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角膜中期保存液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改良角膜中期保存液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1、研制一种能够用于眼库角膜保存的中期保存液。2、进一步探讨bFGF及SH在角膜中期保存液中的作用及其有效浓度。3、通过活体动物实验及对临床手术病例的初步观察,评价该保存液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本实验分三部分:⑴改良中期保存液的研制及对角膜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⑵应用改良中期保存液保存角膜的活体动物实验;⑶应用改良中期保存液保存角膜的临床初步观察。方法⑴改良中期保存液的研制:在以基础培养基MEM、M-199为主要成分,添加6%葡聚糖、HEPES缓冲系、抗生素等制成角膜保存液的基础上,加入SH和bFGF,并按其浓度分为A(SH0.03% bFGF 20ng/ml)、B(SH 0.05%bFGF 50ng/ml)、C(SH0.1% bFGF 100ng/ml)、D(SH 0.2% bFGF 200ng/ml)四个实验组及E组对照组(未加SH及bFGF)。各组于4℃下保存新西兰大白兔角膜,于3、5、7、10、14天,30-34℃复温后,行大体及裂隙灯检查、苔盼兰-茜素红染色、角膜组织病理切片及扫描电镜观察检测角膜内皮细胞活性,评价保存质量。保存液存放期间定期行细菌学检测,评价其生物安全性。⑵应用改良中期保存液保存角膜的动物活体实验:将D组(SH 0.2% bFGF 200ng/ml)保存液保存兔角膜3、5、7、9天(各2片)后,用于异体兔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各1只兔),术后每天观察保存植片透明度、前房反应、缝线情况等,评价术后效果。⑶应用改良中期保存液保存角膜的临床初步研究:将D组(SH 0.2% bFGF 200ng/ml)保存液用于保存供体角膜,在保存1-4天后初步用于临床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7-14天内对植片透明度、视力、并发证等进行观察,评价临床效果。结果⑴第一部分:通过大体形态及裂隙灯的观察,各组(各10片)保存液澄清,透明,无混浊、沉淀。短期内各组角膜片透明,无水肿及增厚,各层结构清晰;随着时间的进展,A、B、C组角膜片开始逐渐水肿,透明度降低, D组角膜片透明,无水肿, E组水肿程度最重,各层结构基本模糊;晚期, A、B、C组角膜片水肿,混浊, D组角膜片基本透明,轻水肿,基质层稍增厚, E组严重水肿,结构模糊。角膜内皮细胞苔盼兰-茜素红染色活性细胞百分率比较,D组各时间段均显示最高,E组(对照组)最差,各组于不同保存时间段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角膜组织病理切片亦看出各组的改变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各实验组均好于对照组,以D组效果最好。对在D组保存7天的角膜行超微结构观察,可见细胞连接基本完整,微绒毛存在,细胞膜无明显破损。保存液放置期间,各时间段行渗透压检测均稳定在330 mmol/L-340 mmol/L,PH值稳定在7.2-7.4,颜色、粘稠度均无明显改变;各时间段细菌学培养,结果均为阴性,该保存液安全、可靠,符合生物制品临床使用相关标准。⑵第二部分:将在D组保存5、6、7、9天的兔角膜行活体兔角膜移植术(各2只),术后每天观察角膜植片至30天,角膜植片均透明,前房反应轻,手术效果肯定。⑶第三部分:对供体角膜进行保存1-4天后行临床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32例病例观察,角膜植片透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住院期间未发现免疫排斥反应、角膜新生血管、继发性青光眼、眼内炎等并发症,临床证明安全、有效。结论自制以MEM、M-199为主要成分,含0.2%SH、200ng/mlbFGF、6%葡聚糖、HEPES缓冲系及抗生素等成分的角膜中期保存液,可明显提高保存角膜的质量,延长保存时间;通过活体动物实验及初步临床观察证实,该保存液能有效保存角膜植片7-10天,保存效果较好,且安全无毒、配制简单、成本低廉,可用于眼库角膜保存。

论文目录

  •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改良角膜中期保存液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改良中期保存液的研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活体动物实验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初步临床观察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型保存液对家兔皮肤、眼的刺激性及标本保存的实验研究[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04)
    • [2].不同呼吸道拭子保存液对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比较[J]. 罕少疾病杂志 2020(04)
    • [3].不同保存液对体外循环剩余机血保护效果研究[J].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06)
    • [4].新型环保标本保存液的试制与应用研究[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8(02)
    • [5].人体解剖标本保存液的选择[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27)
    • [6].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保存液Ⅲ中钠含量[J]. 中国药业 2016(19)
    • [7].不同血液保存液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34)
    • [8].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对隐静脉的保护作用[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9(05)
    • [9].新型标本保存液的开发[J]. 生物化工 2018(01)
    • [10].加压下采用自主研发保存液及不同保存方法对半月板保存的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01)
    • [11].4种保存液对犬红细胞低温保存效果的比较[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7(02)
    • [12].动态浊度法定量测定血液保存液Ⅰ中细菌内毒素含量[J]. 河南医学研究 2011(01)
    • [13].血袋保存液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方法探讨[J]. 中国热带医学 2010(04)
    • [14].血液保存液(Ⅱ)在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封管中的应用体会[J]. 吉林医学 2011(32)
    • [15].肺移植保存液研究现状及进展[J]. 临床肺科杂志 2019(04)
    • [16].离子保存液对标本防霉效果的观察分析[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02)
    • [17].不同血液保存液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影响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2(03)
    • [18].新型血液保存液设计及在骨科手术自体输血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19)
    • [19].细胞保存液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检出率的实验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9(01)
    • [20].不同血液保存液对红细胞不同放置时间储存的影响[J]. 中国乡村医药 2019(12)
    • [21].样本保存液和超低温冰箱保存对RT-PCR实验结果的影响[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3(06)
    • [22].含酮替芬的罂粟碱保存液对静脉“桥”血管保护机制的研究[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01)
    • [23].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血液保存液对储存血液红细胞膜的影响[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5(01)
    • [24].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方保存液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的作用[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05)
    • [25].自制多脏器保存液对低温大鼠睾丸氧自由基表达的影响[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1(07)
    • [26].PARAtest GreenFix保存液对粪便检验结果的影响[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05)
    • [27].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中不同样本的细胞保存液配制探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02)
    • [28].样品保存液在猪口腔液检测中的应用[J]. 猪业科学 2020(02)
    • [29].不同浓度血液保存液对速率法检测ALT结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35)
    • [30].山梨酸钾为主要成分的解剖学标本保存液应用研究[J]. 解剖学研究 2011(06)

    标签:;  ;  ;  ;  ;  

    改良角膜中期保存液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