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

建材行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

一、建材工业结构调整与人才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徐成龙[1](2015)在《环境规制下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资源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面对日益枯竭的资源能源、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以及亟待转变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经济新常态的出现以及“稳增长”的实现需要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更加要求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集约化、生态化等方向进行调整。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环境规制越来越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所重视。中国环境规制模式正逐渐由“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环境管理模式走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模式。环境规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规制、引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工业大省和资源环境大省,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研究从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学科视角探讨环境规制下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章。第一章绪论,首先,从环境污染、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以及山东省作为重工业大省等方面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其次,从环境管理的制度创新路径、新制度经济学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产业经济学对生态效应的评价等方面提出论文研究的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最后,在研究背景与意义的基础上,概括了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难点和创新点等。第二章文献综述,即梳理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生态效应、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环境规制的生态效应以及山东省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等国内外相关文献。总体上,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多是对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环境规制与污染物排放、产业结构与生态效应等两两关系变量方面的研究,较少对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生态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第三章解释相关概念和探讨理论基础。首先,本章解析了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效应等相关概念;接着,探讨相关基础理论,包括稀缺性、外部性、公共物品等环境规制相关理论,主导产业、国际产业转移等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理论,以及比较优势、环境竞次、波特假说、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关系相关理论。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第四章阐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的作用机理。论文试图从产业结构本身出发,依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究了环境规制基于社会需求、自然资源利用、企业进入、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国际贸易等六个中间变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具体来看,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消费投资比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需求,以自然资源数量和自然资源结构为主要内容的自然资源利用,以资本壁垒和技术壁垒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进入,以动力因素、风险性、先动优势以及惯性阻力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以竞争优势、先动优势、创新补偿为主要内容的外商直接投资,以成本效应、结构效应、创新效应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贸易等是环境规制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六个中间变量。并且,在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等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产业结构特点是不同的,且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也是不同的。随着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的不断演进,环境规制的改进与完善将引导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不断增强。第五章重点分析了当前环境规制对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的影响。首先在确定山东省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进程特点。目前山东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已经出现了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明显特征。其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山东省整体、分地区、分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和环境规制效率。结果表明,山东省环境规制强度在时间维度上是逐渐增加的;空间维度上呈现出“东西中”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行业维度上表现出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较大、清洁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较小的特征;DEA模型结果显示了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呈波动中上升趋势,且不断呈现出相对均衡的空间分布格局。再次,按照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的作用机理,运用相关计量方法和模型定量分析了山东省环境规制基于中间变量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山东省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调整的综合影响以及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第一,利用EVIEWS6.0和SPSS17.0等计量模型和软件定量分析了基于中间变量的山东省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从工业比重角度来看,山东省环境规制的实施基于消费需求和技术创新两个中间变量促进了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而基于企业进入和国际贸易两个中间变量却促进了工业比重的上升。从污染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角度看,山东省环境规制的实施基于中间变量均促进了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优化。第二,基于面板数据运用Stata12.0探究了山东省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调整的综合影响,环境规制影响工业、污染密集型行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计量结果显示,山东省环境规制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工业结构和污染密集型行业的优化调整,而且还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第三,利用LMDI分解模型对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可以看出工业规模的扩张是山东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的提高是山东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因素,2000年以后山东省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污染物减排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第六章科学预测了不同环境规制下未来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及其污染物减排潜力。根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分别将环境规制情景设置为宽松环境规制、适度环境规制以及严格环境规制三种情景。首先,通过分析未来山东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利用历史值外推模拟和线性规划模型两种方法对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未来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进行情景设置。其次,分析污染物排放影响因素,根据相关规划和变动趋势对不同环境规制下的污染物排放影响因素进行情景设置。最后,根据不同环境规制下各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情景设置预测未来山东省工业大气和水污染物的排放及减排潜力。结果显示,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山东省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程度及效果、污染物减排潜力是越来越大(好)的。同时,比较不同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程度及其对应的污染物减排潜力可以看出,适度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的减排效果最好,既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又保证了经济发展。第七章提出了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路径与保障措施。其中,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路径主要是从社会需求、自然资源利用、企业进入、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等中间变量进行构建的;在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路径构建的基础上,本研究分别从完善环境规制体系、创新体制机制、调整要素政策以及细化产业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的保障措施。综上所述,本论文在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实践三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理论方面: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究了环境规制通过中间变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并突破了传统产业经济学关注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等局限,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研究方法方面:从制度层面上寻找影响实体产业的相关变量,并从时空维度定量分析山东省环境规制以及基于中间变量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利用情景分析法模拟预测不同环境规制下工业结构调整及其对生态效应的长期、短期和时变影响。实践方面:补充并完善了省域层面环境规制下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的相关研究。基于环境规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中间变量构建了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路径,并制定多中心保障措施,以破解山东省工业化进程中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困局,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尽管本研究对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以及生态效应等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探究,但是由于环境问题、产业问题涉及多学科领域,再加上统计口径不一致,数据收集难度较大,本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和完善。