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大白猪肌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梅山—大白猪肌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论文摘要

骨骼肌是动物体内最丰富的组织,约占动物体重的40%,其生长发育相关性状是肉用家畜最重要的性状之一。另一方面,中外猪种在生长速度,肉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量研究证实这种差异的形成与基因的差异表达有关。为了更好的揭示形成该差异的分子机理,更好的认识骨骼肌的发生发育机理,我们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方法构建了梅山—大白猪背最长肌正反向抑制消减杂交文库。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结果如下:1.用GAPDH和β-actin分别作为检测指标,对梅山猪与大白猪背最长肌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的消减效率进行检测,消减前后看家基因循环数均相差10个循环以上。说明构建的消减cDNA文库质量较好,可以满足后续工作的需要。2.将所获得的差减cDNA片段连接到pGEM-T克隆载体中,分别得到含有近3000(大白)和2500(梅山)个克隆子的质粒文库。经PCR检测,有效单克隆分别为2739和2109个,阳性率分别为91.3%,84%,其插入cDNA片段大小在0.2-1.2kb之间。3.对消减cDNA文库分别进行斑点杂交验证,阳性率为25%。分别从经斑点杂交筛选过的大白、梅山消减文库中挑选出350个和28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BLAST软件分析,共代表120个已知基因。其中,以大白为Tester的消减文库中得到的有效序列为313个,合并成101个contigs,代表70个已知基因,5个未知基因和4个全新EST。以梅山为Tester的消减库中得到的有效序列有237个,合并成97个contig,50个已知基因,11个未知基因和5个全新EST。4.经过比较发现,大白消减文库中含糖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较多,而梅山消减文库中线粒体编码的基因较多。5.采用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以HPRT作为内标对其中的部分基因进行了进一步的Real-Time RT-PCR验证。6.对差异表达基因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4,PDK4)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经斑点杂交和半定量RT-PCR验证,发现该基因在四月龄梅山猪中较高水平表达。(1)对PDK4检测其在大白,梅山中不同发育阶段(胚胎65天,出生后3天,5周龄,2月龄,4月龄,6月龄)的表达量,发现其具有相似的表达趋势,其中,在初生(3天)时的表达量最高,之后逐渐降低,到3周龄时表达明显下降,至5周龄达到最低,之后在梅山中又有所上升,但在梅山4月龄和6月龄表达量都较低。(2)比较各阶段大白,梅山之间的表达发现,梅山在胚胎期,出生后3天,5周龄,2月龄,4月龄都显著高于大白,在6月龄时大白猪中的表达量略高于梅山。(3)对其进行了组织表达潜分析,结果显示,其在骨骼肌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脂肪中的表达量较低。(4)结合电脑克隆和RACE技术,成功克隆得到其全长共3589bp和第四(162bp),九(299bp),十(1696bp)内含子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基因与牛亲缘关系较近,与鸡,爪蟾亲缘关系较远。(5)多态性分析:对第九内含子中的一个G/A突变位点用PCR-SSCP的方法在实验室2003,2004年建立的大梅F2代资源家系311个个体中分析并与其相应生产性状进行关联,结果显示,该位点与至第一肋胸、瘦肥肉比例、失水率、系水力、LD肌肉色值、脂肪含量、水分含量等性状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6)克隆得到长约2.3kb长的启动子序列,通过序列分析,发现上面有很多跟肌肉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通过与人比对发现,其中的一段与人的相似性高达70%,为相对保守序列,推测该段序列在该基因的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7.对前期实验室筛选的一个亲代大白和子代长大猪肌肉组织差异表达EST基础上克隆了基因ERBB2转换子1(TRANSDUCER OF ERBB2,1,TOB1),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1)结合电脑克隆和RACE技术,以大白背最长肌SMART 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其mRNA全长共2263bp。其中CDS 1044bp,编码347aa。对其3’UTR区分析发现,该基因的3’UTR区域存在多个AU序列(ATTTA),该序列与基因的快速降解(稳定性)有关,表明该基因是属于早期应答基因,在体内起调控作用。(2)对其进行了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基因与灵长类亲缘关系较近。(3)通过四品种TOB1基因对应蛋白序列比对,发现了六处氨基酸的改变。(4)对该基因在四月龄大白,梅山中的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该基因在四月龄梅山猪中的RNA表达量高于大白猪。(5)比较TOB1基因在大白,梅山各发育阶段的RNA表达水平,发现其在梅山各阶段的表达量都明显高于大白。且变化趋势相似。即从胚胎65d到6月龄表达量逐渐升高,但在两月龄中表达量较低。(6)对其进行了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其在骨骼肌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脂肪中的表达量较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骨骼肌细胞的发生发育过程
