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社会风尚诸问题研究

北朝社会风尚诸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风尚是一定时期内,社会中某一范围的社会成员中普遍流行的风气和行为。它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追求。本文即立足于社会风尚,选取北朝时期社会生活中各时段所流行的几种风尚,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全文共分六个部分。首先在绪论部分对“风尚”这一概念作一理论的阐释与探讨,以便于本课题的展开与研究。并对北朝社会生活研究状况进行简要回顾与综述,以说明本文所据有的材料基础。以下分为五章,选取北朝社会生活中典型现象与特征,从奢华、饮酒、婚恋、尚武、崇佛几个角度,钩沉征引,分类论列,描述每种风尚在社会中发展演进之轨迹,探析其对社会、历史所产生之作用与影响。论述力求全面,征引简要明晰。试图具体而微地再现北朝社会风貌。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风尚及其相关概念涵义的辨析
  • 二、选题的意义及其研究价值
  • 三、对北朝社会生活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 四、存在的问题
  • 五、本论文的思路
  • 第一章 社会上层竞行奢华
  • 第一节 社会上层奢华成因分析
  • 一、物质上的丰足集中为奢华之基础
  • 二、对享乐纵欲的辩护
  • 三、宗室贵族,倡引其风
  • 第二节 社会上层奢华表现
  • 一、日常生活
  • 二、财婚
  • 三、蓄妓
  • 四、厚葬
  • 第三节 社会上层奢华影响
  • 一、聚敛攀比,贪污成风
  • 二、造成社会资源浪费,遭到有识之士指斥非议
  • 三、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从而加速了王朝的终结
  • 第二章 饮酒风尚纵贯朝野
  • 第一节 饮酒风尚的成因
  • 一、地理环境与民族性格
  • 二、奢华之风与统治者的揄扬提倡
  • 三、制酒行业技术发达
  • 第二节 社会各阶层饮酒表现
  • 一、饮酒群体分析
  • 二、礼仪用酒
  • 三、偶有酒禁,难妨其风
  • 第三节 饮酒之社会影响
  • 一、消耗大量粮食,造成物质浪费
  • 二、造成吏政荒怠,贻误政事,为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 三、饮酒与诗歌
  • 第三章 女性婚恋中的开放风气
  • 第一节 女性婚恋开放风气形成的原因
  • 一、妇女社会地位较高
  • 二、社会遗俗影响
  • 三、开放婚恋观念在民歌中之表现
  • 第二节 女性再婚自由
  • 一、皇室妇女再婚
  • 二、其他阶层妇女再婚
  • 第三节 婚外情盛行
  • 一、皇室妇女婚外情
  • 二、其他阶层妇女婚外情
  • 第四节 妇妒之风的兴起
  • 一、妇妒之风概说
  • 二、北朝妇妒表现
  • 第四章 尚武之风绵延长久
  • 第一节 尚武之风形成的原因
  • 一、北方的自然环境
  • 二、北方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社会各层尚武表现
  • 一、讲武教战,演练武事
  • 二、武人辈出
  • 三、女子习武
  • 四、射猎――尚武精神之张扬
  • 五、娱乐竞技――尚武精神之延伸
  • 六、考古中所见尚武遗物
  • 第三节 尚武对文学创作之影响
  • 一、北朝民歌所见尚武
  • 二、文人创作诗歌所见尚武
  • 第五章 崇信佛教弥漫社会
  • 第一节 佛教盛行之成因
  • 一、社会动荡,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力
  • 二、佛教本身的生命力
  • 三、统治者的倡导扶持
  • 第二节 佛教盛行之表现
  • 一、各阶层崇佛
  • 二、广造寺像
  • 三、神异传说流行
  • 四、“反佛”、“灭佛”,难阻其势
  • 第三节 佛教盛行之影响
  • 一、为底层平民提供了精神依托,带来了实际的温情与救助
  • 二、佛教节日庆典丰富了平民生活
  • 三、佛教建筑奢华铺张,消耗了大量社会资源与财富,加重了平民负担
  • 四、产生了以僧官寺院为中心的新的剥削阶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 [1].《魏书》所涉元宗室养嗣子问题略谈[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魏书》校勘拾遗[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3].《魏书》著录高允著述考释[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4].《魏书》“所·动”结构考察[J]. 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6(05)
    • [5].魏收与《魏书》案[J]. 珞珈史苑 2013(00)
    • [6].《魏书》求同类测度问句探析[J]. 青年文学家 2014(26)
    • [7].《魏书》点校献疑[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
    • [8].《魏书》所见拓跋魏对政权合法性的追求[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9].《魏书》标点勘误一则[J]. 江海学刊 2014(01)
    • [10].《魏书》点校再补[J]. 古籍研究 2013(01)
    • [11].《魏书》中“公园”一词的辨析[J]. 建筑与文化 2014(08)
    • [12].浅谈《魏书》的毁誉与魏收之是非[J]. 邢台学院学报 2014(03)
    • [13].《魏书》《北史》对读札记[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
    • [14].确有曹魏人所写《魏书》[J]. 文史杂志 2009(03)
    • [15].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勘误一则[J]. 江海学刊 2013(02)
    • [16].试论《魏书》时语谣谚在汉语词汇史中的研究价值[J]. 语文知识 2009(04)
    • [17].衔接的语篇功能:《魏书》与《北史》中卷一的对比试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08)
    • [18].《魏书》号为秽史的历史原因[J].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6)
    • [19].政令所见北魏旱灾及相关荒政考述[J]. 沧桑 2014(01)
    • [20].《魏书》《北史》辨误二则[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0(01)
    • [21].中国第一部石油气象专著[J]. 石油知识 2018(06)
    • [22].《魏书》“秽史”问题浅析[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09)
    • [23].《魏书》是魏国人写的吗[J]. 咬文嚼字 2009(02)
    • [24].史书动态[J]. 文史天地 2017(04)
    • [25].北魏官宦贪腐与政府之对策[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4(04)
    • [26].《魏书》《北史》相同史实部分用语比较研究[J]. 古汉语研究 2008(03)
    • [27].《魏书》《北史》本纪部分衔接系统对比研究[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8].《魏书》《北史》卷一衔接系统对比研究[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9].试述北魏外交使臣派遣与管理体制[J]. 社会科学战线 2017(08)
    • [30].《魏书》孝文帝太和十五年改易庙号诏考订[J]. 中国史研究 2009(03)

    标签:;  ;  ;  ;  ;  ;  ;  

    北朝社会风尚诸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