一是继续挖掘环境规制作用于产业结构的中间变量,不断充实并完善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框架;二是继续搜集补充数据,延长研究时间序列,从时空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不同尺度区域的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的影响;三是根据未来山东省环境规制、工业结构及其生态效应的变动情况验证不同环境规制情景下山东省工业结构变动及其生态效应的预测结果,通过对影响因素的调整设置以及预测模型的优化改进指导未来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杨显明[2](2014)在《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过程、机理及耦合关系研究 ——以淮南、淮北为例》文中认为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分别是产业经济学和规划学研究的重点,地理学将这两个内容都归于本学科重点研究的范畴。煤炭资源型城市是一类重要的城市类型,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当前,推进以煤炭资源型城市为主体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成为中国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快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城市职能转变,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现有的研究集中于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且主要是基于短时间尺度、三次产业为主的宏观层面研究;城市空间研究则偏重于对城市用地规模和城镇群的研究。探究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少,存在理论层面的空缺,不利于推动新时期煤炭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发展。本文首先以矿业城市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长时间尺度追踪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情况。通过对三次产业进行细化,在重点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工业部门的产值结构、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就业结构演进的基础上,总结了在中国特定经济体制背景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化特征、锁定路径以及锁定的机理。结果表明:受体制因素的影响,中国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传统三次产业结构演替规律不完全一致;与自由竞争环境下的矿业城市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也不相同,产业结构演替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特征、产业结构锁定显着,形成以煤炭采掘、电力、化学工业、纺织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将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锁定演进过程划分为产业导入期、弱锁定期、调整期、强锁定期、解锁期5个阶段,认为煤炭阶段的产业结构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资源的经济效应、体制因素和政策导向从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公众认知3个方面导致了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固化。之后,运用Arcgis软件对案例城市历次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矢量化和空间统计分析,进而总结出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基本特征,认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都较为分散,都经历了“相对紧凑→分散布局→再度集聚”的演化过程;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都有空间异向性;交通的牵引使得城市空间沿主要交通线延伸扩展;不同发展阶段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扩展经历的阶段相似,但在城市空间扩展总量、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方面又具有阶段性差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都以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扩展为主;商业及公共设施用地的扩展为辅;煤炭资源型城市内部空间重构主要以居住用地取代工业用地、商业及公共设施用地取代居住用地为主要形式。基于发生学视角,将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进程划分为点状离散发展、节点扩张发展、飞地拓展发展、轴线延伸发展、内向填充发展、整合优化发展以及区位再造发展7个历史阶段,认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经历的阶段会有差异;从空间关系视角出发,总结出共生扩张、以厂兴镇、联厂成镇、延伸扩展、新区扩张、自组织扩张6种空间扩展模式;基于城市内部各功能用地规模及空间关系,总结出商—居重构、商—工重构、居—工重构、工—居重构4种空间重构模式,并进一步探究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认为当前主要以商—居重构、居—工重构为主,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物质空间转型也不相同。最后,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的耦合机理,认为产业结构主要是通过生产要素的空间效应和环境效应来实现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城市空间形态是产业与城市形态要素之间长时空尺度耦合的结果;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产业结构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基于不同时点两大系统要素的数量特征构建耦合模型,解释并验证了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城市空间形态影响,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空间形态的耦合度、城市空间形态对产业结构演替的响应度在城市发展的前期和后期较高、中期低,呈“U”型演化,两者一直处于良好协调中度耦合状态。

郑欢[3](2014)在《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是一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以及相应的重工业化,对能源的需求也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能源开始供不应求,此后能源供应的缺口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能源区域分布不均衡、能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也加剧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势,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动力不足的压力。我国的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等,而煤炭作为我国长期依赖的第一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左右,尽管近年来,随着天然气、风能等相对绿色清洁能源日趋广泛的使用,煤炭生产和消费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是截至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依然高达68.5%。能源资源禀赋的限制决定了在短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格局无法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可耗竭性。随着经济增长对煤炭资源的不断消耗,煤炭也将由原先丰富的资源逐渐转变成短缺的资源。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储量的丰富并不意味着就能实现资源的有效供给,我国的煤炭资源供给还受到一系列相关制约因素的影响,如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生态环境以及运输条件的约束等,正是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我国煤炭产量可能将面临一个所谓的“产量峰值”。若这一问题存在的话,既会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煤炭产需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对我国煤炭产量峰值以及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综述当前国内外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煤炭需求预测以及煤炭可持续利用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并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本章分别对增长极限理论、化石能源峰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以及生态足迹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扩展性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本章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能源以及煤炭资源的生产和消费状况,并深入分析了中国能源和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现状与特征。首先对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特点、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能源供求形势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状况;其次,对中国的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量、煤炭供求形势、煤炭进出口状况、煤炭运输状况以及煤炭价格状况。第四章: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并通过Johasen协整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全社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接着分析了中国煤炭消费弹性系数、煤炭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全社会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煤炭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五章: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本章首先建立了煤炭消费的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煤炭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接着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煤炭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均有显着影响,其中煤炭消费强度因素具有最为明显的碳减排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倒N型”曲线关系,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第六章: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本章采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对中国煤炭需求进行了中长期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煤炭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明显,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第七章: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本章首先对煤炭产量峰值理论进行了阐述,接着同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曲线模型对中国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线性回归模型由于存在的固有缺陷,会导致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是不准确的,因此主要采用Logistic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即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中国煤炭产量将在2018年左右达到峰值,峰值产量为49.66亿吨,之后产量将逐渐下降。第八章:中国煤炭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本章认为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建立煤炭供求平衡的长效调控机制。这一调控机制包括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和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包括鼓励进口,充分利用国外煤炭资源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合理开发国外煤炭资源两个方面。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主要是从煤炭消费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来实现,从煤炭消费端实现对煤炭需求的总量控制,可以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直接调控是根据直接确定合理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控制煤炭需求总量,而间接调控主要就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入手,减少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从煤炭供给端实现对煤炭产量的总量控制,通过加大对煤炭生产的宏观调控,提前布局总量控制的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后国内煤炭的有效供给以及满足经济发展合理的煤炭需求。