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与生育能力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列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疾病的第二位。据统计,在每年确诊的50万宫颈癌患者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患者约占80%的比例。随着癌前筛查技术的进步和健康预防知识的普及,幼女、年轻女性和孕产妇的宫颈癌发病率有所增加。其中,相当部分的年轻患者(24-35岁)基于社会、经济和职业的考虑推迟生育,这使得宫颈癌在生育年龄阶段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早期宫颈癌的传统治疗方法往往要求手术切除子宫,使得患者失去生育能力。因此,寻求手术治疗并保留生育功能这一难题成为妇产科医生和早期宫颈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近20年来,继宫颈锥切术、扩大宫颈切除术后,广泛宫颈切除术(Radical Trachelectomy, RT)已被公认是一项能有效根治早期宫颈癌并可以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迄今,有不少关于利用阴式、腹式或腹腔镜的方法开展RT的报道,但都为单一的RT术式报道,目前还没有关于比较不同RT术式的技术难点、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报道。目的本临床课题研究中,我们在法国学者D.Dargent提出的保留子宫动脉的腹腔镜阴式广泛宫颈切除术(Laparoscopic Vag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 LVRT)和英国学者Smith[3]报道的不保留子宫动脉的腹式广泛宫颈切除术( Abdom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 ART)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23例改良腹式广泛宫颈切除术(Modified Abdom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 MART)、7例全腹腔镜广泛宫颈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Radical Trachelectomy, TLRT)和2例LVRT。我们希望通过对三种RT进行分析对比、总结、改良和创新,以评价这三种术式的利弊及相对适应症,为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术后妊娠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和妊娠结局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指导意见。方法一、病例资料和手术方法(一)病例资料收集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番禺区中心医院、江门市新会人民医院、高州市人民医院、山西省运城市人民医院和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等8家医院自2002年10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32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行R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平均年龄28.7±3.9岁(21~40岁);经产妇10例,未产妇22例;临床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2000年的标准,ⅠA1期2例、ⅠA1期合并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2例、ⅠA2期18例,ⅠB1期8例ⅠB2期2例。分别开展了23例MART、7例TLRT和2例LVRT。(二)术前患者的评估和手术指征1.术前评估:(1)均有明确的宫颈癌病理诊断;(2)至少2名有经验的妇科肿瘤医生进行仔细的妇科检查,并进行FIGO分期;(3)腺癌患者行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癌;(4)有可疑淋巴结肿大或盆腔炎症者,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后,行盆腔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宫颈癌病灶大小、宫颈管和宫旁的情况及淋巴结有无转移;(5)患者的生育史及相关病史回顾;(6)全身重要脏器的功能评价;(7)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该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风险、妊娠率偏低和妊娠结局不良的可能,签订知情同意书。2.手术指征:(1)渴望生育的年轻患者;(2)未发现明显的不育因素;(3)宫颈局部癌灶直径≤2cm;(4)FIGO分期为IA1-IB2期;(5)组织学类型为鳞癌、腺癌、鳞腺癌和透明细胞癌;(6)MRI或CT检查未发现宫旁浸润和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者。(三)手术方法1.术前准备:MART、TLRT和LVRT的术前准备分别与常规的妇科腹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和阴式手术一致。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2、手术步骤三种RT基本遵循以下操作原则:(1)先行盆腔广泛淋巴广泛清扫术,送快速病理检查以排除肿瘤淋巴转移;(2)术中病理证实盆腔淋巴结无肿瘤转移后,行MART、TLRT或VRT。RT术中充分分离宫颈旁各间隙、分别游离输尿管和子宫动脉后,旁开宫颈约2cm切断宫骶韧带和主韧带;(3)环形切开阴道上段后,于宫颈内口下1cm处横断宫颈;(4)整块切除的阴道上段、宫颈峡部下段及宫旁组织后送快速病理检查;(5)术中病理排除阴道上段、宫颈峡部下段和宫旁组织切缘无肿瘤浸润后,1-0可吸收丝线连续交锁环扎峡部断端,将游离的阴道上段断端(呈袖口状)稍拉向上直达宫颈狭部断端约0.5-1cm处,用1-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阴道断端和宫颈峡部,进行宫颈和阴道穹窿塑形术;(6)注射用水冲洗盆腔并清除组织血块等残余物后,缝合后腹膜,缝合子宫圆韧带断端以恢复子宫前倾状态;(7)按解剖层次缝合切口。3.术后处理:(1)宫颈管内停留Foley导尿管,防止术后颈管粘连形成,阴道内停留碘仿纱块压迫止血和引流,术后第三天拔除阴道内纱块和宫颈管内的导尿管;(2)膀胱留置Foley导尿管7-10天;(3)予抗感染等治疗;(4)术前宫颈分泌物HPV高危亚型阳性者,术后继续用干扰素治疗;(5)术后定期予以石蜡油小棉支扩张宫颈峡部开口、云南白药涂抹,促进峡部创面和吻合口的愈合。二、观察指标和统计学处理1、记录分析术中相关数据,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是否成功保留子宫动脉和切除宫旁组织的长度;2、记录分析术后相关数据,包括: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收集宫颈峡部创面愈合的影像资料;3、记录分析随访资料,包括:阴道上段吻合口恢复情况、月经恢复的时间、宫颈峡部和阴道穹窿处脱落细胞学检查和宫颈峡部创面恢复情况、MART和TLRT患者术后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盆腔MRI复查宫旁情况、妊娠率、妊娠结局和复发率。4、统计方法: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统计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一、手术的成功率:除一名患者因宫颈峡部切缘受累,由TLRT转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外。我们成功地为31名早期宫颈癌患者开展了保留生育功能的三种RT。二、手术有关数据分析:1.比较MART组和TLRT组在手术时间、切除的宫旁组织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的统计学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1) MART组和TLRT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04min±25.7min(160min-228min, n=23)和240min±37.2min(210min-310min,n=6),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9);(2)MART组和TLRT组切除的宫旁组织平均长度分别为2.55cm±0.29cm(2.20cm-2.95cm,n=23)和2.09cm±0.13cm(1.85cm-2.25cm,n=6),MART切除的宫颈范围明显多于TLRT,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3)。