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

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

论文摘要

乡村治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关系着农民的生活和命运,决定着乡村公共事务的组织与管理,社区公共资源的动员与调控,也与国家的稳定紧密相连,是学者不能回避的研究领域。古代社会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并没有构成显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只是随着现代文明因素的出现,与传统农业文明密切相关的农村和农民才构成了社会和政治问题,特别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现代化启动后,作为传统因子的农村和农民问题显得格外突出。1949年后的中国社会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与过去的断然决裂,但是农村和农民仍是现代化进程的“买单者”。所以,目前中国乡村的治理状况并不是当代“问题意识”的产物,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传统与现代“倾轧”的结果。因此,透视当下乡村社会,只把视角局限于“问题”,无疑是西医疗法,不能本质上认识乡村社会,实现乡村善治。这样,过滤千年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国家治权、乡村精英和农民的“乡村在场”为分析框架,对中国传统社会乡村治理、近代社会乡村治理、集体化时期的乡村治理和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治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反思性考察。笔者认为,千年中国乡村治理过程中,国家治权、乡村精英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四种乡村治理模式:专制——自治模式、独裁——剥夺模式、集权——政治运动模式和乡政——村治模式,并分析了四种模式乡村治理绩效,得出了两个结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取决于国家治权的配置方式、乡村精英的权威基础以及农民的行动逻辑;乡村社会经济状况取决于国家治权的目标、乡村精英的品性和农民经济活动的自主性。最后预设了未来中国乡村治理模式为“有限主导——合作”模式。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共六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进行了简要评析,介绍了研究方法,各章安排,并提出了预期目标。正文包括四章,从时间维度进行表述:第二章对传统社会乡村治理进行了考察和分析。(1)中央君主集权专制(despotism)的国家政体是传统社会乡村治理的基点;(2)专制国家乡村治理的工具是“权力的文化网络”(culture nexus of power)和“权力的制度网络”;(3)乡村精英具有乡土性和国家政治依附性;(4)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酿制了小团体性乡村自治表象;(5)传统社会乡村治理模式是“专制——自治”(self—determination)式;(6)乡村社会表现出了稳定性和停滞性。第三章对近代社会乡村治理进行了考察和分析。(1)近代乡村危机与民族国家的建构是近代社会乡村治理的背景;(2)民国政权的地方自治导致了国家政权内卷化;(3)乡村精英发生了质变;(4)农民流离失所;(5)近代社会乡村治理模式是“独裁(dictatorship)——剥夺”式;(6)乡村社会一片衰败。第四章对集体化时期乡村治理进行了考察和分析。(1)土地改革和乡村政权建立后的农民国家观念是集体化时期乡村治理的基点;(2)集体化后的乡村社会呈现着集权化特征,政治运动强化着这种集权;(3)国家完成了乡村精英同质化;(4)农民依附于社、村、队组织之中;(5)集体化时期乡村治理模式是“集权——政治运动”式;(6)乡村秩序可控,经济增长不可计划。第五章对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进行了考察和分析。(1)乡村经济自主性增长和乡政村治结构的形成是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的起始点;(2)压力型体制下的乡镇政府具有强科层化特征;(3)村干部处于多重角色的冲突之中,权力资源化,权威逐渐消解;(4)农民自主性增强,自我性更甚;(5)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模式是“乡政——村治”式;(6)乡村矛盾层出不穷,经济总量阶段性上升,农民收入不稳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第六章结语通过对前面四种乡村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得出了基本结论:国家治权、乡村精英、农民是乡村治理三要素,三者在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权能配置状况决定着乡村治理模式。其中,国家及其政府组织在乡村的权力配置、运行目标对于治理状况起着决定作用;乡村精英和农民在乡村治理中并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理性”使他们会不时扩张国家权力甚至超越国家政权规制,一旦国家政权放松了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乡村“自治”就会生长并发育。同时,还预设了未来中国乡村治理是“有限主导——合作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 1.3.1 国家政权(基层政权)与乡村治理的研究