第九章:结论及展望。对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论文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本文主要创新点:创新点1:关于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目前在我国国内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经济学研究体系。而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的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本论文肯定了煤炭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本论文又从生态足迹原理研究了我国煤炭资源生态可持续利用问题,结果发现在1988年到2011年间我国煤炭资源使用的生态承载力明显小于生态足迹,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创新点2: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引入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关系的研究领域,并参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原理,建立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的非线性面板数据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同时将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两个重要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进行综合考虑,并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中长期煤炭需求进行了预测,得到结论我国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采用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原理来研究煤炭问题,目前在我国国内还很少。创新点3: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的分析国外研究的较多,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论文通过Logistic曲线增长模型对中国以及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个地区的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研究。以中国为例,到2018年,如果依然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消耗煤炭的话,随着我国煤炭储量消耗殆尽,我国将面临着完全依赖煤炭进口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的境地,这一方面对我国的自身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将对国际煤炭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大意义。

郑美芳[4](2013)在《唐山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因受到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唐山市工业发展模式粗放、产品低端化、产业布局分散、自主创新能力弱、节能降耗形势严峻等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着唐山市的重工业化进程。从根本上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具有竞争实力的现代产业结构,已成为唐山市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举措。论文在研究国内外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大量统计数据资料,分析了唐山市工业结构演变历程及现状,指出了唐山市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当前唐山市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深入剖析了唐山市工业结构矛盾凸显所反映的深层次原因,为提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奠定了基础。论文借鉴先进地区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经验,针对唐山市工业结构实际情况,提出了唐山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政府应履行的职责。遵循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等原则,提出了唐山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措施,即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进项目引进和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狠抓产业集群发展及实施节能降耗。论文充分运用文献研究、定量研究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符合唐山市工业经济发展特色的工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原则及政策措施,对促进唐山市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武军[5](2012)在《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及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现代产业体系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创新网络化背景下,顺应经济知识化、知识经济化要求,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为支撑,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信息化、服务业主体化的产业体系。它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生态性、集聚性、可持续性和动态适用性等特征,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原经济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对于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将中原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原经济区产业体系在制度变迁中结构不断演进,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效益低和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是文化观念等非正式制度落后、法律环境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具体制度安排不到位,制度创新不能有效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等。论文以经济制度与组织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及制度创新问题,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论文阐述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发展趋势,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制度供给与需求理论以及制度创新的概念和内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制度创新理论、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创新理论等基本理论。分析了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的内在机理,认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实现创新竞争替代数量竞争的过程,现代产业体系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的直接推动,而技术创新过程则受到制度环境的巨大影响,一个好的经济制度能够激发技术创新活力,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个不能适应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将会抑制技术创新活力,减缓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论文实证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认为尽管他们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模式和主体构成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集中化、产业业态创新化的共同特点,是一种“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制造,与“创造”的作用得到了同时发挥并且相互促进,科技、文化和人才互为支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互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互相融合,使得产业内部各组成部分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他们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经验:一是持续的制度创新和产业政策的扶持引导,能够缩短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周期;二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是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三是产业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性,注重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四是各国主导产业随着工业化发展不断更替,产业逐渐演进升级;五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主导型两种。,对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有四个方面的重要启示:一是技术创新是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1二是制度创新是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支撑;三是产业政策引导对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至关重要;四是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和谐平衡的产业生态系统。从而印证了前文关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内在规律理论。论文客观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原经济区主体区域河南省的制度变迁与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认为制度变迁是推动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作用下,河南省成功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现代农业体系正在形成,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着,传统优势产业逐步得到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布局日趋合理,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形成了工业为主导、农业基础巩固、服务业加快发展、基础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的重型化产业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较为坚实。但河南省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效益低、竞争力差,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不清晰,制度创新不够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影响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主要原因。论文深入研究了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战略取向、总体布局。认为中原经济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加快推进的历史时期,应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国家继续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国家支持建设中原经济区、扩大内需和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等机遇,坚持“突出重点、创新驱动、开放带动、融合提升、集聚集群、可持续发展、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明确“推进工业高端化与集聚化发展,农业生产核心化及其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化发展,生产服务化和推进服务业现代化”的战略取向;按照“强化核心、拓展外延,提升两轴、对接周边,贯通东西、服务全局”的思路,构建“一轴、二极、三层、四区、五带”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总体布局框架,形成粮食生产核心区、都市农业区、高效农业区、生态绿色农业区和先导示范区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体系发展格局,符合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的放射状、网络化、基地化、错位协调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发展布局,“一极、两圈、四带、多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布局。