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野战训练官兵中暑情况调查及防治分析

夏季野战训练官兵中暑情况调查及防治分析

贾佳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75213部队医院516120)

【摘要】目的:通过对夏季野战训练官兵中数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分析结果来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方法:选择南方某部官兵11880例,女110例,男11770例,对2007-2011年的夏季野战军官兵中暑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中暑的原因和具体表现,制定防治措施。结果:通过对2007-2011年的野战军训练官兵中暑情况分析,结合国家制定的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夏季野战训练官兵的中暑情况主要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主要分为热痉挛、热射病等几大类。采用合理补充水、盐;合理安排作息制度;现场急救等防治措施,改善了中暑的人数和程度,提升了野战训练官兵的自身体质。结论:夏季野战训练官兵中暑情况属于常见病症,对野战训练官兵的考验度较高。日后必须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避免因中暑引起休克、昏迷等病症。

【关键词】中暑官兵调查防治

【中图分类号】R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048-01

中暑是夏季高强度军事训练和演习时的多发病,对官兵的体质变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充分提高野战官兵的作战能力,南方某部队在2007-2011年先后进行了5次夏季野战训练,每次的训练期限在20天-30天之间。每次训练都会出现中暑官兵,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7-2011参加夏季野战训练的官兵,共11880例。2007年8-9月份参加训练的官兵数量为2350例,2008年8-9月份参加训练的官兵为2710例,2009年8-9月份参加训练的官兵为2050例,2010年8-9月份参加训练的官兵为2300例,2011年参加训练的官兵为2470例。在中暑的人数当中,诊断参考结合国家卫生部制定的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1-2002)[1],主要是分为轻症中暑以及重症中暑两种,重症中暑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种,分别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1.2方法

夏季野战官兵的训练集中在8-9月份,此期间的温度较高,而且外部环境较为恶劣,训练项目严苛,很有可能发生大批官兵中暑情况。根据中暑诊断标准的要求,主要制定了以下防治措施:首先,野战训练要注意耐热锻炼,提高官兵热习服能力。由于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在耐热训练的时候,要注意时间上的把握。夏季人体水分蒸发速度较快,持续在烈日下训练,很有可能引发休克、昏迷,所以必须掌握好时间。其次,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时,要合理补充水、盐等生理必须元素,医务人员要现场保障,发现中暑官兵,及时救助。在治疗方面:首先,必须保持中暑官兵的呼吸道通畅,可以采用解开衣领、腰带等措施,减少呼吸当中的束缚。部分中暑严重的官兵,会发生呕吐[2]。此时需要将官兵的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同时清理呕吐物。其次,必须将中暑官兵转移到阴凉地带,防止继续受到高热环境的侵害。第三,采用物理降温,例如冰帽、冰枕,或者是采用乙醇擦拭身体各部位,进行降温。如果物理降温没有显著效果,可以采用冬眠合剂进行药物降温,防止体温居高不下。

2结果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经过详细的统计,轻症中暑官兵共有400例,采用现场治疗、饮适量含盐清凉饮料以后,2h内体温有明显下降,共有370例官兵的中暑情况得到缓解。剩余30例官兵在采用一般措施无效后,给予静脉补液注射,12-48h后体温有所下降,头晕、恶心等症状基本消失,无复发现象。72h以后,中暑完全消失,可以继续训练。另外,除轻症中暑官兵400例以外,还有50例的重症中暑官兵。其中30例官兵采用现场治疗后有所缓解,持续昏迷官兵占有15例,血压较高,采用紧急补液后无效占有3例,剧烈呕吐2例[3]。上述20例患者均送往当地驻军医院进行救治,12h后均有所好转。部分中暑严重官兵在入院接受治疗以后,无并发症的出现,重症中暑得到了有效控制,身体康复较快,再次投入到训练以后,体质有所提升。

3讨论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夏季温度高、湿度大,中暑是野战训练和演习当中的常见病,训练强度较高的时候,很容易引起群发。野战军的训练和传统训练有所不同,强度上的差异和训练项目的多样性,以及天气的持续性高温,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原因,官兵自身体质的强弱在中暑的时候,又可以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两种。为保证野战训练官兵在夏季训练时,充分降低中暑概率,必须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对于轻症中暑来说,主要是以物理降温为主,野战训练官兵处于中暑状态时,生理特征具有明显的变化,不可饮用大量凉水,而是要逐步降温。如果物理降温不明显,或者是官兵的身体温度居高不下,则采用药物治疗,逐步进行降温。在重症中暑的官兵当中,由于体质不同,很有可能会引起并发症。此时必须停止训练,联系当地驻军医院,将物理方法和药物疗法共用,并且对重症中暑官兵进行相应检查,看看是否存在器官病变。另一方面,重症中暑官兵需接受持续治疗,中暑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体内发生的变化不会立刻凸显出来,持续治疗有助于巩固官兵病情,减少休克、昏迷、肾衰竭等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姚欣,冯子坛,孙蓉,刘文格,董春杰,王翠兰,冯佳,孙婉婷,于佳.早期多途径救治中暑164例分析[J].人民军医,2012(12).11-22.

[2]叶小明,杨得健.军事训练致中暑259例救治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03).01-03.

[3]李莉莉,江伟.军事训练致重症中暑的综合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2011(28).05-08.

标签:;  ;  ;  

夏季野战训练官兵中暑情况调查及防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