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顾长锋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顾长锋

浙江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310000

摘要: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得空气污染日益加剧,随之而来的便是全球气候变暖。如何推动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使碳排放量逐渐减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立体化的生态城市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对我国来说,阻碍这一发展的一大难题便是资源与能源短缺,建筑业在这个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应该推动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建筑;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低碳建筑设计就是可持续性发展在建筑行业的一个典型的应用,进入21世纪以来,环保低碳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的国家,发展低碳建筑,降低能源消耗,打造高效绿色生态建筑是建筑行业的必行之路。在建筑中使用低碳设计,并避免生搬硬套,将人、建筑、自然有机结合,赋予建筑绿色、节能的意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使建筑富有生机和活力。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如何具备节能、环保、低碳可持续的功能,成为科研人员们研究的重点。应对节能、环保等的要求,科研人员们坚持不懈地探索、研究和尝试,低碳建筑初出雏形。

1低碳建筑设计的关注要点

1.1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无论是什么建筑,我们最先考虑的是其使用的期限。作为服务于人类的产物,建筑的一个全寿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建造、运行、改造、最终拆除。建筑设计时要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拆除过程中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危害。除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建筑的

构成材料和建筑废弃、拆毁后的垃圾处理,构成材料的产生又涉及到原材料的开采、运输和加工。

1.2关注建筑周围的环境

住宅建筑低碳和传统的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主要就是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时候,没有将经济原因作为主体,而是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在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伤害。希望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舒适环境。另外,当建筑完成以后,对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拆卸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考虑建筑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能够利用建筑区域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等;保护到原有的历史文化景观;建筑风格与规模迎合区域原有的环境风格;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在规划设计建筑时,要做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2低碳建设设计的基本特征

从以上的说明可以看出,住宅建筑低碳设计与传统的建筑设计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主要的特点有:

2.1最大限度的保证环境不受伤害

这是因为在进行选材的过程中选用了那些能耗比较低的材料,而且在建筑前期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尽量的不会产生建筑废料,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建筑垃圾的产生,从而保护了周围环境。

2.2控制能源的消耗

在对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那些具有环保性的材料,这可以有效的实现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2.3后期不会产生污染

也就是在建设结束的拆除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而且拆掉的设备还可以重复利用,保证整个项目建设都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3低碳设计的原则

3.1降低能耗的原则

对于住宅建筑低碳来说,要对使用过程中的能耗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在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工作时,综合考量建筑对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要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以体现建筑建筑工程的低碳、节能效果。

3.2因地制宜

进行住宅建筑低碳不能对以往的经验进行完全的模仿,而是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实时的分析和研究。在不同的气候条件设计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从而减少因为采光和供暖等产生额外的能耗。在阳光比较充足的地方,太阳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持续阴雨天气则

不会呈现很好的效果。在寒冷的地区应该将精力放在建筑保温材料上,而南方则尽可能的减少太阳光的直射。某种建筑平面在一个地区也许是当地的代表作,但是如果换到其他的地方,就有可能成为影响使用的一种无用建筑。

3.3尊重环境

在低碳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的安全、舒适以及经济,在这样的基础上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将环保的理念引入到建筑设计中。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人类的舒适程度。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所以在进行建筑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对人类无害的材料,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杜绝电波、有害气体等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威胁,同时需要在室内有着良好的、适合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

4基于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

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工作时,建筑师要对建筑工程的保温性以及隔热性引起重视,同时还要对建筑的通风效果以及采光效果等问题引起重视。现阶段,在环保理念以及节能理念的指导之下,要确保建筑有着良好的使用与节能性能,就要做好建筑工程的平面、立面设计,对天然因素进行良好的应用,进而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4.1墙体低碳设计

对于建筑的墙体来说,其作为建筑外围的结构主体,它对室内外的热量交换起到了重要的介质作用。一方面,要确保墙体具有良好的承重与安全维护功能,同时还要确保墙体结构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就是要对墙体材料的保温隔热效果进行研究。现阶段在进行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多使用到页岩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建材。另外,在进行墙体低碳设计工作时,还可以加设保温隔热层。一般来说,由于材料层次、布置的不同,其所起到的保温效果也是不同的。为了有效的防止墙体内出现冷凝水的问题,一般要将墙体的保温层设置在墙体的外层。此外,因为外保温绝热材料在施工时一般采用连续外包,因而其对混凝土的梁柱结构具有一定的隔断热量的重要作用。最后,在进行建筑的墙体低碳设计工作时,还要注重植被的利用。对于那些接受日照时间较长,同时受光照强烈的墙面,可以采用种植植被的方式降低热量的传递,进而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室内的温度。建筑设计一定要考虑到周围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4.2天然资源的利用

自然采光、通风、地质地势都是本土的天然资源。为了降低对各类设备的依赖性,低碳建筑设计应使建筑能够自然通风和采光。

4.2.1自然通风设计

自然通风是一项无成本的风力资源,完全可以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情况下,达到降温、去湿、疏通空气的作用,保持室内清新、干爽的环境,是绝佳的天然空调。通过利用自然通风条件,不仅能够确保室内外空气的流动效果,同时还能维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另外,通过进行合理科学的通风设计,可以减少窗扇的损耗,提升建筑的节能效果。在进行可控通风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可以在窗户上安装相应的自然通风器,进而可以利用自然环境的局部压力差以及环境中气体扩散的原理进行建筑内外的空气交换,同时也可以进行建筑室内温度的调节。另外,在进行设计工作时,还要注重挡风板以及挑檐等构件的应用,进而提升建筑的通风效果。

4.2.2采光设计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人们对于光的需求必不可少。低碳建筑作为人工环境,采光的设计合理与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或工作。采光可以分为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这两种措施。如何降低能源消耗,低碳建筑中采用的策略是将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即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使用人工照明设施,以此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建筑工程的冬季采光设计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节能设计效果,因而要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①建筑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尽量实现天然采光的效果。因而在进行设计工作时,要对建筑的窗口面积以及窗口位置进行推敲,另外还可以应用一些采光设施,进而确保室内有一个较好的采光效果。②在满足了建筑室内采光的需求外,还要考虑到室内照明能耗的节约问题。

4.3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

新型墙体材料的主要优点是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且重量较轻,是比较理想的墙体填充材料。目前,水泥工业在建材行业中所占能耗比重最大,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发展生态水泥,与传统水泥相比,生产生态水泥所用的原料大都为废渣尾渣等工业废弃物,节约了能源;在生产工艺方面,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有效的保护了环境;且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研究表明在环保方面粉煤灰也十分出色,据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的粉煤灰利用率高达65%以上。

5结束语

无论是设计还是在选择建筑材料方面,都应该充分考虑建筑节能的要求,在满足相关规定和标准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新技术,采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努力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伴随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不断普及,必会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型住宅是与可持续发展观紧密切合的现代化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所以要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的居住环境,携手打造和谐低碳的家园。

参考文献

[1]王书同.浅析低碳建筑设计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J].科技资讯,2017(13):46.

[2]李腾飞.浅谈低碳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素及其措施[J].门窗,2017(07):76.

[3]彭政.低碳建筑设计在东莞生态园公租房项目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7(22):45.

标签:;  ;  ;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顾长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