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土地整理关系的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新农村居民点建设为例

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土地整理关系的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新农村居民点建设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一些村镇盲目扩展建设,占用大量耕地,激发乡村居民点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例,通过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点的建殴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和谐关系。面对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村镇的盲目扩张,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空心村”现象,造成土地浪费严重。在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对农村居民点进行集约利用变得极为重要,通过居民点集约建设,缓解人地矛盾,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和谐,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例,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理论与实证分析、统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采用访问调查、发放调查表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的资料,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具体措施及数据论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和谐关系。研究证明: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殴和土地整理,集中建设密度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居住小区: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优化建设用地结构,整出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面积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和谐发展。论文成果:1.结合任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点和土地整理,对现阶段新农村居民点建殴的政策研究。2.通过对任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的研究。论证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运作模式和作业模式是可行的。3.通过任城区土地整理能够缓解农耕地资源的流失,实现建设用地的零增长和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4.通过任城区土地整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的建设,可以达到国家对新农村基础建设的要求,解决居民点用地日益增加和国土耕地资源日渐减少的相互矛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和谐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路线
  • 1.2.4 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外土地整理发展概况
  • 2.1 国外土地整理发展概况
  • 2.2 国内土地整理的发展概况
  • 2.2.1 国内土地整理的发展
  • 2.2.2 我国国内农村居民点用地情况
  • 2.3 我国土地所面临的问题
  • 2.4 我国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
  • 第三章 任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点建设案例分析
  • 3.1 任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内容与程序分析
  • 3.1.1 任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内容
  • 3.1.2 任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程序
  • 3.2 任城区新农村居民点建设运作分析
  • 3.2.1 常见居民点建设的运作模式和作业模式
  • 3.2.2 任城区居民点建设的运作模式和作业模式
  • 3.2.3 任城区政府选用模式在居民点建设运作过程中的弊端分析
  • 3.2.4 任城区居民点建设的流程
  • 3.3 任城区居民点建设结果
  • 3.3.1 任城区原有土地利用概况
  • 3.3.2 任城区新农村居民点建设前土地存在的问题
  • 3.3.3 任城区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
  • 3.3.4 任城区总体情况居民点建设前后对比分析
  • 3.3.5 任城区农村住户人均居民点建设前后对比分析
  • 3.3.6 任城区居民点建设前后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任城区农村宅基地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价的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以黄石市为例[J]. 华中建筑 2020(01)
    • [2].基于乡村振兴视域的农村居民点整治经验总结与启示[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8)
    • [3].陇川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研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8(05)
    • [4].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化模拟研究综述[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1)
    • [5].基于分形理论的川西南山区河流与农村居民点分布关系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2)
    • [6].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研究进展及评述[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03)
    • [7].基于空间组合特征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4)
    • [8].不同城镇化进程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1)
    • [9].农村居民点演化数据制备综述[J]. 资源科学 2019(04)
    • [10].赣东北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贵溪市为例[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 [11].基于“点-面”特征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识别[J]. 资源科学 2019(06)
    • [12].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9)
    • [13].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权衡关系解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3)
    • [14].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及分异[J].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2)
    • [15].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居民点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8(01)
    • [16].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1)
    • [17].丹东市进一步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若干建议[J]. 南方农业 2018(06)
    • [18].基于综合质量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分区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4)
    • [19].基于“城——村—地”三维视角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策略——以江苏省新沂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8(04)
    • [20].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上海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研究[J]. 上海国土资源 2018(03)
    • [21].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分析与治理优化——基于山东省试点项目的调查[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03)
    • [22].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的经济学分析[J]. 绿色科技 2017(02)
    • [23].成本效益、政策认知与农村居民点整理农户补偿满意度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5)
    • [24].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研究进展及趋向[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07)
    • [25].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影响因素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07)
    • [26].南京市浦口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测算——基于农户意愿修正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6)
    • [27].基于改进综合指标法的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估及分区[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9)
    • [28].农村居民点整治农民入住新社区满意度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7)
    • [29].基于迭代评价法的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整治策略[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7)
    • [30].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效应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15(11)

    标签:;  ;  ;  ;  

    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土地整理关系的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新农村居民点建设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