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物资管控与核销探讨

工程项目物资管控与核销探讨

杨勇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工程项目物资核销是是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项目成本。只有认真搞好工程物资核销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材料消耗在合理范围内。本文分析了工程项目物资核销的重要性,并对于工作要点与常见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项目;物资;核销

一、工程项目物资管控与核销的重要性

在施工项目中,虽然是整个工程的主体,但是从成本角度看,施工所占成本仅仅是工程成本的20%~30%,物资成本却占工程成本的50%~70%。因此,目前很多企业都把物资管理作为企业增加效益的“第三利润源泉”。而物资核销是工程项目材料数量控制的基础工作,是直接关系到整个材料成本的重要因素,它贯穿于整个物资管理全过程。

物资核销是指对项目部投入工程中各种材料的消耗量,按照不同材料类别和不同施工部位进行分类统计,根据制定的限额领料标准(理论应耗量)和工程实际发生量,对统计数据进行数理分析,同时根据分析成果来指导剩余工程进行成本控制。路桥工程中,需核销的主要材料有:(1)混凝土工程:主要有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砂石骨料、钢筋、止水材料、冷却通水材料、保温保湿材料、立模消耗性材料等;(2)土石方工程:主要有柴油、炸药、雷管、导火索等;(3)公路工程:砂砾料、骨料、沥青等;(4)预应力工程:锚具、钢绞线等。

总之只有认真搞好工程物资核销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材料消耗在合理范围内。

二、工程项目物资管控与核销要点

(一)建立健全各类材料日清月结管理台账

1、物资收料管理登记:

水泥、钢筋、地材及规定的其他材料由项目部统一组织供应,由于我项目部特点:工程结构单一,只有一条道路,易于管理,所有材料必须经过拌和站地磅才能进入现场,所以每天根据磅房收料过磅记录,物资统计员填写《物资收发料记录》,物资限额供料台账,每月统计各隧道口及拌和站进料数量,为当月的物资节超考核提供数据。

2、物资盘点制度

每月20日项目部物资部组织现场物资盘点,盘点的对象主要是全线的各隧道队、拌和站等,盘点时间为期1天,参加盘点人员,物资部人员,现场技术人员,预算人员,施工队材料员,盘点方式:现场的各种材料库存,成品、半成品还原为材料库存。

3、加强节超核算

每月20日盘点完以后,物资核算当月材料实际消耗数据,工程技术部门统计当月的现场完成工程量,所有数据汇总预算部门,由预算核算当月各队材料实际节超情况,并对其节超原因进行分析,将最终结果报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开会研究考核兑现,拌和站材料节超考核由物资部门核算.

(二)材料消耗定额节超分析

材料节超分析是物资核销工作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对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总体、单位或分部工程)或每个施工队的材料节超进行阶段性或最终总结性量的比对、原因的查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处理。所以在单项、分部工程的划分上,尽量将施工队的任务量与其匹配起来,达到二者的统一。如一个桥梁工程,它的桩基被列为一个分解工程,如果是一个队来完成,那就达到了对分解工程和施工队进行了同时的限额控制。但如果由两个队或更多的队来完成,那就要把这座桥的桩基工程与各队相对应的再进行分解。材料节超分析的阶段性分析,一般按月度进行,对各单位、分部工程的节超进行原因的查找。最终性分析,是对每个已完的工程项目和每个完成任务的施工队的材料消耗情况进行的最终分析。工程材料的超耗和节约的原因都是我们分析的目的。

线路短,工程结构单一的项目部好做,线路长、工程结构多样综合性项目难以坚持,为了应付检查,经常将工作流于形式,所以物资节超考核要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制定不同的方法,不一定要千篇一律的按月盘点,例如:涵洞可以以单个构造物为盘点核算周期,主要以达到控制物资消耗为目的。