  • 1.3 肌纤维分类及特征
  • 1.4 肌纤维组成与肌肉品质
  • 1.5 影响肌纤维分布的因素
  • 1.5.1 品种
  • 1.5.2 肌肉类型
  • 1.5.3 性别和年龄
  • 1.5.4 激素
  • 1.5.5 其他
  • 1.6 骨骼肌细胞发生发育中的分子调控
  • 1.6.1 MRFs转录因子家族
  • 1.6.2 MEF2转录因子家族
  • 1.6.3 Pax3和Pax7基因
  • 1.6.4 HATs和HDACs基因
  • 1.6.5 N-cadherin和β-Catenin
  • 1.6.6 Wnt信号途径
  • 1.7 猪骨骼肌差异表达基因研究进展
  • 1.7.1 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方法
  • 1.7.1.1 RNA差异显示技术
  • 1.7.1.2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 1.7.1.3 cDNA微阵列和基因芯片
  • 1.7.1.4 基因表达连续分析
  • 1.7.2 猪骨骼肌基因差异表达研究现状
  •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试剂盒、试剂、载体及菌株
  • 2.2.1 试剂盒
  • 2.2.2 试剂
  • 2.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2.4 载体、菌株及其它
  • 2.3 材料来源与样品制备
  • 2.3.1 总RNA分离
  • 2.3.1.1 建库用总RNA分离
  • 2.3.1.2 TRlpure试剂法分离总RNA
  • 2.3.2 猪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3 质量检测
  • 2.3.3.1 RNA浓度和纯度检测
  • 2.3.3.2 基因组DNA浓度和纯度检测
  • 2.4 SMART cDNA合成
  • 2.4.1 样品
  • 2.4.2 合成SMART dscDNA
  • 2.5 抑制消减杂交
  • 2.5.1 Driver cDNA和Tester cDNA的制备
  • 2.5.1.1 双链cDNA纯化
  • 2.5.1.2 Rsa Ⅰ内切酶消化
  • 2.5.1.3 Driver cDNA的制备
  • 2.5.1.4 Tester cDNA的制备
  • 2.5.2 接头连接效率的检测
  • 2.5.2.1 检测连接效率的引物组合
  • 2.5.2.2 效率检测
  • 2.5.3 消减杂交
  • 2.5.4 PCR扩增富集
  • 2.5.5 消减效率的检测
  • 2.6 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 2.6.1 消减文库的构建
  • 2.6.1.1 载体连接
  • 2.6.1.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6.1.3 转化
  • 2.6.1.4 挑取阳性克隆
  • 2.6.2 消减cDNA文库的PCR筛选
  • 2.6.3 斑点杂交筛选阳性克降
  • 2.6.3.1 探针的制备
  • 2.6.3.2 斑点杂交
  • 2.7 阳性克隆cDNA片段测序及序列分析
  • 2.7.1 阳性克隆测序
  • 2.7.2 EST序列分析
  • 2.7.3 EST对应的基因功能分类
  • 2.8 差异表达基因的RT-PCR验证
  • 2.8.1 定量PCR引物设计
  • 2.8.2 cDNA的合成
  • 2.8.3 半定量RT-PCR反应
  • 2.8.4 定量RT-PCR反应
  • 2.9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2.9.1 差异基因组织表达分析
  • 2.9.1.1 RNA的制备
  • 2.9.1.2 RT-PCR反应
  • 2.9.2 基因全长cDNA克隆
  • 2.9.2.1 电子延伸
  • 2.9.2.2 RACE-PCR
  • 2.9.3 序列分析
  • 2.9.4 基因组片段的扩增
  • 2.9.5 SNP的寻找及突变位点分析
  • 2.9.5.1 计算机软件进行突变位点的找寻及验证
  • 2.9.5.2 突变位点的PCR-SSCP分析
  • 2.9.5.3 数据统计分析
  • 2.9.6 启动子序列获得与预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总RNA的提取
  • 3.2 SMART dscDNA合成
  • 3.3 抑制消减杂交
  • 3.3.1 Driver cDNA和Tester cDNA的制备
  • 3.3.2 消减效率的检测
  • 3.4 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和筛选
  • 3.4.1 PCR鉴定
  • 3.4.2 斑点杂交验证
  • 3.5 阳性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3.5.1 克隆测序
  • 3.5.2 EST聚类分析
  • 3.5.3 基因功能注释
  • 3.5.4 基因功能归类
  • 3.6 部分基因的实时定量PCR检测
  • 3.6.1 标准曲线
  • 3.6.2 熔解曲线
  • 3.6.3 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定量RT-PCR验证
  • 3.7 差异表达基因PDK4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 3.7.1 PDK4基因的斑点杂交验证和半定量验证
