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E基因H63D与铅毒性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HFE基因H63D与铅毒性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铅作业工人HF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铅毒性易感性关系。方法:调查江西某铅工厂汉族铅作业工人771名,填写职工健康基本信息表,留晨尿用于测定尿铅,采1ml肝素钠抗凝血用于测定血铅和锌原卟啉,2mLEDTA-2K抗凝血用于Nal法提取DNA。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HFE基因2号外显子H63D(rs1799945)位点和4号外显子C282Y(rs1800562)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1)符合本次调查纳入标准,且HFE基因成功分型的铅作业工人人数为771人,男性619人,女性152人。年龄32.80±9.08岁,其中最小18岁,最大58岁。工龄10.31±9.35年,其中最短1个月,最长40年。血铅水平345.91±157.95μg/L, Zpp (锌原卟啉)8.52±8.62μg/gHb,尿铅53.90士74.74μg/L。(2)铅作业工人HFE两个突变位点H63D和C282Y基因型实际分布频率和理论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原理(χ2=0.011,P=0.994;P=1),说明该群体基因型频率估计可靠。结果显示,H63D杂合子(HD)突变频率44人(5.71%),纯合子(DD)突变1人(0.13%)。基因型突变频率为5.84%。等位基因H和D分布频率分别是97.02%和2.98%。而C282Y未发生突变。H63D等位基因突变与北美洲和欧洲相比,突变率低,P<0.05,与亚洲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工种,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吸烟喝酒情况,其H63D突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H63D突变在初中学历工人更高,而高中或中专更低,经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血铅浓度、不同铅中毒等级HFE基因H63D突变均无显著性差异(χ2=0.385,P=0.825;χ2=0.842,P=0.839)。(3)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血铅多因素回归模型,工种分类、性别、工龄、H63D进入到血铅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为0.512、-0.235、0.178、0.065,P<0.05。回归模型R2=0.449,F=60.930,P<0.01。与野生纯合子相比,携带HFE基因H63D突变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升高6.5%。将尿铅和Zpp做自然对数转换后,进入尿铅回归模型中的变量依次为:工种分类,工龄,性别,文化程度,回归系数分别为:0.551,0.252,-0.100,-0.077,P<0.05。回归模型R2=0.429,F=54.634,P<0.01。进入Zpp回归模型中的变量依次为:工种分类,工龄,文化程度,回归系数分别为:0.491,0.249,-0.111,P<0.05。回归模型R2=0.401,F=50.528,P<0.01。结论:(1)汉族铅作业工人HFE基因H63D和C282Y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2.98%,0%,突变频率未见增加。(2)铅作业工人的HFE基因H63D突变血铅水平升高,与铅毒性易感性有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现场调查及方法
  • 2.1 调查对象与内容
  • 2.2 主要材料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2.2.1 血铅和尿铅测定试剂
  • 2.2.2.2 DNA提取用试剂
  • 2.2.2.3 PCR试剂
  • 2.2.2.4 限制性内切酶试剂
  • 2.2.2.5 电泳用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血铅及尿铅测定
  • 2.3.2 血锌原卟啉(Zpp)测定
  • 2.3.3 基因组DNA提取
  • 2.3.4 HFE基因2号外显子H63D位点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
  • 2.3.5 HFE基因4号外显子C282Y位点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
  • 2.4 质量控制
  • 2.5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铅作业工人基本情况
  • 3.2 HFE基因H63D和C282Y在铅作业工人中分布
  • 3.2.1 H63D和C282Y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
  • 3.2.2 HFE基因突变分布情况
  • 3.2.3 铅作业工人HFE基因H63D分布情况
  • 3.2.4 不同血铅浓度铅作业工人HFE基因H63D分布情况
  • 3.2.5 铅中毒作业工人中HFE基因H63D分布情况
  • 3.3 铅作业工人铅接触指标水平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3.3.1 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3.3.2 铅作业工人尿铅水平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3.3.3 铅作业工人Zpp水平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课题创新点及下一步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B 调查表
  • 附录C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7-2002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铅作业工人血铅、尿铅和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1(09)
    • [2].铅作业工人127名尿铅检测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1(12)
    • [3].荆门市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尿铅检测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0(09)
    • [4].2016年绍兴市铅作业工人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03)
    • [5].铅作业工人体内微量元素与脂质过氧化水平相互关系研究[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01)
    • [6].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与膳食营养素关系研究[J]. 中国职业医学 2015(02)
    • [7].力德希口服液对涉铅作业工人防护作用的现场研究[J]. 职业与健康 2013(06)
    • [8].铅作业工人血铅、尿铅和锌原卟啉测定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2(20)
    • [9].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1(04)
    • [10].铅作业工人遗传损伤与相关基因甲基化的关系[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6(01)
    • [11].铅作业人员心电图调查分析[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9(02)
    • [12].南京市2016年铅作业工人血铅结果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05)
    • [13].安徽省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的现况研究[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5(04)
    • [14].某炼铁厂铅作业工人健康情况调查分析[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2(05)
    • [15].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尿铅检测分析[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1(04)
    • [16].佛山市高明区283名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4(08)
    • [17].蓄电池企业铅作业工人职业卫生行为干预前后效果比较[J]. 中国职业医学 2012(01)
    • [18].铅作业工人血细胞损害早期指标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31)
    • [19].铅作业工人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21)
    • [20].铅作业工人尿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检测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1(09)
    • [21].山南地区铅作业工人尿铅检测结果分析[J]. 西藏医药杂志 2009(02)
    • [22].铅作业工人186名驱铅治疗的护理体会[J]. 职业与健康 2008(06)
    • [23].烟台市牟平区铅作业工人尿铅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08(16)
    • [24].蓄酸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血铅异常回顾性队列研究[J]. 中国职业医学 2016(03)
    • [25].2011-2013年武汉市某蓄电池企业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J]. 职业与健康 2015(07)
    • [26].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J]. 职业与健康 2008(03)
    • [27].濮阳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血铅检测结果[J]. 职业与健康 2016(19)
    • [28].某蓄电池厂铅污染及铅作业工人尿铅水平调查[J]. 职业与健康 2009(05)
    • [29].铅作业工人血铅和肝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09(09)
    • [30].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0(08)

    标签:;  ;  ;  

    HFE基因H63D与铅毒性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