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制备、药效学及其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制备、药效学及其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将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配伍,以纳米乳为药物载体,通过伪三元相图筛选并优化处方,制备了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并对其稳定性、安全性、抗菌效应、临床疗效及生物利用度进行了考察,为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分析方法的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建立了纳米乳中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含量检测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的标准曲线分别在5~50μg·mL-1和1~5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7±1.12)%和(97.55±1.3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3%和1.40%;日内精密度(RSD)为0.55%和1.23%,日间精密度(RSD)为1.17%和1.70%。建立的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分析方法回收率、重复性和精密度均满足要求,可为其制备及稳定性考察提供专属性好的含量测定方法。2.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采用伪三元相图,初步筛选出制备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处方;利用Kirby-Baueer试验,筛选出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两药之间最佳配比,确定制备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最终处方;采用染色法,鉴别其结构类型;利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考察其形态和粒径分布;通过强光照射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测定其稳定性。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最终处方为:替米考星11.07%、氟苯尼考1.11%、二甲基亚砜1.11%、柠檬酸1.64%,丙二醇8.86%、无水乙醇13.29%、Tween80 26.58%、IPM5.32%、蒸馏水31.02%(以上各组分的含量均为质量分数);配方制备的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为O/W型纳米乳;棕黄色、澄清、透明、均一,流动性良好;乳滴呈球形、分布均匀,无粘连;平均粒径为15.4 nm,多分散系数为0.08;制剂有效期为18个月。结果显示,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质量稳定。3.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安全性评价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和皮肤刺激性试验,对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043.7mg.kg-1,LD50的95%可信限为:1940.7~2149.7mg.kg-1,属于低毒级药物;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明显刺激性。表明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口服给药比较安全、乳房灌注给药刺激性小。4.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体外抗菌效应研究为了检测复方替米考星的体外联合抑菌效应,通过单药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联合药敏试验和K-B试验,研究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对3种临床菌株的体外联合抑菌效应。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联用时表现协同抑菌作用;二者联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是单用时的1/4,对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是单用时的1/4倍和1/8,对大肠杆菌的MIC分别是1/4和1/16;二者联用对3种病原菌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均不大于0.5。结果表明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对3种病原菌的体外联合抑菌性强。5.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临床治疗试验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治疗禽巴氏杆菌疾病时,高、中、低剂量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3.3%、83.3%和33.3%,有效率分别为96.7%、93.3%和66.7%;溶液组治愈率为63.3%,有效率为73.3%。结果显示,高、中剂量的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对禽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低剂量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和溶液组(P<0.05)。因此在临床治疗禽巴氏杆菌病的推荐剂量为中剂量,对于重症病例,可以适当提高用药量。6.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分别建立了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制剂中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血药浓度测定的HPLC方法。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分别在0.05~10μg·mL-1和0.05~5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29±1.80)%和(99.33±1.20)%,RSD为1.83%和1.21%;重复性试验峰面积的RSD分别1.14%和1.04% ,平均保留时间的RSD为0.93%和1.3%;日内精密度RSD为0.40%和0.35%,日间精密度RSD为1.14%和1.06%。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中回收率、重复性和精密度均满足要求。以健康成年鸡为受试对象,复方替米考星溶液为参比制剂,研究纳米乳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实验结果表明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中替米考星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6.61%,氟苯尼考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9.83%,说明用纳米乳载药系统促进了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的吸收,提高了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
  • 1.1.1 替米考星的研究概况
  • 1.1.2 氟苯尼考的研究概况
  • 1.2 纳米乳的研究进展
  • 1.2.1 纳米乳的形成机理
  • 1.2.2 纳米乳的结构类型
  • 1.2.3 纳米乳与普通乳状液、胶束溶液的区别
  • 1.2.4 纳米乳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处方组成
  • 1.2.5 纳米乳的制备方法
  • 1.2.6 纳米乳作为药物载体的优点
  • 1.2.7 纳米乳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制剂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中替米考星含量测定的方法
  • 2.2.2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中氟苯尼考含量测定的方法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处方组成的初步筛选
  • 3.2.2 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最佳配比的确定
  • 3.2.3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配方的确定
  • 3.2.4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制备
  • 3.2.5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质量评价
  • 3.3 讨论
  • 3.3.1 影响纳米乳形成的因素
  • 3.3.2 替米考星与氟苯尼考的联合用药
  • 3.3.3 纳米乳的质量评价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安全性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急性毒性试验
  • 4.2.2 皮肤刺激性试验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对畜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单药纳米乳的MIC
  • 5.2.2 联合药敏试验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临床治疗试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对鸡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
  • 6.2.2 各组试验鸡增重情况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
  • 7.2.1 方法专属性考察
  • 7.2.2 血浆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7.2.3 样品回收率测定
  • 7.2.4 精密度测定
  • 7.2.5 健康肉鸡单次灌服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和复方替米考星溶液的血浆药物浓度
  • 7.2.6 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
  • 7.3 讨论
  • 7.3.1 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
  • 7.3.2 口服不同剂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特征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复方替米考星纳米乳的制备、药效学及其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