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病毒型载体介导SOD1基因体外细胞转染及表达的实验研究

非病毒型载体介导SOD1基因体外细胞转染及表达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构建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La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应用RT-PCR从人外周血中扩增SOD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采用TA克隆技术,将目的片段插入到pUCm-T载体中进行鉴定,重组的质粒命名为pUCm-T-SOD1。随后,将SOD1进一步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Tracer-CMV/Bsd中。用脂质体将经过测序、验证的重组pTracer-CMV/Bsd-SOD 1质粒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染HeLa细胞,经杀稻瘟菌素(Blasticidin)筛选4周,用Western blot检测SOD1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Tracer-CMV/Bsd-SOD 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发现转染成功的细胞均发绿色荧光;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所转染的SOD1在HeLa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能够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SOD1的真核表达质粒pTracer-CMV/Bsd-SOD1,为进一步研究SOD1在基因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第二章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修饰及其DAN结合性能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 nHA)的表面修饰对DNA (pTracer-CMV/Bsd-SOD1)结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水热合成法制备nHA;应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 PEI)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对修饰及未修饰纳米粒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及Zate电位检测;凝胶电泳检测纳米粒修饰前后在不同pH值、不同浓度下与DNA结合及保护DNA抗核酸酶消化的能力。结果经PEI表面修饰的nHA透射电镜下呈短棒状,粒径较均匀,分散程度良好,而未修饰的较易团聚及分散性差;纳米粒经表面修饰后其Zeta电位为正,其在不同pH值、不同浓度下与DNA具有较强结合及抗核酸酶消化的能力;而未修饰的nHA表面带负电荷,与DNA结合及抗核酸酶消化的能力较差。在pH为7.0环境条件下经表面修饰的nHA浓度为250μg/mL时能更有效结合和保护DNA,且有较好的分散性及悬浮稳定性。结论nHA经PEI表面修饰后可成为一种有效的DNA结合及转运载体。第三章PEI修饰纳米羟基磷灰石载体介导SOD1基因体外细胞转染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经聚乙烯亚胺修饰羟基磷灰石纳米载体介导SOD1基因体外细胞转染的效果。方法:用聚乙烯亚胺修饰纳米羟基磷灰石(简称:nHA-PEI);应用集落形成实验观察nHA-PEI及未修饰nHA颗粒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用nHA-PEI、nHA及脂质体介导SOD基因转染Hela并评估其转染效率;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进一步检测nHA-PEI、nHA和脂质体介导SOD1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到nHA-PEI混悬液浓度为31.25~500μg/mL之间时对Hela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高于500μg/mL时,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性,而未经PEI修饰的nHA在整个实验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无明显的细胞毒性;荧光显微下观察未经PEI修饰的nHA转染效率极低为5%-8%左右,经PEI修饰的nHA,随着PEI修饰浓度的增加,转染效率也随之增加,最高为30%左右,但仍低于脂质体约70%左右;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SOD1表达水平nHA-PEI转染组明显高于nHA转染组,但低于脂质体转染组结论:经适当PEI表面修饰的nHA可成为一种有效的基因转染载体,但目前转染效率低,有待进于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SOD1真核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 1.1 引言
  • 1.2 材料
  • 1.3 方法
  • 1.4 结果
  • 1.5 讨论
  • 第二章 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修饰及其DNA结合性能的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3 方法
  • 2.4 结果
  • 2.5 讨论
  • 第三章 PEI修饰纳米羟基磷灰石载体介导SOD1基因体外细胞转染的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3 方法
  • 3.4 结果
  • 3.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猪胎儿成纤维细胞SOD1基因差异表达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2(02)
    • [2].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相关蛋白SOD1的氨基酸突变对其聚集的影响[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3)
    • [3].白血病抑制因子对转基因SOD1小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调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34)
    • [4].突变SOD1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易损性[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0(04)
    • [5].肌萎缩侧索硬化家系致病基因SOD1的突变检测[J].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5(04)
    • [6].肌萎缩侧索硬化与SOD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2(03)
    • [7].一个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家系突变的SOD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J]. 疑难病杂志 2008(02)
    • [8].丙泊酚对内毒素诱导人单核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表达SOD1蛋白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13(24)
    • [9].肌萎缩侧索硬化一家系的临床特征及SOD1基因分析[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09(05)
    • [10].川芎嗪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SOD1的影响[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07)
    • [11].崂山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SOD1和APOE基因差异表达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2)
    • [12].GPX1和SOD1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06)
    • [13].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SOD1基因突变检测及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J]. 遗传 2011(07)
    • [14].SOD1~(A4V)基因突变致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伴腓肠肌水肿一例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06)
    • [15].SOD1抑制剂与癌症[J]. 工业微生物 2016(02)
    • [16].中国华东地区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SOD1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6(02)
    • [17].酿酒酵母SOD1、SOD2基因缺失对胁迫耐受性的影响[J]. 中国酿造 2012(09)
    • [18].家族性ALS发病机制中SOD1突变体作用的研究进展[J]. 重庆医学 2008(18)
    • [19].新西兰白兔SOD1基因编码区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19(08)
    • [20].抑制SOD1调节上皮间质转化抑制鼻咽癌细胞迁移[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7(01)
    • [21].SOD1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丙泊酚防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 医药导报 2014(10)
    • [22].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与SOD1单倍型的关联研究[J]. 职业与健康 2011(23)
    • [23].补阳还五汤载药血清对缺氧复氧神经干细胞SOD1蛋白和Nrf2mRNA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 四川中医 2013(01)
    • [24].新西兰兔SOD1基因的分泌型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在E.coli表达[J]. 畜牧与兽医 2019(08)
    • [25].SOD1转基因小鼠骨骼肌中解偶联蛋白-3表达水平变化及其意义[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06)
    • [26].酵母SOD1基因缺失突变体应答真菌细胞壁抑制剂CFW的转录组学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01)
    • [27].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胃GPX1和SOD1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 现代医院 2017(07)
    • [28].葡萄糖对鹅原代肝细胞GPX1和SOD1基因表达及酶活力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14(03)
    • [29].丁苯酞对SOD1~(G93A)转基因鼠脊髓Ferritin表达的影响[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01)
    • [30].去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脏SOD1和GST-P表达的影响[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04)

    标签:;  ;  ;  ;  ;  ;  ;  ;  ;  

    非病毒型载体介导SOD1基因体外细胞转染及表达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