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规律及预防对策的研究

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规律及预防对策的研究

论文摘要

雷击火有其独特的时间、空间发生规律。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近40年的雷击火数据进行整理,利用excel、spss和arcgis等软件对该地区雷击火基础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现有国内外雷击火研究成果和大兴安岭地区的相关数据,综合论证了雷击火这一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形成机理的复杂性,发生规律的独特性,预报监测的困难性及建立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大兴安岭地区林火火因和发生频率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地区起火原因很多,在有火因记录的1494次森林火灾中,雷击火545次,占37%,是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地区年发生火灾37次左右,雷击火年发生13.6次,87年前雷击火发生频率占总发生的33%,而87年后占到了59%,增加了26个百分点,雷击火破坏所占比重也大幅度上升,毁林面积由原来的1%上升到3.4%。大兴安岭雷击火时空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往往经过几年低发生后,引发大频率的雷击火灾,87年前雷击火的发生频率的周期是4年,87年后雷击火发生频率增加为2年一周期;雷击火主要发生在每年的夏秋两季,且主要集中在5、6月份,这两个季节发生雷击火403次,占全部雷击火灾的72.5%左右;雷击火发生的时段主要是日间,且集中在早上10点到下午5点。雷击火发生较分散,该地区各地都有雷击火灾发生。阿木尔,呼中、塔河、松岭、新林五地是雷击火高发区,占雷击火发生的58.9%。大兴安岭地区气象条件对雷击火影响分析表明:雷击火与气象因子中平均降水、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成负相关,与夏季平均温度成正相关。降水量对雷击火的发生是一个控制因子,当降水在400mm以下时雷击火频繁发生,当降水超过500mm时,雷击火发生很少;温度是影响雷击火发生的关键因子,当夏季温度在14℃以下发生雷击火的几率是很小的,仅占8%。而气温在14-20℃之间是雷击火高发段,占68%,大部分雷击火在这一温度下发生。当温度高于20℃时候,雷击火发生减少。通过对比国内外雷击火发展历史及监测预报研究概况,阐述雷击火早期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国内的雷击火监测预报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有待快速提高。雷击火早期预警系统结合了卫星监测、瞭望台监测、地面巡护三种方式,形成立体防护网,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预报、监测和损失等大量数据信息,将有利于避免大火和特大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损失。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森林火灾概况
  • 1.1.1 国内外森林火灾概况
  • 1.2 雷击火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和我国的雷击火研究概况
  • 1.3 雷击火监测预报情况
  • 1.3.1 国外雷击火监测预报情况
  • 1.3.2 国内雷击火监测情况
  • 1.4 立题依据和目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实验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大兴安岭林区地理位置及自然状况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采取的技术路线
  • 2.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2 研究主要采取的技术路线
  • 2.3 雷击火地形成机理
  • 2.3.1 引发雷击火密切相关的雷雨云和闪电形成机理
  • 2.3.2 雷击火形成机理
  • 3 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规律及预防对策的研究
  • 3.1 雷击火发生规律和气象条件分析
  • 3.1.1 林区林火和林业资料
  • 3.1.2 资料处理
  • 3.1.3 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发生规律
  • 3.1.4 大兴安岭地区林火级别和森林损失分析
  • 3.1.5 大兴安岭雷击火数据统计分析
  • 3.1.6 大兴安岭地区气象条件分析
  • 3.1.7 可燃物
  • 3.2 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预防对策的研究
  • 3.2.1 国内外雷电网络探测系统分析
  • 3.2.2 人工引雷
  • 3.2.3 雷击火早期预警系统的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森林雷击火成因与防控对策[J]. 林业资源管理 2019(06)
    • [2].森林雷击火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J]. 森林防火 2018(03)
    • [3].黑龙江省一次闪电定位数据分析与雷击火发生环境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0(01)
    • [4].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与闪电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7)
    • [5].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综合指标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06)
    • [6].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发生的时空分布[J]. 自然灾害学报 2010(03)
    • [7].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成因初探[J]. 内蒙古林业 2008(06)
    • [8].黑龙江大兴安岭雷击火概率预测模型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08)
    • [9].森林雷击火扑救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 2009(06)
    • [10].雷击火[J]. 草原 2010(09)
    • [11].雷击火天气云况监测技术研究[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1(11)
    • [12].基于事故树的布达拉宫雷击火灾风险分析与保护[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7(05)
    • [13].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预警系统设计[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02)
    • [14].1972—2005年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特征及其与干旱指数的关系[J]. 林业科学 2011(11)
    • [15].如何识别引发森林火灾的雷击火——以一起雷击火灾的勘查为例[J]. 森林防火 2019(02)
    • [16].寒温带森林夏季火发生蔓延研究与进展[J]. 温带林业研究 2018(04)
    • [17].基于GIS的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发生概率预测模型[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5)
    • [18].基于负二项和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的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10(05)
    • [19].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规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1)
    • [20].大兴安岭林火发生的时空聚集性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17(01)
    • [21].基于LIS/OTD格点数据的中国东北地区雷击火时空分布[J]. 生态学杂志 2009(04)
    • [22].内蒙古北部原始林区的雷击火分布规律研究[J]. 森林防火 2017(04)
    • [23].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发生的火险天气等级研究[J]. 火灾科学 2010(03)
    • [24].浙江省森林火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5)
    • [25].雷击 人类的天敌[J]. 新安全 东方消防 2009(08)
    • [26].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成因及预防对策[J]. 价值工程 2010(01)
    • [27].金箍棒的眼泪[J].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08(Z2)
    • [28].雷击火调查与鉴定规范的制定[J]. 森林防火 2012(02)
    • [29].雷击火灾应引起重视[J].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08(04)
    • [30].梨花香飘四月天[J]. 华北民兵 2014(06)

    标签:;  ;  ;  ;  

    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规律及预防对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