2例LVRT切除的宫旁组织的平均长度分别1.8cm和2.0cm,由于样本量偏少,不纳入比较;(3)MART组和TLRT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97ml±59m(l220ml-450ml,n=23)和208ml±61ml(150ml-320ml,n=6),MART组的出血量明显多于TLRT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3);LVRT组的术中出血量250ml和280ml。(4) MART和TLRT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4.0天±2.3天(11天-22天, n=23)和10.8天±3.8天(8天-18天, n=6),MART住院时间多于TLRT(P=0.015)。(5) MART组和TLRT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9962元±1068元(18097元-22037元,n=23)和27439±1311元(26027元-28999元,n=6),MART组的费用明显低于TLRT组(P<0.001)。2. MART组和TLRT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上无统计学差异。3. (1)MART组术后第三个月左侧子宫动脉RI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MART组右侧子宫动脉手术前后RI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9)。(2) TLRT组手术前后两侧子宫动脉血流RI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左侧:P=0.12;右侧:P=0.110)。4.由于TLRT和LVRT开展的时间较晚,暂无妊娠报道,因此该两种手术的术后妊娠率与MART术后妊娠数据无比较意义。结论1. RT是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一个有效手段,手术成功率达100%。2. MART、TLRT和LVRT这三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势及局限性,MART能切除更多的宫旁组织,技术难度相对较小,患者所需费用较低和医生学习曲线短,对于宫颈癌灶较大、合并有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或组织学类型为腺癌的高危病例而言,应选择MART,有利于切除更多的宫旁组织和宫旁淋巴结,减少术后肿瘤复发几率;TLRT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微创优点,住院时间短,但技术要求较高,患者所需费用较高和医生学习曲线长;LVRT同样具有微创的优点,但是经阴道暴漏宫旁组织有一定的困难,同样具有高技术要求,医生学习曲线长;3. RT术后妊娠方面受干扰因素较多,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妊娠率和改善妊娠结局。4.由于开展TLRT和LVRT的时间较晚和随访时间较短,且三组RT间病例数不均,在统计学方面还不足以进行两两比较。因此暂时不能对这三种RT做出确切的评价。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多的病例数和更长的随访时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6)
- [2].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 2019(32)
- [3].奈达铂与顺铂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对比[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20)
- [4].超声造影对宫颈癌不同分期的诊断价值[J]. 实用癌症杂志 2019(12)
- [5].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北京医学 2019(12)
- [6].阴道镜应用于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心理月刊 2019(24)
- [7].组织抢救宫颈癌活检术致大出血成功一例[J]. 智慧健康 2019(35)
- [8].妇科宫颈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 智慧健康 2020(03)
- [9].奥曲肽联合康复新对宫颈癌急性放射性肠炎防治的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01)
- [10].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6)
- [11].快速血栓弹力图检测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病情变化中的应用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A2)
- [12].宫颈癌防治应坚持“四措并举”[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6)
- [13].妇科门诊对宫颈疾病的防治措施及效果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35)
- [14].宫颈癌患者对清洁间歇导尿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01)
- [15].神经侵袭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20(01)
- [16].中医药防治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J]. 吉林中医药 2020(02)
- [17].宫颈癌患者接受治疗一年后生存质量的质性研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04)
- [18].青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病耻感及益处发现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6)
- [19].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治疗期间的积极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03)
- [20].育龄期宫颈癌患者生育忧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 2020(01)
- [21].磁共振扩散相关成像技术在宫颈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0(01)
- [22].调强放疗联合后装治疗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07)
- [23].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05)
- [24].宫颈癌术后同步化疗早期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09)
- [25].新疆地区宫颈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0(01)
- [26].宫颈癌循环肿瘤细胞监测与病理改善情况相关性分析[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9(10)
- [27].初诊宫颈癌妇女对宫颈癌认知和筛查现况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03)
- [28].格林式健康教育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07)
- [29].lncRNA ABHD11-AS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0(01)
- [30].宫颈癌患者化疗期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护理 2020(03)
标签:宫颈癌论文;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论文; 广泛宫颈切除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