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代餐对轻体力劳动女性减肥过程中体质的研究

营养代餐对轻体力劳动女性减肥过程中体质的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肥胖已经成为困扰全球身心健康的一种流行性疾病。不仅普通人群需要控制体重,一些重竞技等体育项目的运动员也需要控制体重。目前全世界的减肥方法主要有六种,其中运动减肥是首选有效的减肥方法,然而由于现代高效率快捷凑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很难抽出时间来履行;中医减肥疗程较长,难以坚持;手术减肥有着一定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等隐患;药物减肥其不良的副作用会破坏机体的体质健康;节食减肥会导致机体营养不良;营养配餐减肥方法繁琐、步骤复杂难以实施。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营养代餐减肥的效果和体质的变化旨在为普通人群和运动员提供一种新型、便捷、健康、有效的减肥方法,为大众和体育事业服务。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选30名轻体力劳动女性、年龄在30-39岁之间,食量相当,血压、血脂偏高、排出其他疾病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在实验前,分别测量体质的各种相关指标并记录,包括:体重、体围、各部皮褶厚度等发育水平指标;体内水分百分比、体内脂肪百分比、体质指数等体成分指标;血液中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血液指标;每日基础代谢量、血压、台阶试验等身体机能指标以及RPE“自认的疲劳分级”等运动能力水平指标。在实验期间,嘱咐实验对象早晚餐食用大豆蛋白营养代餐,中餐食用正常饮食,能量在700~800Kcal之间,每天除额外补水1000-1500ml以外不食任何零食。6周后分别再次测量体质的各种相关指标,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通过运用营养代餐进行为期6周的系统化严谨化的试验后,体重、体围等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呈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体重和腰围这两项指标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各部皮褶厚度明显下降,P<0.01;体内水分百分比有所上升,P<0.05,体内脂肪百分比和体质指数明显下降,P<0.01;血液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有所上升,且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代谢量和台阶指数明显上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RPE分级明显下降,且均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结论:1营养代餐在减肥的过程中可以改善体质的形态学指标;2营养代餐在减肥的过程中可以改善体质的体成分指标;3营养代餐在减肥的过程中可以改善体质的血液指标;4营养代餐在减肥的过程中可以改善体质的身体机能水平指标;5营养代餐在减肥的过程中可以改善体质的运动能力水平指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肥胖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 1.3.2 体质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 1.3.3 医学营养学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验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和分析
  • 3.1 营养代餐对轻体力劳动女性体质指标中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 3.2 营养代餐对轻体力劳动女性体质指标中皮褶厚度指标的影响
  • 3.3 营养代餐对轻体力劳动女性体质指标中身体成分指标的影响
  • 3.4 营养代餐对轻体力劳动女性体质指标中血液指标的影响
  • 3.5 营养代餐对轻体力劳动女性体质指标中基础代谢量指标的影响
  • 3.6 营养代餐对轻体力劳动女性体质指标中血压指标的影响
  • 3.7 营养代餐对轻体力劳动女性体质指标中血管水平功能指标的影响
  • 3.8 营养代餐对轻体力劳动女性体质指标中运动能力水平指标的影响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致谢
  • 6.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以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为例[J]. 科技风 2019(35)
    • [2].闽西城区老年人体质状况调查与分析——以新罗区为例[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3].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2)
    • [4].环境视域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2)
    • [5].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教学实践研究[J]. 运动精品 2019(11)
    • [6].大学生体质健康“四位一体”机制的研究[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7].智慧校园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9(S1)
    • [8].“健康中国”视域下大学生体质健康成果深化与促进研究[J]. 中国冶金教育 2020(01)
    • [9].体质辨识在围生期保健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02)
    • [10].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探析[J]. 智库时代 2020(05)
    • [11].大学生体力活动影响体质健康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03)
    • [12].中国学校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的流变逻辑及启示[J]. 体育科学研究 2020(01)
    • [13].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体质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6)
    • [14].大学生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态度的质性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5].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抗荷体质训练1年体型变化观察[J]. 空军医学杂志 2020(01)
    • [16].青少年体质测评与健康生活方式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20(02)
    • [17].乌鲁木齐市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J]. 体育科技 2019(06)
    • [18].政策网络理论视角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执行困境及其破解路径[J]. 体育学刊 2020(02)
    • [19].江苏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与促进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5)
    • [20].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构想——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5)
    • [21].构建“体医融合”模式下社区体质测控服务体系[J]. 湖北体育科技 2020(01)
    • [22].老年人多维度体质综合评估量表的实证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1)
    • [23].“健康中国”背景下湘潭市社区居民体质健康现状及促进机制创新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20(02)
    • [24].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新路径分析[J]. 档案管理 2020(03)
    • [25].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J]. 粘接 2020(03)
    • [26].2018年某高校新生体质指数及生活习惯的调查分析[J]. 中国校医 2020(05)
    • [27].中医辨识痰湿体质与平和体质者的血脂水平差异研究[J]. 中外医疗 2020(05)
    • [28].场地障碍课程对男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 青少年体育 2020(04)
    • [29].“化整为零”模式对体质未达标群体的体质干预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 2020(02)
    • [30].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J]. 科技视界 2020(18)

    标签:;  ;  ;  ;  

    营养代餐对轻体力劳动女性减肥过程中体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