论文以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确定了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体系、现代工业体系、现代服务业体系和现代基础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从而构建起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现代农业体系应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现代畜牧业优化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绿色农业和生物农业有效发展为重点;现代工业体系应以发展壮大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和建材六大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化工、钢铁、有色、纺织四大优势传统产业,培育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新材料四大先导产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体系应以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旅游业、金融业和新兴服务业为重点;现代基础产业体系应以公共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供给体系、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和信息化支撑体系为重点。逐步构建起产业分工国际化、产业内部细分化、产业带动关联化、产城功能融合化、产业布局集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格局。最后,论文以制度创新的三层次结构模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原经济区发展实际,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制度创新建议。认为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存在着文化观念落后、法律环境和制度管理不完善、具体制度安排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制度创新需要遵循突出文化观念等非正式制度创新和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制度创新和微观主体有效参与相结合、借鉴式与自创式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制度创新的三层次结构模式理论,首先,要构建有利于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创新文化,充分认识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定位政府的作用,促进非正式制度创新。其次,要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立法及其协调性,加强政府职能转变等法律环境和管理制度的创新。最后,要对城乡管理制度、财政制度、税收制度、产权制度、投资制度、资本市场制度、人才制度、科技制度、企业制度、区域联动制度十个方面的具体制度安排进行创新和实施。

潘琦[6](2012)在《广西柳州市工业结构调整研究 ——基于结构优化升级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化工、制糖、造纸、制药、建材、日化等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知识经济全球化、低碳经济发展等外部环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亦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因此,柳州市的工业化进程中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有新的思路和新的观念。本文主要利用柳州市近些年来工业方面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对柳州工业结构的现状作深刻的剖析,运用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分析当前工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柳州工业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对促进全区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广西全区经济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实证研究的基本框架是:一是对柳州市的工业化历程进行分析,重点是改革开发以来,柳州市的工业化进程研究其规律性;二是分析柳州市的工业化阶段、工业竞争力、区域分工、工业结构、工业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三是在对柳州市工业化历程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的实例,总结出柳州市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提出柳州市工业化的目标、对策和措施。研究柳州市的工业结构调整,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正确认识柳州市的工业化阶段,把握发展机遇,避免重复建设和少走弯路,有效配置资源。避免冒进和狂热,不切实际的提出过高的工业化目标,同时也不要盲目悲观,树立发展工业的信心;二是作为广西的工业城市,其工业化进程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可以对柳州市的周边地区产生聚集和辐射作用,形成工业发展圈,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把柳州市的工业化问题研究透了,得出的结论,可以在确定未来周边地区的发展方向时起到借鉴作用;三是广西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还不高,从长远来看,广西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柳州市作为工业区域的工业中心,对广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四是中央支持广西建设西江经济带,柳州作为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要成为拉动西江经济带发展的火车头之一。这就是柳州追求工业经济的调整优化,向这个方向实施转型。本文运用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理论分析得出:柳州现处于工业化高度发达阶段,且与结合钱纳里理论的分析结果相同,证明柳州工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化已经成熟。但是,在工业调整过程中,出现了工业结构“虚高度化”趋势,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济增长的粗放式、产业结构不平衡、产业链度低以及中小型企业发展滞后等,不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工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就不牢固。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柳州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柳州财力等情况,重点支持三大产业集群,加快提升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的规模和质量。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具有国际水平的广西柳州汽车城、国内综合交通枢纽、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以工业为主、全面发展的超大城市初步成型,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广西汽车城和国际机械城,成为国家自主创新型城市。柳州工业结构调整应从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出发,我们应当把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推进工业化和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上。主要采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大支柱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柳州“生态工业”的工业体系,协调三次产业的同步发展,不断推进工业制造向工业创造的调整。实施工业调整的人才战略,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工业结构调整的战略能够落实,真正把柳州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现代工业名城。

王利中[7](201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新疆工业变迁的历史是新疆工业化建设的真实写照,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建设边疆的奋斗历程。通过研究这段历史,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疆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更好地建设新疆提供帮助。新疆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雄厚,但历史起点低。1949年以前,新疆工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机器工业发展缓慢。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群众,在新疆创建了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并形成了新疆现代工业体系。新疆传统手工业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新疆轻工业的组成部分。1978年后,改革成为了新疆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发展,使新疆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不仅有了巨大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工业布局也发生了从南至北的转变,形成了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工业分布。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新疆工业逐渐成为了新疆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且,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新疆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新疆地区工业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征。新疆的现代工业是由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创办,在中央政府以及内地省市的支援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新疆工业逐渐形成了中央企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企业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三大主体。这些都是不同于其他地区之处。虽然新疆工业发展成果斐然,但仍存在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新疆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的变迁,可以认识到,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在新疆工业变迁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新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是政府行为的结果。由于新疆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以政府为主来选择工业发展模式,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主导产业投资、规划工业项目,来推动新疆工业的发展。但是,市场的作用并没有被排斥,在满足新疆本地居民的消费需求,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上,市场依旧对新疆工业发挥着作用。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在新疆工业发展中的关系,将是未来新疆工业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

南宁市社科院课题组,覃洁贞[8](2010)在《南宁市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一、工业结构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工业结构是指各工业部门组成及其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比例关系,工业结构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各工业部门组成工业这一整体的方式,即组成结构的各部门之间的排列关系;二是指各部门的内部结

苟仲文[9](2010)在《两化融合背景下的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可以预期的是,不仅今年,整个"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是经济工作的主旋律。那么,如何认识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问题?调结构调什么,怎么调,如何优化?转方式往哪转,怎么转,又如何加快?本刊邀约部分省市领导就此进行专题讨论,以期进一步推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探究与实践。