  • 1.3.2 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研究
  • 1.3.3 农民与乡村治理研究
  • 1.3.4 中国当代乡村治理理论研究
  • 1.3.5 对以往研究的反思
  • 1.4 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1.4.1 分析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公元前221~1912)
  • 2.1 君主专制国家的形成与特点
  • 2.1.1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的形成
  • 2.1.2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的职能
  • 2.1.3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的基础
  • 2.2 君主专制国家的乡村治理:权力的文化网络和权力的制度网络
  • 2.2.1 君主专制国家乡村“权力的文化网络”
  • 2.2.2 君主专制国家乡村“权力的制度网络”
  • 2.3 地方精英的乡村治理:乡土性与国家政治依附性
  • 2.3.1 家族长老
  • 2.3.2 乡里组织领袖
  • 2.3.3 绅士
  • 2.3.4 乡间豪民
  • 2.4 传统乡村农民的行动逻辑
  • 2.4.1 小农经济
  • 2.4.2 场域伦理
  • 2.4.3 传统乡村农民的行动逻辑
  • 2.5 传统社会乡村治理模式:专制——自治式
  • 2.5.1 学界的认识
  • 2.5.2 一种理论构架:专制——自治模式
  • 2.6 传统社会乡村治理绩效
  • 2.6.1 自闭稳定的乡村秩序
  • 2.6.2 停滞的乡村社会
  • 第三章 近代社会的乡村治理(1912~1949)
  • 3.1 现代化启动后的乡村危机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创建
  • 3.1.1 现代化启动后的乡村危机
  • 3.1.2 现代民族国家的创建
  • 3.2 中华民国政权的地方自治
  • 3.2.1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
  • 3.2.2 北洋军阀的地方自治
  • 3.2.3 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与农村合作运动
  • 3.2.4 国家政权内卷化
  • 3.3 近代地方精英的乡村治理
  • 3.3.1 宗族的衰落与变异
  • 3.3.2 乡村绅士质变
  • 3.3.3 乡村商人自利行为
  • 3.3.4 村长、保长、甲长的赢利行为
  • 3.3.5 知识分子乡村治理的失败
  • 3.4 近代乡村农民:自卫、互助和离村
  • 3.4.1 农民的乡村自卫
  • 3.4.2 农民的互助合作
  • 3.4.3 农民离村
  • 3.5 近代乡村治理模式:“独裁—剥夺”式
  • 3.6 近代乡村治理绩效
  • 3.6.1 乡村失序
  • 3.6.2 乡村经济衰败
  • 第四章 集体化时期的乡村治理(1949~1978)
  • 4.1 土地改革、乡村政权重建与农民国家观念
  • 4.1.1 土地改革
  • 4.1.2 乡村政权的重建
  • 4.1.3 农民国家观念
  • 4.2 整体性乡村社会的形成
  • 4.2.1 乡村集体化
  • 4.2.2 乡村政治运动
  • 4.2.3 整体性乡村社会的形成
  • 4.3 乡村精英同质化与权威基础权力化
  • 4.3.1 乡村传统权势阶层堙灭
  • 4.3.2 乡村干部政治社会化
  • 4.3.3 乡村干部权威基础权力化
  • 4.4 农民的组织性依附
  • 4.4.1 生产生活集体化
  • 4.4.2 日常生活政治化
  • 4.4.3 组织性依附
  • 4.5 集体化时期乡村治理模式:集权——政治运动式
  • 4.6 集体化时期乡村治理绩效
  • 4.6.1 可控的乡村秩序
  • 4.6.2 不可计划的乡村经济增长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治理(1978~2002)
  • 5.1 土地分户经营和“乡政村治”体制的形成
  • 5.1.1 土地分户经营
  • 5.1.2 经济活动自主化
  • 5.1.3 “乡政村治”体制的形成
  • 5.2 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政府的行为特征
  • 5.2.1 权力代理
  • 5.2.2 政权经营
  • 5.2.3 科层化特征
  • 5.3 村干部的多重角色
  • 5.4 农民自我意识增强
  • 5.4.1 农民阶层分化
  • 5.4.2 农民去政治化
  • 5.4.3 农民参与公益活动的惰性
  • 5.5 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治理模式:乡政—村治式
  • 5.6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绩效
  • 5.6.1 总体稳定,矛盾层出不穷
  • 5.6.2 经济总量阶段性上升,农民收入不稳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 第六章 乡村治理模式比较及未来走势
  • 6.1 乡村治理模式比较及其启示
  • 6.2 未来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展望
  • 6.2.1 现有的主流观点
  • 6.2.2 未来中国乡村治理模式:有限主导——合作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