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嗜盐菌制备视紫红质和分离检测不饱和脂肪酸

用嗜盐菌制备视紫红质和分离检测不饱和脂肪酸

论文摘要

本文对制备细菌视紫红质的嗜盐菌的培养条件,细菌视紫红质的制备过程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进行了研究。细菌视紫红质,是存在于嗜盐菌紫膜上的跨膜蛋白质,也是一种独特的光敏蛋白质,通过光驱动质子泵效应实现光能—生物化学能量转换,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成为生物光学材料性质研究、器件开发利用的热点。嗜盐菌作为一种能在高盐浓度下生长的古细菌,它的生活环境和海洋鱼类及藻类相似,由于海洋中的鱼类和藻类体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推测这种菌也能合成不饱和脂肪酸。通过考察不同的培养时间、培养基的组成对菌体密度的影响得出了优化的嗜盐菌发酵条件:盐生盐杆菌发酵7天后进入稳定期,因此,发酵7天后终止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酸水解酪蛋白胨10.00g·g-1,酵母浸膏10.00g·L-1,MgSO4·7H2O 20.00g·L-1,柠檬酸三钠3.00g·L-1,KCl 2.00 g·L-1,FeSO4·7H2O 0.05 g·L-1和NaCl 200.00 g·L-1。在复合培养基中对嗜盐菌盐生盐杆菌进行培养,当菌体浓度OD600值达到1.7以上时,停止发酵。用离心机以3 000 rpm的速度将培养成熟的发酵液离心,时间为15 min。将细胞沉淀用15倍于细胞湿重质量的去离子水重悬于烧杯中,再用超声波破碎细胞。然后8 0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继续以12 000 rpm离心30 min,此时弃上清液,留紫红色沉淀。此两步弃的沉淀和上清液可以用来分离不饱和脂肪酸。用水洗涤沉淀,需充分震荡后再用12 000 rpm离心30 min。如此重复离心洗涤直到上清无色后,收集沉淀准备进一步纯化。最后分别配制60%,43%,35%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用蔗糖密度梯度法对细菌视紫红质进行纯化分离,纯化样品浓度可达到90%。收集细菌视紫红质分离过程中的上清液和沉淀物,对他们进行皂化然后萃取用以分离得到粗脂肪酸。将收集的物料转移至烧瓶中,加入KOH调pH值为12,并在80℃下恒温搅拌60 min进行皂化反应。皂化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再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用盐酸调至pH=2,然后2倍体积加入50%的氯仿甲醇溶液萃取脂肪酸。溶液逐渐分成两项,上相为甲醇—水相,下相为含脂肪混合物的氯仿相,流出氯仿相备用。共萃取两次。合并两次萃取液40℃下,减压蒸馏,即得混合脂肪酸浅黄色油滴。再用丙酮低温结晶法在-16℃处理除去饱和脂肪酸。用气相色谱对样品进行成分测定。结果表明盐生盐杆菌可以合成出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有3种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12%,16.76%和9.38%。实验结果证明在制备细菌视紫红质的废料中可以提取不饱和脂肪酸,这扩大了嗜盐菌的应用范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嗜盐菌中细菌视紫红质的功能及其分离
  • 1.1.1 嗜盐菌的种类及嗜盐机理
  • 1.1.2 细菌视紫红质的功能
  • 1.1.3 细菌视紫红质的分离方法
  • 1.1.4 嗜盐菌光敏蛋白提纯的困难
  • 1.2 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及其生产富集
  • 1.2.1 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
  • 1.2.2 不饱和脂肪酸的生产
  • 1.2.3 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和富集
  • 1.2.4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保护与安全性
  • 第二章 盐生盐杆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种活化
  • 2.3.2 种子液的培养
  • 2.3.3 发酵培养
  • 2.3.4 初始菌株和活化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600值的关系'>2.3.5 细胞干重与OD600值的关系
  • 2.3.6 培养基组成的影响
  • 2.3.7 酸性氨基酸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2.4 分析方法
  • 2.4.1 菌体浓度的测定
  • 2.4.2 pH值的测定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初始菌株和活化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600值的关系'>2.5.2 细胞干重与OD600值的关系
  • 2.5.3 培养基组成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2.5.4 酸性氨基酸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视紫红质蛋白的分离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操作与方法
