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新生幼虫脱氧核糖核酸酶Ⅱ表达及鉴定

旋毛虫新生幼虫脱氧核糖核酸酶Ⅱ表达及鉴定

论文摘要

对本实验室通过筛选旋毛虫新生幼虫差减cDNA 文库所获得的新生幼虫期特异性表达基因N5(基因库注册号为:AF331159)进行Interproscan 检索,发现N5 可能编码脱氧核糖核酸酶Ⅱ(DNaseⅡ)。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N5。将重组质粒pET28a-N5 放入表达菌E.coli BL21 (DE3)。用IPTG 在不同的表达条件(不同温度、IPTG 浓度、细菌的OD 值)对重组表达菌BL21 (DE3)进行诱导,对菌体裂解物进行SDS-PAGE 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诱导条件下表达表达量不同。利用尿素提取包涵体法提取不同条件下表达的包涵体。将包涵体分别溶于TE(Triscl-EDTA)、PBS(磷酸盐缓冲液)置于4℃冰箱中复性,然后用包涵体复性后的上清液对λDNA 进行酶切分析,结果表明:复性后的包涵体上清液中的可溶蛋白具有较强的核酸酶活性。通过对N5 基因序列分析以及将N5 同其他物种的脱氧核糖核酸酶Ⅱ基因进行比对,发现N5 基因在基因水平上属于编码脱氧核糖核酸酶Ⅱ基因家族成员,并找出N5 基因编码活性中心氨基酸和中心内关键氨基酸的碱基序列,通过PCR 进行对编码关键氨基酸-组氨酸的密码子分别定点突变为编码赖氨酸和丝氨酸的密码子(突变后的基因分别命名为MC578A-29、MC578B-29)。突变后,同样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MC578A-29、pET28a-MC578B-29,进行诱导表达和酶活性测定,发现突变后所编码的蛋白通过溶于PBS,4℃进行复性,复性后上清液中的可溶蛋白核酸酶活性明显下降或丧失。说明:活性中心的分析和定点突变位置的选择是正确的。对N5 和MC578A-29、MC578B-29 表达产物在不同条件进行酶活分析,证明该N5 基因编码的脱氧核糖核酸酶具有DNaseII 的特性。DNaseⅡ的作用特性:1 最佳pH 条件为酸性;2 不依赖二价阳离子;3

论文目录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 酶活研究的方法介绍
  • 1.1 几种不同类型的诱变方法
  • 1.2 ATA 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2 脱氧核糖核酸酶Ⅱ的研究进展
  • 2.1 糖核酸酶Ⅱ的特性
  • 2.2 有关DNaseⅡ基因研究进展
  • 2.3 功能特性
  • 第二篇 实验内容
  • 第一章 旋毛虫新生幼虫期脱氧核糖核酸酶Ⅱ基因序列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序列测定及分析
  • 2 结果
  • 2.1 测序结果
  • 2.2 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脱氧核糖核酸酶II的表达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脱氧核糖核酸酶II 活性中心的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简历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The TatD-like DNase of Plasmodium mediates the interaction with ETs[J].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 2016(03)
    • [2].DNaseⅠ在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中的作用[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13)
    • [3].脱氧核糖核酸酶Ⅱ(DNaseⅡ)家族及其类似物的性质和研究现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3)
    • [4].鼠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 Ⅱα)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 中国兽医学报 2009(06)
    • [5].人DNase Ⅰ的表达、纯化及降解NETs活性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9(01)
    • [6].牛胰腺DNaseⅠ基因的合成、表达及功能验证[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 [7].凡纳滨对虾DNaseⅠ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 动物学杂志 2010(01)
    • [8].DNaseⅠ在临床中的应用[J].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09(02)
    • [9].Effects of Nephrolithiasis on Serum DNase(Deoxyribonuclease Ⅰ and Ⅱ) Activity and E3 SUMO-Protein Ligase NSE2(NSMCE2) in Malaysian Individuals[J].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5(09)
    • [10].DNase对中性粒细胞形成胞外诱捕网的调节作用[J]. 生命的化学 2013(02)
    • [11].单增李斯特菌TatD-like DNase序列结构特征及其表达纯化和重组蛋白活性的研究[J]. 中国兽医科学 2020(01)
    • [12].DNase处理法结合数字PCR与qPCR对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比较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10)
    • [13].DNase1L3的活性检测及其临床初步观察[J]. 现代免疫学 2020(01)
    • [14].脱氧核糖核酸酶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15)
    • [1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及滑液中DNase Ⅰ活性检测及与炎症的相关性[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6(09)
    • [16].旋毛虫成虫DNaseⅡ—T3223-7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鉴定[J]. 中国兽医学报 2017(01)
    • [1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DNaseⅠ活性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8)
    • [18].雷蒙德氏棉DNase Ⅰ高敏感位点(DHSs)文库构建方法[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19].高糖刺激INS-1细胞DNase I表达升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4(03)
    • [20].植物基因组DNase Ⅰ超敏感位点的研究进展[J]. 遗传 2013(07)
    • [21].应用手足口病病原体验证改良的DNase-SISPA方法检测未知病毒感染的特异性[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05)
    • [22].Egfr基因启动子区的DNaseⅠ高敏感位点定位[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9(02)
    • [23].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素基因的检测及蛋白酶K和DNase Ⅰ对菌株被膜形成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7)
    • [24].NDPK-A C4/109/145S突变体降低磷酸转移酶活性但增加DNase活性[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1(03)
    • [25].染色质DNaseⅠ超敏感位点的定位及其转录调控功能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06)
    • [26].IMA、DNase Ⅰ、H-FAB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J]. 山东医药 2013(37)
    • [27].旋毛虫plancitoxin-1-like基因的序列分析与编码蛋白结构预测[J]. 畜牧兽医学报 2018(01)
    • [28].重组EBV-TK及DNase检测鼻咽癌血清相应抗体的比较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S4)
    • [29].DNase I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5(09)
    • [30].重组EBV-TK及DNase检测鼻咽癌血清相应抗体的比较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S2)

    标签:;  ;  ;  ;  ;  

    旋毛虫新生幼虫脱氧核糖核酸酶Ⅱ表达及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