(三)做好月底盘库工作

雅康项目工程中,每月25日都会由项目总经组织技术、试验、预算、采购室、中心料库、劳务工班等人员,对各工点及砼拌合站、项目部料库剩余材料进行盘点。盘库时作好盘库记录,并填制盘库表,各工点劳务工班负责人、砼拌合站站长必须签认,项目部由中心料库主任或统计员签认。各工点实际消耗量根据本月盘库量、上月盘库量、本月领料数量计算。料库库存由中心料库根据帐面数,填制库存盘点记录表,由财务部门监督是否帐物相符,如有偏差及时分析原因。

通过以实际消耗量来核销材料,能准确真实的反应项目施工成本,便于准确的统计库存物资数量及金额。建立物资供料库存管理台帐,对中心料库收发料,劳务工班的材料消耗核算起到了很好的监控作用。

对于材料的消耗数量节超考核,则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分部门分别考核,分析节超原因,责任追究落到实处。为控制混凝土的使用消耗,物资科设磅房,磅房管理员根据施工技术员和实验员的混凝土使用通知单对混凝土进行数量控制,并于每日18点将使用数量汇总核算节超情况。

三、工程项目物资管控与核销中的问题与解决

(一)物资核销超供问题

若物资核销出现超供问题,则采取如下措施:(1)因流失浪费造成超供,则对施工单位月物资计划严格控制;(2)若已完未结工程和新增项目造成超供,则在合同范围内发生的新增项目按原合同执行(但如果有明显不合理的,可以实事求是地分析处理);(3)在合同外范围发生的新增项目,则结合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分析处理;(4)在工程实际施工中发生的物资超供情况,必须以上报的完备的相关资料为依据,根据实际发生量进行分析后再进行核销。

(二)材料价差的问题

其实在管理过程中,材料不但存在量差的核销,也存在价差的“补偿”。目前,部分业主由于在考虑材料管理风险及资金方面压力,将所有加工材料按市场价格拨于我们,而不是按合同价扣除,待材料核销后或分时段根据甲供材料价差补偿。这就需要设备物资部分时段根据加工材料的进货数量、单价结合合同单价向业主申报材料价差补偿资料,并及时根据财务与业主的结算资料核对,建立甲供材料价差补偿的台账,及时掌握哪些材料已经进行了价差补偿,哪些材料尚未补偿(其实在业主扣除甲供材料款时,物资部也应需要及时与财务沟通,建立甲供材料扣款台账,防止重复扣款)。

(三)物资核销欠供问题

若物资核销出现欠供问题,则采取如下措施:(1)要查明施工中是否有偷工减料、是否有工程质量和施工单位自购材料等问题?如果是因为提高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水平及施工设备效率而出现的合理节约则予以认可,但须出据不影响工程质量的证明材料;(2)对施工单位自购材料出现的欠供,除扣材料差价外,施工单位还必须提供所购材料的材质书、所购材料使用的部位及其对工程质量有无影响等证明材料;(3)对于施工单位由于自身管理不善造成物资流失出现欠供情况的,在核销中不予考虑。

(四)物资核销库存量大

当物资核销出现库存量大的问题时,应充分依靠和发挥技术工程师现场工作的优势,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现场物资管理,规范施工队伍的物资管理流程。要求每月盘点和上报库存量,如情况属实,可以在核销中考虑因库存造成的超供量。技术工程师必须严格工程管理,对发生工程量的计量进行严格把关,以避免出现不合理的欠供,减少工程损失。

通过材料核销管控这一方案的实施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此方案的实施是非常有效果的和有必要的。通过管控方案的实施,提高了全体参与人员的成本意识;方案是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完成的,这体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成本的控制要全员化。做到全面、长期控制,最大限度的降本增效。

参考文献

[1]胡立峰,马超,杨振坤.大中型水电站工程建设物资核销管理探讨[J].人民长江,2014年8期.

[2]叶海峰.工程物资核算、核销和限额发料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3年35期.

标签:;  ;  ;  

工程项目物资管控与核销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