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华: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的分析论文

曹志华: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的分析论文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作者曹志华,黄牛生,卜齐林,谢阶兵(2019)在《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稻是湖南一带的特色稻作制度,在降低稻田污染、提高稻米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围绕腋芽发育遗传特点、再生节位与源库特性等角度分析了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并从适当提前播种时间、采取合理栽灌方式、定期施用促芽肥以及适当增加留桩高度等四个层面入手,探讨了提高再生稻产量的关键调控技术。

Abstract

zai sheng dao shi hu na yi dai de te se dao zuo zhi du ,zai jiang di dao tian wu ran 、di gao dao mi zhi liang deng fang mian fa hui zhao chong yao de ying xiang zuo yong 。wei rao ye ya fa yo wei chuan te dian 、zai sheng jie wei yu yuan ku te xing deng jiao du fen xi le zai sheng dao chan liang xing cheng te dian ,bing cong kuo dang di qian bo chong shi jian 、cai qu ge li zai guan fang shi 、ding ji shi yong cu ya fei yi ji kuo dang zeng jia liu zhuang gao du deng si ge ceng mian ru shou ,tan tao le di gao zai sheng dao chan liang de guan jian diao kong ji shu 。

论文参考文献

  • [1].再生稻的产量形成及其高产群体分析[J]. 李贵勇,谭丽明,刘玉文,黄洁,陈双云,夏琼梅,龙瑞平,杨从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04)
  • [2].水稻再生丰产技术研究 Ⅸ报、水稻—再生稻吨谷田产量形成规律研究[J]. 李义珍,黄育民,蔡亚港,许续绵.  福建稻麦科技.1993(02)
  • [3].再生稻腋芽萌发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研究[J]. 熊洪,方文.  生态学报.1994(02)
  • [4].吨谷田再生稻物质和产量的形成观察[J]. 蔡亚港,李凌,方各海,许续绵,甘兴旺,官祥责.  福建稻麦科技.1994(02)
  • [5].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徐富贤,熊洪,张林,朱永川,蒋鹏,郭晓艺,刘茂.  中国农业科学.2015(09)
  • [6].施用再生稻促芽肥一举两得[J]. 张海树.  四川农业科技.2005(09)
  • [7].福建机收再生稻再生季产量再创新高[J].   福建稻麦科技.2018(04)
  • [8].淮南再生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 胡春艳.  河南农业.2019(01)
  • [9].Y两优9918水稻留蓄再生稻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谭玉梅,肖从辉.  现代农业科技.2019(01)
  • [10].再生稻不同促芽肥施用试验[J]. 童品球.  安徽农学通报.2019(06)
  • 论文详细介绍

    论文作者分别是来自农业开发与装备的曹志华,黄牛生,卜齐林,谢阶兵,发表于刊物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年01期论文,是一篇关于再生稻论文,产量形成论文,调控技术论文,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年01期论文的文章。本文可供学术参考使用,各位学者可以免费参考阅读下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资料来自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年01期论文网站,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  ;  ;  

    曹志华: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的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