万兴伟[10](2008)在《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广西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既有经济总量问题,又有工业结构矛盾。解决工业结构矛盾的关键是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区,广西迎来了历史性的战略发展机遇。本文主要基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研究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成果的分析,总结出当前的研究动态及进展,为广西工业结构升级的研究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撑。其次,分析了广西工业化水平、工业结构现状、特征以及优势工业行业。通过研究广西工业结构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指出了广西工业结构现状及特征。同时,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7项指标的广西工业结构特性的指标体系,利用《广西统计年鉴2007》中21个工业行业相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21个工业行业实际测算,定量分析研究了广西工业结构特性。最后,本文分析了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面临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根据广西工业结构特征和特性,以模型测算结果为依据,同时结合广西工业结构调整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

二、建材工业结构调整与人才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材工业结构调整与人才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规制下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环境规制研究
        2.1.2 产业结构与生态效应研究
        2.1.3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研究
        2.1.4 环境规制的生态效应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环境规制研究
        2.2.2 产业结构与生态效应研究
        2.2.3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研究
        2.2.4 环境规制的生态效应研究
        2.2.5 山东省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2.3 研究评述
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环境规制
        3.1.2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
        3.1.3 生态效应
    3.2 理论基础
        3.2.1 环境规制相关理论
        3.2.2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3.2.3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关系相关理论
4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
    4.1 环境规制提出、分类及演进
        4.1.1 环境规制提出的背景分析
        4.1.2 环境规制的分类体系
        4.1.3 环境规制的演进与趋势
    4.2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
        4.2.1 环境规制→社会需求→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4.2.2 环境规制→自然资源利用→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4.2.3 环境规制→企业进入→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4.2.4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4.2.5 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4.2.6 环境规制→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4.3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分析
        4.3.1 前工业化阶段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
        4.3.2 工业化阶段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
        4.3.3 后工业化阶段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
    4.4 本章小结
5 环境规制对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的影响分析
    5.1 山东省工业化阶段划分及现状特点
        5.1.1 山东省工业化阶段划分
        5.1.2 山东省工业结构特点分析
    5.2 工业化进程中山东省环境规制的推进与效应分析
        5.2.1 山东省环境规制演变阶段划分
        5.2.2 山东省环境规制效应的时空变化
    5.3 山东省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强度分析
        5.3.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5.3.2 不同中间变量下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强度
        5.3.3 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调整的综合作用强度
    5.4 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分析
        5.4.1 工业和污染密集型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解
        5.4.2 工业和污染密集型工业水污染物排放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解
    5.5 本章小结
6 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及其污染物减排潜力预测
    6.1 不同环境规制下未来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的情景设置
        6.1.1 未来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
        6.1.2 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未来工业结构调整的情景设置
    6.2 不同环境规制下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情景设置
        6.2.1 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
        6.2.2 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污染物排放影响因素的情景设置
    6.3 不同环境规制下未来山东省工业大气和水污染物减排潜力预测
        6.3.1 不同环境规制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
        6.3.2 不同环境规制下工业水污染物减排潜力
    6.4 本章小结
7 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路径与保障措施
    7.1 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路径
        7.1.1 基于社会需求的工业结构优化路径
        7.1.2 基于自然资源利用的工业结构优化路径
        7.1.3 基于企业进入的工业结构优化路径
        7.1.4 基于技术创新的工业结构优化路径
        7.1.5 基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业结构优化路径
        7.1.6 基于国际贸易的工业结构优化路径
    7.2 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的保障措施
        7.2.1 完善环境规制体系
        7.2.2 创新体制机制
        7.2.3 调整要素政策
        7.2.4 细化产业政策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过程、机理及耦合关系研究 ——以淮南、淮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核心概念界定
        2.1 煤炭资源型城市
        2.2 产业结构
        2.3 城市空间形态
        2.4 耦合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4.1 研究内容
        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 国外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综述
        1.1 煤炭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1.2 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1.3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2 国内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综述
        2.1 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划研究
        2.2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研究
        2.3 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2.4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2.5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研究
        2.6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2.7 其它相关研究
    3 国内外煤炭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评述
    4 煤炭资源型城市研究展望
    5 本文研究的视角及特色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1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的相关理论与评价
        1.1 产业结构演替相关理论
        1.2 矿业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2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理论与评价
        2.1 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周期律
        2.2 紧凑城市理论
    3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形态演化耦合关系研究的理论框架
        3.2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
第四章 淮南、淮北产业结构演替实证研究
    1 案例地情况介绍
    2 淮南、淮北两市产业结构演替过程
        2.1 两淮产业结构总体特征分析
        2.2 第一产业发展与演替过程分析
        2.3 工业结构演替过程分析
        2.4 第三产业部门结构演替过程分析
        2.5 煤炭资源型城市就业结构演替过程
    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理论研究
    1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1.1 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协调
        1.2 煤炭产业居于主导地位、产业层级较低
        1.3 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效益低下、经济增长缓慢
    2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的基本特征
    3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研究
        3.1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影响因素研究
        3.2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驱动机理研究
    4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锁定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产业结构锁定的表征
        4.3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锁定的形成、演化路径
        4.4 煤炭型城市产业结构锁定机理研究
    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淮南、淮北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实证研究
    1 淮南、淮北城市空间形态概况
    2 研究方法介绍
    3 淮南、淮北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分析
        3.1 外部形态演化
        3.2 淮南、淮北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
        3.3 淮南、淮北城市空重构过程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研究
    1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划分
        1.1 点状离散发展阶段
        1.2 节点扩张发展阶段
        1.3 飞地拓展发展阶段
        1.4 轴线延伸发展阶段
        1.5 内向填充发展阶段
        1.6 整合优化发展阶段
        1.7 区位再造发展阶段
    2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及其机理研究
        2.1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扩展模式