  • 3.7.2 PDK4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3.7.3 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 3.7.4 突变位点的寻找及性状关联分析
  • 3.7.5 启动子序列扩增及分析
  • 3.8 差异表达基因TOB1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 3.8.1 TOB1在大白、梅山中的差异表达分析
  • 3.8.2 猪TOB1基因全长的获得及序列分析
  • 3.8.3 不同品种猪TOB1蛋白的序列突变分析
  • 3.8.4 TOB1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4 讨论
  • 4.1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 4.2 荧光定量PCR
  • 4.3 内参的选择
  • 4.4 差异表达文库分析
  • 4.5 差异表达基因PDK4
  • 4.6 差异表达基因TOB1
  • 小结
  • 主要研究结果
  • 主要创新点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用于表达分析的引物
  • 附录二 用于基因克隆的引物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白猪剩余采食量的不同估算模型间比较及与饲料效率等指标的相关分析[J]. 中国猪业 2020(02)
    • [2].法系大白猪性能测定研究初报[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05)
    • [3].一种新的被毛突变大白猪及其生物学特性[J]. 中国兽医学报 2015(06)
    • [4].猪屁股带来的烦恼[J]. 意林(少年版) 2017(03)
    • [5].猪屁股带来的烦恼[J]. 中学生 2017(20)
    • [6].引进法系大白猪的适应性及防疫技术初探[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3(10)
    • [7].高繁大白猪新品系选育进展报告[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S2)
    • [8].大白猪产仔数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J]. 中国兽医学报 2017(11)
    • [9].STC-1基因在大、小体型猪中表达与分布的差异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17(10)
    • [10].“鑫基”大白猪新品系的选育[J]. 山东畜牧兽医 2016(10)
    • [11].基于主成分分析构建大白猪一般抗病力的评估模型[J]. 中国畜牧兽医 2015(04)
    • [12].大白猪概论[J]. 养猪 2011(01)
    • [13].中国大白猪SⅡ_1系系谱结构及近交程度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11)
    • [14].不同营养水平对大白猪育肥期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养殖技术顾问 2012(11)
    • [15].大白猪的特征特性与生产性能分析研究[J]. 兽医导刊 2011(S1)
    • [16].引进新法系大白猪繁殖性能测定初报[J]. 养殖与饲料 2011(10)
    • [17].中国大白猪SⅡ系新品系选育与利用前景[J]. 养殖与饲料 2010(11)
    • [18].大白猪主要胴体性能测定及相关性分析[J]. 养猪 2018(05)
    • [19].大白猪主要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及育种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1)
    • [20].以新美系和新法系为父本新丹系为母本的大白猪品系间杂交效果研究[J]. 科学种养 2017(07)
    • [21].中国大白猪SⅡ_1系选育的遗传再评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9)
    • [22].大白猪生产性能测定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畜牧兽医 2019(05)
    • [23].不同性别美系大白猪生长曲线拟合分析[J]. 养猪 2014(05)
    • [24].松辽黑猪与大白猪肉质的对比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09)
    • [25].大白猪高繁母本新品系选育的综合选择指数制定(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10)
    • [26].大白猪和二花脸猪肝脏miRNA和mRNA表达谱的共分析及其与品种间性状的关系[J]. 畜牧与兽医 2012(S1)
    • [27].脂肪酸合成酶基因mRNA在马身猪和大白猪3种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14(10)
    • [28].大白猪高繁母本新品系选育的综合选择指数制定[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24)
    • [29].肇庆市种畜场大白猪选育研究[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07)
    • [30].不同月龄马身猪和大白猪血清生长激素及其受体的变化规律[J]. 中国畜牧兽医 2016(10)

    标签:;  ;  ;  

    梅山—大白猪肌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