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

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

移动通信技术为人们在移动环境中随时随地工作、生活与学习提供了技术基础,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和计算机应用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数字化学习系统主要面向基于固定桌面计算机的远程学习而设计,不能完全满足移动环境下远程学习的要求。因此,对远程学习的移动环境和移动学习系统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与传统课堂环境下的“课程”中心和基于固定桌面计算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中心不同,移动环境下的学习是以学习者的“活动”为中心、学习内容面向生活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有情境感知与移动协作支持的新型学习方式。现有的基于固定桌面计算机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开发技术不能完全实现这些功能。网格技术是为解决分布式计算和大规模异构系统资源共享问题而提出的,其所实现的资源共享、个性化服务和协作支持的功能能够满足移动学习系统用户对丰富即时准确的学习内容和在学习中获取即时的学习支持平和协作学习、情境学习的需求。移动环境中的学习者的“活动”发生在不同的情境中,通过不同的传感器网络系统接入Internet。移动环境中的学习内容是随着学习者的“活动”发生的情境不断变化的,学习资源分布于不同的组织,需要通过信息的聚集和分类检索,并基于情境的智能适应模块传输到学习者的移动终端;移动环境中的学习者需要获得即时的协作学习支持,而能够提供这种协作支持的学习伙伴、教师和专家都分布于不同的组织;因此,分布式计算和大规模异构系统资源共享是实现移动学习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网格技术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文主要探讨构建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范围涉及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理论分析模型、功能结构模型与设计方法,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内容分析、逻辑推理、归纳演绎和系统建模等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在对移动学习研究领域的文献研究与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论述移动学习系统分析的理论基础。以移动环境下的相关学习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对传统课堂环境、一般数字化学习环境和移动环境中在学习内容、核心要素和主要功能的比较研究,指出移动学习具有以活动为中心、面向问题解决和情境感知功能的主要特点。应用M.Sharples的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理论体系,探索构建一个用于指导以活动为中心、面向问题解决和具有情境感知功能的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理论分析模型。(2)在对学习技术系统、数字化学习系统和移动应用系统等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研究与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移动学习系统分析的技术基础,从技术的角度论述移动学习系统的分类,并分析移动学习系统体系结构和分层的功能模型,探索构建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功能结构模型。(3)在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中应用面向服务的系统设计方法,用于解决移动学习系统面临的即时准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传输、异构系统资源共享和移动协作问题,论述基于网格技术的移动学习系统中智能适应、情境感知和协作支持技术实现的原理,并从这三个方面探索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方法。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关于移动环境下远程学习的特点。从技术的角度,移动环境下的学习实现将学习内容推送到学习者的手中;从学习者的角度,移动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从移动学习组织和实施的角度,移动环境下的学习是以学习者的“活动”为中心、面向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具有情境感知功能的新型学习方式。(2)关于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

论文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信息社会与学习技术的发展
  • 1.1.2 下一代互联网
  • 1.1.3 数字化学习
  • 1.1.4 移动学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相关术语界定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移动学习
  • 2.1.1 理解移动学习的几种不同视角
  • 2.1.2 概念与特点
  • 2.1.3 研究现状
  • 2.2 移动学习系统
  • 2.2.1 移动学习系统中的终端设备
  • 2.2.2 移动学习系统中的学习内容
  • 2.2.3 移动学习系统功能结构
  • 2.3 网格技术
  • 2.3.1 网格
  • 2.3.2 语义网络
  • 2.3.3 网格在数字化学习系统中的应用
  • 第3章 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理论分析模型
  • 3.1 移动学习理论基础
  • 3.1.1 学习的本质与移动学习
  • 3.1.2 学习理论
  • 3.1.3 与移动学习相关的学习理论
  • 3.1.4 学习的系统分析
  • 3.2 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理论体系
  • 3.2.1 理论分析
  • 3.2.2 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理论
  • 3.3 移动学习环境分析
  • 3.3.1 学习环境
  • 3.3.2 传统课堂学习环境
  • 3.3.3 基于固定桌面计算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 3.3.4 移动学习环境
  • 3.3.5 移动学习环境设计
  • 3.4 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理论分析模型
  • 3.4.1 移动学习系统形式化描述
  • 3.4.2 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的理论分析模型
  • 第4章 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功能结构模型
  • 4.1 学习技术系统
  • 4.1.1 学习技术系统概述
  • 4.1.2 学习技术系统参考模型
  • 4.2 数字化学习系统
  • 4.2.1 一个综合LMS、LCMS和LAMS的数字化学习系统模型
  • 4.2.2 学习管理系统LMS
  • 4.2.3 学习内容管理系统LCMS
  • 4.2.4 学习活动管理系统LAMS
  • 4.3 移动应用系统
  • 4.3.1 移动通信技术
  • 4.3.2 移动应用系统
  • 4.4 移动学习系统
  • 4.4.1 移动学习系统的分类
  • 4.4.2 一个通用的移动学习系统体系
  • 4.5 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功能结构模型
  • 第5章 基于网格面向服务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 5.1 面向服务的系统设计
  • 5.1.1 服务
  • 5.1.2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 5.2 智能适应子系统
  • 5.2.1 智能适应技术
  • 5.2.2 学习者建模
  • 5.2.3 学习内容建模
  • 5.3 情境感知子系统
  • 5.3.1 情境感知与情境感知应用
  • 5.3.2 移动学习系统中的情境感知
  • 5.3.3 移动学习系统中情境感知的技术实现
  • 5.4 协作支持子系统
  • 5.4.1 协作学习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 5.4.2 基于工作流的协作学习支持技术
  • 5.5 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 5.5.1 基于语义网络的数字化学习系统
  • 5.5.2 基于语义网络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 5.5.3 基于网格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 第6章 结论与进一步的工作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移动智能终端的微课程结构分析与设计[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23)
    • [2].基于片段式资源协作构建的自适应移动学习系统设计[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05)
    • [3].基于iOS系统的移动学习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 信息系统工程 2016(09)
    • [4].基于移动通信的互动式教学系统的研发[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9(04)
    • [5].基于Moodle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J]. 电子设计工程 2015(09)
    • [6].移动学习在高校的应用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08)
    • [7].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支持设计研究[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01)
    • [8].基于移动平台办公应用课程的自主学习系统的开发[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02)
    • [9].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系统开发技术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 2015(16)
    • [10].基于位置识别的移动学习系统5R自适应框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03)
    • [11].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10)
    • [12].成人教育网络化学习系统的开发[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05)
    • [13].多版本视频点播流媒体服务器集群资源分配方法[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6(06)
    • [14].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应用[J]. 电子测试 2018(Z1)
    • [15].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移动学习技术系统设计构思[J]. 电大理工 2009(03)
    • [16].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知识传播与学习能力实证研究——以超星移动图书馆为例[J]. 商 2015(35)
    • [17].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时代 2014(04)

    标签:;  ;  ;  ;  ;  

    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