        2.2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机理探究
    3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重构模式及其理论解释
        3.1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重构模式研究
        3.2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重构驱动因素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1 煤炭资源型产业结构——城市形态耦合过程及机理分析
        1.1 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系统要素耦合过程及机理
        1.2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系统时空耦合过程与机理
    2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耦合模型的构建
        2.1 评价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2.2 耦合模型构建
    3 不同发展时期淮南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耦合度及其相互影响
        3.1 不同发展时期淮南城市产业结构与空间形态耦合度演变过程
        3.2 不同发展时期淮南城市空间形态对产业结构演替的响应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1.1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过程相似
        1.2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锁定效应显着
        1.3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具有高度相似性
        1.4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耦合性很强
    2 研究特色
        2.1 深化了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锁定的认知
        2.2 总结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扩展和空间重构模式
        2.3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空间形态耦合机理探讨及模型构建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表名目录
图名目录
附录
致谢
科研成果目录

(3)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
        1.3.2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3.3 煤炭需求预测研究
        1.3.4 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增长极限理论
        2.1.1 增长极限理论提出的背景
        2.1.2 增长极限理论的主要内容
        2.1.3 围绕“增长极限论”的争论
    2.2 化石能源峰值理论
        2.2.1 化石能源峰值论概述
        2.2.2 主要化石能源峰值论
    2.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2.4 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4.1 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4.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5 生态足迹理论
        2.5.1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假设
        2.5.2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计算公式
        2.5.3 生态足迹的理论基础
    2.6 本章小结
3. 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
    3.1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3.1.1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及特点
        3.1.2 中国能源生产情况
        3.1.3 中国能源消费情况
        3.1.4 中国能源供求形势
        3.1.5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
    3.2 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3.2.1 中国煤炭生产情况
        3.2.2 中国煤炭消费情况
        3.2.3 中国煤炭供求形势
        3.2.4 中国煤炭进出口状况
        3.2.5 中国煤炭运输状况
        3.2.6 中国煤炭价格状况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4.1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4.1.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4.1.2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4.2 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4.2.1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4.2.2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
    5.1 中国煤炭资源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5.1.1 煤炭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5.1.2 中国煤炭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5.2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5.2.1 煤炭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5.2.2 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EKC理论的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
    6.1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人均煤炭消费的实证分析
        6.1.1 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构建
        6.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6.1.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煤炭需求预测
    6.2 煤炭需求量增长极限的讨论
        6.2.1 交通运输的制约
        6.2.2 水资源的制约
        6.2.3 大气环境的制约
        6.2.4 地质灾害的制约
    6.3 本章小结
7. 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
    7.1 煤炭产量峰值概念
    7.2 煤炭峰值预测模型
        7.2.1 线性回归模型
        7.2.2 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
    7.3 煤炭峰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煤炭资源储量因素
        7.3.2 相关政策因素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
    8.1 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
        8.1.1 利用国际煤炭资源调节国内煤炭供求的可能性
        8.1.2 加强国际煤炭市场调控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8.2 对国内煤炭产需总量的调控
        8.2.1 从消费端对煤炭需求实行总量控制
        8.2.2 从供给端对煤炭产量实行总量控制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4)唐山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理论
    2.1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概念分析
        2.1.1 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的概念
        2.1.2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
    2.2 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
        2.2.1 配第—克拉克定理
        2.2.2 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2.2.3 钱纳里的一般标准工业化模型
        2.2.4 霍夫曼定理
    2.3 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唐山市工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唐山市工业结构基本状况
        3.1.1 唐山市工业结构演变
        3.1.2 唐山市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就
    3.2 唐山市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3.2.1 传统产业比重偏高,新兴产业发展滞后
        3.2.2 产品相对低端雷同,经济运行效益不高
        3.2.3 行业生产集中度低,集约发展效应不强
        3.2.4 重大项目支撑不足,发展后劲亟待提升
        3.2.5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差
        3.2.6 工业发展模式粗放,节能降耗形势严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唐山市工业结构矛盾凸显的原因分析
    4.1 影响唐山市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4.1.1 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
        4.1.2 城市竞争日趋激烈
        4.1.3 资源状况的制约
    4.2 唐山市工业结构矛盾凸显的根源
        4.2.1 传统思想观念束缚,带来资源型产业惯性发展
        4.2.2 企业过度追求产量最大化,忽视环境资源承载力
        4.2.3 政府追求短期行为,影响新兴战略产业发展
        4.2.4 地理区位成为双刃剑,区域竞争优势逐渐淡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唐山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5.1 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5.1.1 日本的工业结构调整
        5.1.2 美国的工业结构调整
        5.1.3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结构调整
        5.1.4 对唐山市工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5.2 唐山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应遵循的原则
        5.2.1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5.2.2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5.2.3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5.2.4 发挥市场基础作用
    5.3 唐山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政府职责
        5.3.1 对产业发展进行准确定位科学规划
        5.3.2 制定完善金融财税支持政策
        5.3.3 加强重点生产要素保障
        5.3.4 建立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5.3.5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5.4 唐山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措施
        5.4.1 推进高端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5.4.2 培育竞争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5.4.3 狠抓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园区集约发展
        5.4.4 坚持超前谋划,推进新项目引进和建设
        5.4.5 加强技术创新,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5.4.6 实施节能降耗,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及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可能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对象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经济区的相关研究
        二、产业体系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点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制度创新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原理
    第一节 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结构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
