 病害症状
  • 3.2 五味子黑斑病的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室内药剂筛选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4 五味子根腐病
  • 4.1 病害症状
  • 4.2 五味子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室内药剂筛选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云南荞麦轮纹病的发生及病原菌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9)
    • [2].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3)
    • [3].云南省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软腐病病原菌鉴定[J]. 植物病理学报 2020(04)
    • [4].厚皮香枯梢病病原菌鉴定[J]. 植物保护 2020(04)
    • [5].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锈病的发生及病原菌鉴定初报[J]. 广西植保 2020(03)
    • [6].遮放镇西番莲果腐病的病原菌鉴定[J]. 南方农业 2020(05)
    • [7].红花黄萎病病原菌鉴定[J]. 植物保护 2017(01)
    • [8].紫果西番莲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6)
    • [9].小粒咖啡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田间抗病性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2)
    • [10].广西东南沿海生姜茎腐病病原菌鉴定[J].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3)
    • [11].贵州续随子立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15)
    • [12].辽宁省花生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2)
    • [13].铁皮石斛圆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防菌筛选[J]. 植物医生 2020(02)
    • [14].植物保护学报 2019年 第46卷 总目次[J]. 植物保护学报 2019(06)
    • [15].桑椹果腐病的病原菌鉴定[J]. 蚕业科学 2020(01)
    • [16].金边龙舌兰一种新病害的病原菌鉴定[J]. 广东农业科学 2008(12)
    • [17].栀子煤污病病原菌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J]. 中药材 2019(05)
    • [18].哈尔滨地区甘蓝黑根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11)
    • [19].槟榔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J]. 热带作物学报 2017(01)
    • [20].3例着色芽生菌病的临床分析及病原菌鉴定[J]. 中国热带医学 2010(09)
    • [21].杧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南方果树 2010(05)
    • [22].平菇锈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部分生理特性[J]. 北方园艺 2017(08)
    • [23].新疆榆树黄萎病病原菌鉴定[J]. 植物保护 2016(02)
    • [24].再力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9)
    • [25].湖南牡丹黑斑病的病原菌鉴定[J]. 湖南林业科技 2017(05)
    • [26].番木瓜黑斑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热带农业 2015(06)
    • [27].大连市银杏叶斑病病原菌鉴定[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28].豇豆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J]. 热带农业科学 2020(08)
    • [29].洋葱紫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 北方园艺 2016(23)
    • [30].金福菇真菌性病害种类调查及主要病原菌鉴定[J]. 食用菌 2017(05)

    标签:;  ;  ;  ;  

    五味子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