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反应论看ArthurWaley的《道德经》译本

从读者反应论看ArthurWaley的《道德经》译本

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南昌330096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先后出现过很多翻译版本,但要确切地传达其中的思想内涵却并不容易。本文试从读者反应论的角度对ArthurWaley的译本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中西方读者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译文的影响。

关键词:读者反应论;文化翻译;ArthurWaley译本《道德经》

1.0引言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长期从事《圣经》翻译的实践中,提出了读者反应论的重要翻译思想。这一思想把读者的接受和理解纳入翻译这一动态活动中,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和翻译实践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文化翻译观的巨大冲击下,读者反应论受到强烈的抨击。

《道德经》自从20世纪上半叶起由西方汉学家翻译成英文,流入西方后引起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老子《道德经》的英文版本多达数十种。在近现代汉学经典翻译群体中,出现了一些较具代表性,并被公认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译著学者,如英国汉学家雅格·李(JamesLegge)、阿瑟·威利(ArthurWaley)、美国的布莱克尼(RaymondBernardBlakney)、陈汉森(ChadHansen)和中国的林语堂、陈荣捷等人。

本文首先对奈达的读者反应论进行简要介绍,再分析读者反应论和文化翻译之间的关系,最后选取ArthurWaley译本《道德经》中有关文化内容翻译的译例进行分析,以说明中西方读者思维方式的差异及读者的可懂性对译文的影响。

2.0奈达的读者反应论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长期从事《圣经》翻译,他的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和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到80年代,奈达的翻译思想对西方译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德国和美国深受欢迎,统领德国翻译教学。80年代初,他的翻译思想被引入国内,引起国内学者研究的热潮,甚至在当时出现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另外,“奈达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自1982年起他先后十余次应邀来华讲学,与我国许多学校和学界人士长期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和交流。”[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231页。]

读者反应论是奈达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的科学探索》中,奈达详细阐释了翻译中“动态对等”的主导思想,即重视读者的反应,用自然流畅的语言使译文读起来一目了然,甚至可根据不同层次的读者对同一文本译出不同的译文,使译语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效果。[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236页。]奈达认为,翻译即是交际,这个过程要看译语读者在听、读译文时所获得的内容,即他们的反应。[NidaEugene: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P118.]判断一个译本优劣的标准不应拘泥于相应的词汇意义、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的对比,重要的是要考察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的程度。翻译既然是一种交际,“不对信息接受者的作用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交际的任何分析都是不完整的。”[NidaEugeneandWilliamD.Reyburn:MeaningAcrossCultures[M],NewYork:OrbisBooks,1981,P19.]重视读者反应是为了让译语读者能大致和源语读者一样去理解和欣赏一个文本,从而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接近对等的阅读效果。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成为评价译文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使读者的地位提高与译者进行平等对话,从而使翻译活动更趋于合理化。

由此可见,翻译过程包括两次阅读和两次接受的行为:译者阅读原文、经想象接受原文;译文读者阅读译文、经想象接受译文。译者对原文的阅读与书写形成文化想象的场域,译文读者对译文的阅读与接受是对文化想象的再想象。[辛红娟著:《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本行旅与世界想象[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第324页。]

然而,反对读者反应论的人认为,过分强调读者反应论可能失去源语文化中几乎所有的文化特色,不利于源语文化的传播。郭建中认为,他们的观点主要集中于比喻和句法形式方面,强调为了保存文化的“异国情调”这些成分应该移植到目的语中,以此来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也有利于源语文化的传播。[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02).]因此,在翻译中为了突出“异国情调”在文化翻译方面应尽量采用异化方法,为目的语注入新的血液;而归化的翻译方法有可能抹杀源语文化,不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3.0读者反应论和文化翻译

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王治奎:大学汉英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不同民族的文化通过语言而传袭和传播,语言中处处刻有文化的印记。因此,在不同语言的翻译中,要注意介绍和推广异域的文化特色。对于一个翻译者来说,既要通晓两种语言,也必须熟谙文化的异同。文化的定义多达160余种,最权威的是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给文化下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内涵是如此的丰富和复杂,把握好不同文化的翻译是一位成功的译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从读者反应的角度来看,目的语读者对源语语言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这给他们阅读和欣赏造成了困难,适当的归化能使读者能够较顺利地欣赏和把握原作的思想和意义。可见,读者反应论强调的是译文的可接受性,对源语中的文化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即归化和异化相结合,就能够达到既恰当传播源语文化又易于读者接受的“双赢”结果。ArthurWaley从西方读者的反应论角度出发,会更加考虑到西方读者的接受能力。因此,在谈读者反应论与汉英文化的翻译中,笔者选取了ArthurWaley的译本进行分析。

4.0从中西方读者不同的反应看ArthurWaley的翻译

英国的汉学大师、翻译家ArthurWaley翻译的《道德经》被公认为是比较权威的英译本,由著名专家王岳川先生撰写前言,重印过多次。ArthurWaley的译本总体上保留了《道德经》语言简洁,含义深远的特点,基本传达了原文本所承载的道家思想。[谭静:《道德经》翻译中的中西思维差异[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10月。

]

ArthurWaley翻译《道德经》是为了向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西方读者传播地道的中国文化,所以他的翻译尽量使用解释性的语言并带有大量的注释,但是由于受其自身中国文化背景的局限,在很多情况下,他没能正确地理解原文的意义而出现不当的翻译。下文将对译例做具体分析。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hapter1)

TheWaythatcanbetoldofisnotanUnvaryingWay;

Thenamesthatcanbenamedarenotunvaryingnames.

(ArthuryWaley译)

这句话的大意是:‘道’,说得出,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叫得出,它就不是永恒的名。“道”是老子哲学的专用名词和中心范畴,含有下列三层含义:一指形而上的实存者,即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二是指宇宙万物发生、存在、发展、运动的规律;三是指人类社会的一种准则、规范。“道可道”中第二个“道"字,作动词,意为“描述、称说、表达”,可译为“toldof”,“spokenof”。“道”译成Way是否妥当?Waley作为一名外国人,深知一般西方读者的智力水平和阅读能力,因此采取了解释性的翻译方法,将“道”解释成Way,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是比较易于接受的。

5.0结语

ArthurWaley译《道德经》译本从整体上来说是成功的,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读者反应论角度来看,ArthurWaley本人首先是作为一名西方读者来理解《道德经》,然后他才是一名译者。“译者在阅读原文前处于一种先在的理解状态,在阅读的过程中,他积极地向文本开放,相互交流和对话,使文本的理解和意义的产生成为可能,然后再把他所精确掌握的原文传达给译语读者。”然而,作为中华经典的《道德经》,博大精深,负载着大道的全息性信息,有很多难解之处。大道本来就是得靠自悟和心传,无法完全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中西语言(尤其是古汉语和现代英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巨大,以及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反应的差异所造成的翻译过程中或语义或文化或二者兼有的损失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严谨的学术工作者,最好还是能抱着“既译之,则慎之”,甚至是万无一失的心态,才能尽可能把跨学科翻译做得更好,才能更好的将中国经典文化传播至世界。

参考书目: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NidaEugene: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

[3]NidaEugeneandWilliamD.Reyburn:MeaningAcrossCultures[M].NewYork:OrbisBooks,1981.

[4]老子著,ArthurWaley译,道德经:汉英对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5]老子著,(晋)王弼注:道德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辛红娟著:《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本行旅与世界想象[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8]王治奎:大学汉英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9]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标签:;  ;  ;  

从读者反应论看ArthurWaley的《道德经》译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