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6及其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儿童1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

白细胞介素6及其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儿童1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1型糖尿病是儿童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它的发病是遗传,环境,免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型糖尿病是多基因疾病,白细胞介素6(IL-6)是近年研究认为可能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细胞因子。本研究检测1型糖尿病病例组及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探讨它在1型糖尿病患儿体内的变化,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对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进行研究,探讨此位点基因多态性是否与1型糖尿病相关,对于不同基因型进一步探讨其是否与外周血IL-6的水平,发病年龄及发病时空腹C肽水平相关。方法1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型糖尿病患儿组及对照组外周血IL-6水平。2应用盐析法提取病例组与对照组外周血的DNA,并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上观察提取结果。3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病例组及对照组包含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的特异片段进行扩增,扩增的目的片段用2.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4将扩增产物用MbiⅠ内切酶进行酶切,酶切产物在3%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检测,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5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病例组外周血的空腹C肽水平。6根据Hardy-Weinburg遗传平衡定律检查病例组及对照组所得基因型是否具有群体代表性。7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外周血IL-6水平的比较及病例组中首诊病人与复诊病人外周血IL-6水平的比较均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的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基因型频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用相对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表示相对危险度。不同国家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基因型频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病例组不同基因型间IL-6水平,发病年龄及发病时空腹C肽水平的比较均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儿童性别及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病例组与对照组儿童外周血IL-6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首诊病人与复诊病人外周血IL-6水平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3 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经PCR扩增后产物片段为163bp,酶切后分为3种基因型,CC型为1条带(163bp),GC型为3条带(163bp,101bp,62bp),GG型为2条带(101bp,62bp)。4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urg遗传平衡定律,具有群体代表性。5对照组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与中国其他研究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日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法国、美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病例组与对照组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示G等位基因的携带者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1.939倍(OR=1.939,95%CI=1.023~3.678)。7病例组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不同基因型间IL-6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病例组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不同基因型间发病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携带G等位基因的患儿发病年龄早于CC基因型的患儿。9病例组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不同基因型间空腹C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型糖尿病患儿体内IL-6水平无变化,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不同基因型患儿体内的IL-6水平亦无变化。2不同种族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亚洲人群可能具有相似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欧美国家可能具有相似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3 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存在相关性,其中G等位基因可能是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4 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不同的基因型可能与患儿患病年龄存在相关性,其中GG+GC基因型的患儿的患病年龄早于CC基因型。5 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不同的基因型患儿患病时空腹C肽水平无差别。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综述
  • 白细胞介素6与1型糖尿病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植物人工启动子的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22)
    • [2].启动子的类型及应用[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1)
    • [3].哺乳动物可变启动子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4)
    • [4].谷氨酸棒状杆菌新型诱导启动子的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5].植物启动子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5(02)
    • [6].植物启动子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 2015(22)
    • [7].通过串联启动子实现纳豆激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J]. 现代食品科技 2016(11)
    • [8].植物受病原物诱导启动子概述[J]. 植物保护学报 2014(02)
    • [9].串联双病原物诱导启动子驱动基因表达的特性[J]. 植物病理学报 2013(04)
    • [10].双启动子对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10)
    • [11].粗糙集理论在启动子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8(04)
    • [1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对高迁移率族蛋白1启动子转录的调控作用[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02)
    • [13].植物基因工程中人工启动子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 2011(02)
    • [14].一个硫化叶菌病毒启动子的分离与鉴定[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02)
    • [15].大豆组织特异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7(06)
    • [16].高等植物启动子研究概述[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5)
    • [17].耐盐小麦中TaSC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调控功能分析[J]. 作物学报 2018(04)
    • [18].启动子结构、功能预测和验证方法的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12)
    • [19].大肠杆菌染色体上严谨型启动子的构建[J]. 微生物学通报 2018(08)
    • [20].植物逆境相关启动子及功能[J]. 遗传 2010(03)
    • [21].启动子的潜在语义索引差异识别算法[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0(03)
    • [22].山羊角蛋白14基因启动子分析及其多态性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12(08)
    • [23].细菌启动子识别及应用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 2010(10)
    • [24].报告基因法比较两种放线菌启动子的活性[J]. 微生物学报 2009(11)
    • [25].筛选脱氮假单胞菌启动子提高维生素B_(12)产量[J]. 生物技术通报 2017(08)
    • [26].启动子替代构建克雷伯氏菌普鲁兰酶高产菌株[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10)
    • [27].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及其启动子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5(02)
    • [28].植物人工启动子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06)
    • [29].基于一致序列多样性分析的启动子预测方法[J]. 生物信息学 2012(03)
    • [30].IL-10启动子-592基因多态性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J]. 现代医院 2010(09)

    标签:;  ;  ;  ;  

    白细胞介素6及其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儿童1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