        三、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
        四、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
        五、现代产业体系内在结构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一、产权理论
        二、交易费用理论
        三、制度变迁理论
        四、制度均衡与非均衡理论
        五、制度创新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三节 制度创新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
        一、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的内在规律
        二、技术创新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机制
        三、制度创新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机制
第三章 经济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经济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过程
        一、工业化的相关概念及阶段划分
        二、美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日本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四、德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五、新加坡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六、韩国、瑞典、丹麦等发达国家的现代产业体系框架
    第二节 经济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经验
        一、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特点
        二、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主要经验
    第三节 经济发达国家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启示
        一、技术创新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
        二、制度创新是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产业政策引导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建设相结合
第四章 中原经济区产业体系的演变、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中原经济区产业体系演变
        一、中原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二、中原经济区农业内部结构演变
        三、中原经济区工业内部结构演变
        四、中原经济区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
    第二节 中原经济区产业体系发展现状
        一、现代农业体系正在形成
        二、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着
        三、传统优势产业逐步得到改造提升
        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五、现代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
        六、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七、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第三节 中原经济区产业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原经济区整体上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二、“三化”矛盾突出阻碍着现代产业体系发展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效益低竞争力不强
        四、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不清晰
        六、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能力不足
第五章 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取向和发展布局
    第一节 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战略取向
        一、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宏观背景
        二、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历史定位
        三、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总体思路
        四、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战略取向
    第二节 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总体布局
        一、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发展布局的约束条件
        二、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布局的总体思路
        三、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体系发展布局
        四、中原经济区现代工业体系发展布局
        五、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体系发展布局
第六章 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构成与发展重点
    第一节 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选择
        一、现代农业体系的主导产业选择
        二、现代工业体系的主导产业选择
        三、现代服务业体系的主导产业选择
        四、现代基础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选择
    第二节 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体系发展重点
        一、加快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二、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
        三、积极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四、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生物农业
        五、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六、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七、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第三节 中原经济区现代工业体系发展重点
        一、加快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发展
        二、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优势产业
        三、培育壮大四大先导产业
        四、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五、强化产业链式发展
        六、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七、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节 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体系发展重点
        一、加快主导产业发展
        二、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三、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四、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载体
        五、促进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互动融合
        六、加大投资力度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第五节 中原经济区现代基础产业体系发展重点
        一、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二、加快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
        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信息化支撑能力建设
第七章 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观念落后
        二、法律环境和管理制度不完善
        三、具体制度安排不到位
    第二节 现代产业体系制度创新的原则
        一、突出非正式制度创新和以人为本
        二、政府主导和微观主体有效参与相结合
        三、自创式与借鉴式相结合
    第三节 现代产业体系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一、创新文化观念
        二、充分认识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三、正确定位政府的作用
    第四节 现代产业体系的法律环境和管理制度创新
        一、创新法律环境
        二、创新管理制度
    第五节 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具体制度安排创新
        一、城乡管理制度创新
        二、财政制度创新
        三、税收制度创新
        四、投资制度创新
        五、资本市场制度创新
        六、产权制度创新
        七、人才制度创新
        八、科技制度创新
        九、企业制度创新
        十、区域联动制度创新
研究总结及研究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外文部分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广西柳州市工业结构调整研究 ——基于结构优化升级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 研究的背景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 国内及国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综述小结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逻辑架构
    (四) 本文研究的方法
一、工业结构调整理论
    (一) 工业结构概念及其分类
        1. 工业结构
        2. 工业结构的分类
    (二) 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理论
        1. Lewis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
        2. 工业结构升级的理论
        3. 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二、柳州工业发展进程与演变规律
    (一) 柳州工业化发展进程分析
        1. 柳州工业化起步阶段
        2. 柳州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进程
        3. 柳州九十年代后的工业化进程
    (二) 柳州工业结构有序性演变规律
        1. 基于配第一克拉克理论进行分析
        2. 基于库兹涅茨理论进行分析
        3. 基于钱纳里理论进行分析
        4. 基于霍夫曼理论进行分析
三、柳州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与因素分析
    (一) 柳州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选择
        1. 柳州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2. 工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
    (二) 柳州工业结构调整的有利因素
        1. 独具特色的区位优势
        2. 较好的工业基础
        3. 自然资源
    (三) 柳州工业结构调整的不利因素
        1. 高投入高增长的粗放型经济
        2. 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制约
        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慢,产业链度低的制约
        4. 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而发展缓慢的制约
四、推进柳州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一)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大支柱产业结构调整
    (二) 构建柳州生态工业体系
    (三) 协调三次产业发展步伐
    (四) 不断推进工业制造向工业创造转变
    (五) 柳州工业结构调整的人才战略
    (六) 做好工业结构调整需要的稳定性保障措施
结论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7)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二、关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的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四、理论与史料依据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中国新疆工业的资源基础和历史起点
    一、新疆工业开发的经济地理条件
