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苷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及保护作用

肌苷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及保护作用

论文摘要

目的 观察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变化,研究肌苷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肌苷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预防保护作用。 方法 以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治疗组(7组)和对照组(7组),分别在脑缺血90min后再灌注2h、6h、12h、1d、2d、3d、7d和14d等不同时间建立大脑中动脉的栓死再灌注模型,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ICAM-1的表达。 结果 ICAM-1在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呈时相性变化。在皮质区,ICAM-1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呈现不同水平,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缺血再灌注2h有少量表达,ICAM-1的阳性表达在缺血再灌注6h有较明显增加,12~48h时表达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到14d时ICAM-1的表达接近假手术组水平;在纹状体组呈现相似的时相表现,但其表达水平与同时间点皮质区比较更高;在治疗组ICAM-1的表达规律类似于对照组,同样有时相性变化,在同一时间点较对照组表达显著降低,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在对ICAM-1mRNA的检测中发现同样表现出与ICAM-1表达相似的规律,并与ICAM-1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 结论 适量肌苷可能通过细胞间黏附分子作用机制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材料
  • 2.1.3 试剂
  • 2.1.4 仪器
  • 2.1.5 自备试剂配制
  • 2.2 方法
  • 2.2.1 大鼠分组
  • 2.2.2 动物模型制备
  • 2.2.3 标本制备
  • 2.2.4 细胞间黏附分子免疫组化试验步骤
  • 2.2.5 ICAM-1mRNA原位杂交试验步骤
  • 2.2.6 结果观察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免疫组化结果
  • 3.2 肌苷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
  • 3.2.1 肌苷干预后皮质区ICAM-1的表达结果
  • 3.2.2 肌苷干预后纹状体区ICAM-1的表达结果
  • 3.3 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ICAM-1mRNA的表达结果
  • 4 讨论
  • 4.1 脑缺血再灌注后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
  • 4.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本机制
  • 4.3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和治疗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相关论文
  • 综述
  • 研究成果
  • 声明
  • 成果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胶质细胞对脑缺血的影响[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0(01)
    • [2].血脂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性[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11)
    • [3].脑缺血性炎症与抑郁障碍[J]. 世界临床药物 2017(10)
    • [4].短暂性脑缺血不发作也要治[J]. 金秋 2017(20)
    • [5].陈忠教授和张翔南教授团队提出永久性脑缺血的潜在治疗策略[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5)
    • [6].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15)
    • [7].阿司匹林预防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脑缺血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20)
    • [8].脑缺血的分子损伤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15(17)
    • [9].脑缺血散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7)
    • [10].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比率与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性[J]. 西藏科技 2020(04)
    • [11].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疗效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18)
    • [12].老年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前多种影响因素的探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14)
    • [13].短暂性脑缺血35例发作急性期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23)
    • [14].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脑缺血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19)
    • [15].脑缺血治疗研究进展[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08)
    • [16].脑缺血大鼠肺组织中IL-6的表达变化[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6)
    • [17].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护理[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17)
    • [18].Toll样受体与脑缺血[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9(02)
    • [19].关注神经重症患者迟发性脑缺血的治疗[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9(12)
    • [20].肠-脑轴在脑缺血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07)
    • [21].经颅多普勒早期预警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延迟性脑缺血[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6(05)
    • [22].针刺调节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脑缺血研究概况[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10)
    • [23].辛伐他汀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03)
    • [24].星形胶质细胞对脑缺血后神经元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7(36)
    • [25].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迟发性脑缺血的临床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 2020(02)
    • [26].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缺血保护机制中的作用与相关中药干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11)
    • [27].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1)
    • [28].远隔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的保护及相关机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12)
    • [29].中药配方颗粒脑缺血散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20)
    • [30].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脑缺血肺水肿[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6)

    标签:;  ;  ;  ;  ;  ;  

    肌苷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及保护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