  • 3.3.1 获取细胞
  • 3.3.2 超声波破碎细胞
  • 3.3.3 细菌视紫红质的初步离心分离
  • 3.3.4 细菌视紫红质的纯化
  • 3.4 分析方法
  • 3.4.1 细菌视紫红质的鉴定SDS-PAGE凝胶电泳
  • 3.4.2 紫外分光光度检测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溶液体积对菌体超声波破碎效果的影响
  • 3.5.2 细菌视紫红质的鉴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操作与方法
  • 4.3.1 皂化反应
  • 4.3.2 萃取
  • 4.3.3 纯化
  • 4.4 分析方法
  • 4.4.1 pH值的测定
  • 4.4.2 脂肪酸成分检测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蛋白质结构的微生物视紫红质系统发生分析[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2].散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紫红质基因突变筛查[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8(06)
    • [3].光计算[J].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 2008(04)
    • [4].细菌视紫红质在光逻辑门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12(10)
    • [5].细菌视紫红质在光存储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1(23)
    • [6].图评[J]. 张江科技评论 2019(03)
    • [7].变形菌视紫红质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 生物物理学报 2010(11)
    • [8].基于细菌视紫红质薄膜的三值光学数据存储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8(03)
    • [9].形觉剥夺性和光学离焦性近视豚鼠视紫红质表达变化研究[J]. 眼科学报 2008(01)
    • [10].视紫红质通道蛋白2在系统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 生命科学 2017(08)
    • [11].嗜盐菌的嗜盐机制与应用前景[J]. 硅谷 2013(13)
    • [12].电脑工作者饮食要讲究[J]. 民间传奇故事(A卷) 2010(09)
    • [13].护眼多吃胡萝卜菠菜[J]. 科技档案 2008(02)
    • [14].内蒙古额吉淖尔盐碱湖一株产视紫红质的极端嗜盐古菌的分离及其bop基因核心序列及最适生长条件的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13)
    • [15].嗜盐古菌中氯视紫红质基因序列的遗传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01)
    • [16].光遗传学:一种行为光控新技术[J]. 自然杂志 2019(03)
    • [17].光遗传技术中的两种主要光敏蛋白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J]. 生命科学 2020(01)
    • [18].内蒙古盐碱湖一株编码细菌视紫红质的嗜盐古菌bop基因全序列克隆及表达[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10)
    • [19].夜间开车如何保护视力[J]. 驾驶园 2013(11)
    • [20].抵御电脑辐射的简单办法[J]. 民间传奇故事(A卷) 2009(09)
    • [21].健康调频[J]. 女子世界 2016(08)
    • [2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J]. 生理科学进展 2008(02)
    • [23].“夜猫族”精力复原美食法则[J]. 科学大观园 2014(03)
    • [24].简单方法抗电脑辐射[J]. 中国科技产业 2009(03)
    • [25].熬夜女性 拒绝“伪提神”[J]. 婚育与健康 2012(09)
    • [26].大鼠的两种干细胞向光感受器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J]. 临床眼科杂志 2016(03)
    • [27].牛视紫红质蛋白质中视黄醛的活性位点[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07)
    • [28].双眸之后,光影之间[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5(04)
    • [29].脑力工作者的饮食要点[J]. 山西农业(畜牧兽医) 2008(12)
    • [30].醉后看电视伤眼睛[J]. 老同志之友 2010(09)

    标签:;  ;  ;  ;  

    用嗜盐菌制备视紫红质和分离检测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