    二、新疆工业开发的资源优势
    三、近代新疆工业的发轫
第二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新疆工业
    一、新疆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与手工业的变化(1950—1957年)
    二、新疆工业的曲折发展(1958—1977年)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疆工业(1978年至今)
    一、新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二、新疆工业经济的发展
    三、新疆非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恢复以及兵团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的工业布局与结构
    一、新疆工业布局的演变
    二、新疆工业结构的转化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现代工业发轫于驻疆人民解放军的大生产运动
    二、政府主导的、嵌入式工业开发方式
    三、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重工业结构
    四、"内向型"部门占多数的工业部门结构
    五、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的工业布局
    六、"三分天下"的工业格局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成效
    一、新疆工业经济规模的增长
    二、新疆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三、新疆的工业化水平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疆工业基础薄弱
    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新疆工业
    三、新疆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四、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制约
    五、新疆民营经济力量薄弱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反思与借鉴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模式的演化
    二、现代工业的崛起和传统手工业的嬗变
    三、政府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四、市场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南宁市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业结构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
二、南宁市工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 南宁市工业发展的历程回顾。
    (二) 南宁市工业化阶段分析。
        1.从人均收入水平判断。
        2.从产业结构判断。
        3.从工业内部结构判断。
    (三) 南宁市工业结构的现状。
        1.工业所有制结构。
        (1) 国有工业。
        (2) 非国有工业。
        2.工业区域结构。
        3.工业产业结构。
        (1) 轻重工业稳步增长的同时, 重工业发展速度加快。
        (2) 重点产业保持较快增长。
        (3) 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4.工业企业组织结构。
        5.工业技术结构。
        6.工业产品结构。
三、南宁市工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企业规模偏小, 规模经济优势不明显。
    (二) 企业科技水平总体不强。
        1.设备陈旧老化现象严重。
        2.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 技术水平在整体上较为落后。
    (三) 工业布局不够合理。
    (四) 工业产品开发能力弱, 品牌产品少。
    (五) 主导产业支柱性不明显, 带动作用不强。
    (六) 产业间关联度低, 产业链条短。
四、南宁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 战略目标。
    (二) 主要任务。
        1.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
        (1) 突破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
        (2) 促进传统优势制造业向高端环节延伸。
        (3) 强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2.着力推进产业规模化。
        (1) 实施百亿元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2) 实施亿元企业培育工程, 推动企业做强做大。
        3.着力推进产品品牌化。
        (1) 积极创建品牌。
        (2) 加强品牌创建服务和保护。
        4.着力推进产业“绿色”化。
        (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 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3) 实施节能减排工程。
五、南宁市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措施
    (一)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优化工业地域结构。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引导资源合理流动。
        2.发展工业园区经济, 促进工业产业地域集聚。
    (二) 培育优势产业, 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1.加大培育优势产业,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2.优势互补, 促进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3.明确招商重点,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三) 加强分类培育, 优化工业组织结构。
        1.加大企业集团培育力度, 做大做强优势企业。
        2.积极扶持中小企业, 搞活民营工业企业。
        3.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明晰工业企业产权。
    (四) 强化技术创新, 优化工业技术结构。
        1.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强化信息及信息技术向产业渗透。
        4.完善工业企业创新体系。
    (五) 实施品牌战略, 优化工业产品结构。
        1.树立品牌意识。
        2.做大做强品牌企业。
        3.创新品牌推介方式。
        4.建立品牌自主培育与引入的长效机制。
    (六)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严格淘汰落后产能。
        2.加大节能减排。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七)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1.建立健全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
        2.加快建设工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撑平台。
        3.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扶持力度。
        4.加强工业结构调整的人力资源开发。

(10)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与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说明
第2章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理论
    2.1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
        2.1.1 工业结构高度化理论框架
        3.1.2 工业结构合理化的理论框架
    2.2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
        2.2.1 工业结构方面
        2.2.2 产品结构方面
        2.2.3 组织结构方面
    2.3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标准
        2.3.1 工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准
        2.3.2 工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第3章 广西工业结构特征
    3.1 广西工业化阶段
        3.1.1 霍夫曼比例判断
        3.1.2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判断
        3.1.3 产业结构判断
        3.1.4 就业结构判断
    3.2 广西工业结构现状
        3.2.1 工业所有制结构
        3.2.2 工业区域结构
        3.2.3 工业产业结构
        3.2.4 工业企业组织结构
        3.2.5 工业技术结构
        3.2.6 工业产品结构
    3.3 广西工业结构特征
        3.3.1 工业以传统型和资源型为主
        3.3.2 公有制工业经济处于明显主导地位
        3.3.3 工业区域结构不合理
        3.3.4 产业技术素质不高
    3.4 广西工业结构因子分析
        3.4.1 因子分析模型构建
        3.4.2 数据来源和指标筛选
        3.4.3 因子分析的数据结果
        3.4.4 广西工业行业的因子特征分析
第4章 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
    4.1 优势条件
        4.1.1 工业结构层次明显
        4.1.2 区位优势突出
        4.1.3 资源优势
        4.1.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优势
    4.2 制约因素
        4.2.1 工业化进程滞后
        4.2.2 产业集中度低,核心竞争力不强
        4.2.3 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低
        4.2.4 科学技术人才匮乏
        4.2.5 工业发展资金短缺
第5章 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选择及政策措施
    5.1 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选择
        5.1.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特色工业
        5.1.2 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延伸产业链
        5.1.3 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优势工业
        5.1.4 大力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5.1.5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5.2 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政策措施
        5.2.1 加大自主创新,构建广西自主创新体系
        5.2.2 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5.2.3 加大人力资源建设
        5.2.4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5.2.5 加强金融支持力度
        5.2.6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5.2.7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建材工业结构调整与人才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规制下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徐成龙.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2]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过程、机理及耦合关系研究 ——以淮南、淮北为例[D]. 杨显明. 安徽师范大学, 2014(03)
  • [3]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 郑欢.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4]唐山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 郑美芳. 燕山大学, 2013(08)
  • [5]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及制度创新研究[D]. 李武军. 武汉大学, 2012(07)
  • [6]广西柳州市工业结构调整研究 ——基于结构优化升级视角[D]. 潘琦. 广西师范大学, 2012(09)
  • [7]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D]. 王利中. 西北大学, 2010(09)
  • [8]南宁市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研究[J]. 南宁市社科院课题组,覃洁贞. 经济研究参考, 2010(35)
  • [9]两化融合背景下的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J]. 苟仲文.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0(03)
  • [10]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 万兴伟. 广西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建材行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