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S利尿有效组分初筛及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机理研究

WLS利尿有效组分初筛及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机理研究

论文题目: WLS利尿有效组分初筛及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机理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西医结合基础

作者: 何岚

导师: 欧明

关键词: 有效组分,蛋白尿,作用机理

文献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文献研究部分主要对实验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文献综述,包括WLS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进展、蛋白尿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内皮素与肾脏病关系的相关研究、中药含药血清药理实验方法的研究进展、肾小球系膜细胞与蛋白尿关系的相关研究等内容。 实验研究主要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展开,包括WLS的利尿有效组分初筛以及WLS减轻阿霉素(ADR)肾病大鼠蛋白尿作用机理的研究。 从WLS水煎液中按照溶剂极性依次递增分离法分离各组分,将分离出的石油醚萃取组分、氯仿萃取组分、乙酸乙酯萃取组分、醇沉物水溶液、醇沉后水溶液与WLS水煎液进行薄层色谱检识,并结合药效学利尿实验进行了利尿有效组分的初步筛选。 薄层层析图谱显示WLS水煎液中不同极性组分可以有效分离,但小鼠滤纸增重法和大鼠代谢笼法进行的药效学利尿实验结果均显示只有WLS水煎液在给药第2、3h内对水负荷动物有一定利尿作用,所分离各组分利尿作用均不明显,即:未能发现具有与原水煎液利尿作用相当的组分,分析原因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中药复方的各组分间很可能在进入体内的初期(例如在肠道)存在二级甚至是三、四级交互协同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正交设计或均匀设计将各组分相互组合之后再进一步观察其是否具有利尿作用;WLS中起到利尿作用的可能是一些微量或痕量的物质,在提取分离过程中有一定的损失;各脂溶性成分组在收集尿量的后期(3~5h)尿量较空白对照组有增加的趋势,但未有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后期实验中考察各组分二级交互作用时,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样本量。 课题组前期工作已证实WLS可降低ADR肾病大鼠的尿蛋白含量,本论文着重WLS该作用的机理探讨,试图寻找其可能的作用靶系统及靶细胞。整体动物实验采用改良的分次尾静脉注射ADR的方法制备蛋白尿动物模型,各实验中均设立正常组、模型组以及给药组。 首先,将各组动物的尿蛋白进行了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尿蛋白分子量分析的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尿液中蛋白都以白蛋白(66KD)为主,还有若干分子量小于白蛋白的区带;正常组未见明显分子量大于白蛋白区带的条带,模型组在白蛋白区带的含量明显增加,且有明显的分

论文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 WLS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进展

二 蛋白尿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三 内皮素与肾脏病关系的相关研究

四 中药含药血清药理实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五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蛋白尿关系的相关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实验研究

一 WLS利尿有效组分初筛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二 WLS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治疗作用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三 WLS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影响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四 WLS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血流量的影响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五 WLS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内皮素在肾组织表达的影响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六 WLS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22

参考文献

  • [1].理冲生髓饮有效组分调控卵巢癌侵袭转移及其微环境因子的实验研究[D]. 郭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
  • [2].四逆汤有效组分配伍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
  • [3].清开灵有效组分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神经营养机制研究[D]. 钟相根.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4].清开灵有效组分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D]. 高永红.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5].YSD降血糖有效组分筛选及其制剂学研究[D]. 蒲旭峰.四川大学2005
  • [6].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和P-糖蛋白的变化以及清开灵有效组分的作用[D]. 王冰.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 [7].复方丹参制剂有效组分促吸收方法的研究[D]. 杨珅珅.沈阳药科大学2012
  • [8].现代中药创制设计方法学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毅.浙江大学2007
  • [9].新疆两色金鸡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分子机理研究[D]. 李卉.新疆医科大学2017
  • [10].空瓶刺激诱导的慢性情绪应激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与四逆散有效组分干预作用的研究[D]. 许庆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nephrin、α3/β1-integrin及α-actinin在阿霉素肾病蛋白尿产生中的作用[D]. 王艳秋.中国医科大学2004
  • [2].氟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清道夫受体A基因表达的影响[D]. 王志宏.吉林大学2004
  • [3].溃疡性结肠炎靶向治疗新药白术黄芪胶囊药学与药理学研究[D]. 石忠峰.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4].小型猪实验动物化和糖尿病模型及中药“脾胃康”作用研究[D]. 陈云.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5].中药复方养寿丹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海马区神经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 周志昆.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6].高山红景天甙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防治作用的研究[D]. 苗里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7].血管形成素样蛋白3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及血和尿中表达的研究[D]. 武建文.复旦大学2005
  • [8].水陆二仙丹治疗肾病综合征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机理研究[D]. 金劲松.湖北中医学院2007
  • [9].炎症加重脂质介导的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损害及辛伐他汀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张伟.重庆医科大学2008
  • [10].肾炎消白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影响[D]. 王立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

标签:;  ;  ;  

WLS利尿有效组分初筛及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