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痫剂诱导海马锥体神经元微丝表达及与缝隙连接通道关系的研究

致痫剂诱导海马锥体神经元微丝表达及与缝隙连接通道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微丝是细胞骨架的成分之一,主要由肌动蛋白组成。肌动蛋白与其结合蛋白相作用,在树突棘的形态学改变和突触的重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癫痫病灶的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发现癫痫患者病灶区的神经细胞以变性、坏死为主,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微丝不规则排列和缠绕,新的突触联系的形成,神经元的树突分支和棘突减少。微丝细胞骨架作为上述形态学变化的结构基础,在癫痫形成过程中起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与此同时,微丝的功能受到信号传导系统的修饰调节。缝隙连接作为细胞间唯一能直接交换物质和信息的通道,其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可对神经细胞微丝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神经元之间亦由缝隙连接形成电突触,参与了惊厥时神经元同步放电的过程,在癫痫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尚未见致痫剂对微丝表达的影响,及缝隙连接对微丝表达作用的报道。本实验旨在了解致痫剂如:青霉素、马桑内酯、荷包牡丹碱对海马锥体神经元细胞骨架微丝肌动蛋白F-actin的影响,探讨该表达与神经元缝隙连接通道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癫痫发病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神经元βⅢ-Tubulin微管蛋白进行神经元的鉴定,于培养五天神经元生长良好时,将培养五天的神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发育变化[J].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8(08)
    • [2].电场作用下海马锥体神经元等效应建模[J].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9(04)
    • [3].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08)
    • [4].异丙酚对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膜特性和突触后电流的影响[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03)
    • [5].氯胺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瞬间外向钾电流的抑制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2)
    • [6].BK8644对河豚毒素引起的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AMPA受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频率和幅度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05)
    • [7].异丙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低电压激活钙电流的抑制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2)
    • [8].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的急性分离方法[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08)
    • [9].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与癫痫发生[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03)
    • [10].海马锥体神经元细胞外动作电位的仿真[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1(05)
    • [11].皮质发育障碍模型鼠脑γ-氨基丁酸的表达[J]. 重庆医学 2009(22)
    • [12].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对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影响的比较[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5(05)
    • [13].酸敏感离子通道对细胞外酸化时海马锥体神经元发作性和非发作性癫痫样活动具有不同调控作用[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0(07)
    • [14].阿魏酸钠对脂多糖所致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J].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3(03)

    标签:;  ;  ;  ;  ;  

    致痫剂诱导海马锥体神经元微丝表达及与缝隙连接通道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